惧。太官供给酒肉膳食,招待宾客。又诏令乘坐人力车到宫殿庭院,两人搀扶侍奉,礼仪品级和丞相高阳王相等。随后授任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将军、录尚书事、大都督,调度西路各军。等到出兵的日子,皇帝亲临饯别,满朝官员饯行,赏赐数以万计。改任太尉公,侍中、太师、录尚书、都督各官职都照旧担任。不久诏令撤军。元继上奏请求改回江阳王,韶令依从他的意见。
元继晚年更为贪婪,聚敛没有止境。州牧郡守县官新任赶往任职处,元继无不接受财货贿赂,以相依托。妻子儿女分别请托,以至于郡县小官吏,也不能公平地选拔。仗恃元叉的声威势力,执法的官员不敢纠察指摘,天下人怨恨他。元叉被罢黜,元继免职在家中。当初,氽朱荣做守卫宫廷小官时,多次将名马送给元叉,元叉以恩德相交接,余朱荣十分感激他。建义初年,又任命元继为太师、司州牧。永安元年逝世,追赠假黄钹、都督雍华泾邯秦岐河梁益九州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大丞相、雍州刺史,王爵照旧。谧号为武烈。
元叉,是元继的长子,字伯俊,小名叫夜里。世宗时,被任命为员外郎。灵太后临朝听政,因元叉是她的妹夫,授任通直散骑侍郎。元叉的妻子被封为新平郡君,后来改为冯翊郡君,任命为女侍中。元叉因此权势曰益强盛,不久调任散骑常侍,光禄少卿,兼领尝食典御,改任光禄卿。元叉的女儿夭折,灵太后下诏说:“元叉的长女,年近成人,忽然夭折,悼念充满心中,可追赠乡主称号。”元叉不久升为侍中,其他职位照旧,加授领军将军。他既在门下省,加之总领禁卫军,深受灵太后的信任重用。
太傅、清河王元惮,以亲属贤明辅佐朝政,参与决断机密事务,因元叉仗恃宠信骄傲自大,志向欲望没有止境,元惮用法令制裁他。元叉轻视元择的为人,时常要排斥罢黜他。元叉于是使通直郎宋维告发司染都尉韩文殊打算策谋作乱立元恽,元惮因之被禁止自由活动。后来极力追查没有这事,元惮虽然得以活命,还是用兵士将他看守在宫廷西面单独的房舍中。过了很久,元叉担心元恽终将成为自己的祸害,就和侍中刘腾秘密策划。灵太后当时在嘉福殿,没到前殿,刘腾诈称取得主食中黄门胡玄度、胡定诬告元恽的供词,说是元悍答应给胡玄度等人金银布帛,使他们将毒药放在皇廷食物中来谋害皇帝,自己盼望做皇帝,答应玄度兄弟获得富贵。刘腾同元叉一起上奏,肃宗听说后相信了,就前往显阳殿。刘腾关闭永巷门,灵太后不能出去。元恽进入,在含章殿后面遇见元叉,想要进入徽章东合,元叉高声喝令不准许。元恽说:“你想反叛吗?”元叉说:“元叉不反叛,正要捆绑反叛的人。”元叉命令宗士和直斋等三十人抓住元惮的衣袖,带入含章束省,派几十人防守他。刘腾口称韶令召集公卿,商议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治,众人都畏惧元叉,没有敢持异议的人。仅仆射游肇坚持己见不附和。记载在他的《列传》中。元叉、刘腾带着公卿的商议进宫上奏,不久事情就被批准,夜裹杀死元择。于是假称灵太后辞让听政的韶书。元叉就和太师高阳王元雍等人辅佐朝政,时常在宫中值勤,肃宗称呼他为姨父。
从此以后专掌机要大权,大小事务由他决断,威风震动朝廷内外,百官都非常惧怕他。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上疏仗义起兵,以讨伐元叉为名,没有成功,被杀。元叉不久调任卫将军,其余职位照旧。后来灵太后和肃宗在西林园宴饮,天晚回宫,右卫将军奚康生又想图谋元旦,不成功而被杀。记载在他的《列传》中。此后,卢宗迁居徽音殿,元叉也迁入住在殿右面。相距很近,曲意献媚,来迎合皇帝旨意,于是得到宠信。出入宫廷,时常命勇士拿着刀剑走在前后,公私的行动,越发加以防备。元叉在千秋门外厂下设置木栏槛,时而出入,在裹面停息,派心腹防守,来防备突然发生的事件,人们有请求见面的,衹远远地对着他而已。封元旦的儿子五亮为平原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到封授时,卢宗前往南门观看,并且赏赐皇帝用的马,布帛一百匹。
起初,元叉专擅朝政,掩饰真情来装扮自己,勤谨谦虚地对待士人,政事的得失,时常放在心上,然而才能空疏浅薄,终归没有远大目标。得势以后,就骄傲刚愎自用,沉溺于酒色中,给与夺取任凭心意。在宫中自己建立另外的库房加以掌管,宝物堆积在裹面。又曾经让女人睡在食车上,用手帕覆盖,派人用车接入宫内,出去也如此,当班守卫的虽然知道,没有敢于说出来的。轻浮刻薄趋炎附势的人,用酒色侍奉他,姑母和媳妇,在一起淫乱没有分别。政事懈怠懒惰,纲纪不整,州镇郡县长官,多不是合适人选。于是天下就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