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10/10)

的旧日朋友刁双这时任西河太守,元略又归附他。停留了一年时间,刁双才派侄儿刁昌护送元略暗中逃到长江以束。萧衍十分厚待尊敬他,封元略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任宣城太守。

不久徐州刺史元法僧占据城池向南叛变,州内官吏百姓都被法僧挟持逼迫。萧衍于是任命元略为大都督,命他前往彭城,接应招诱新归附的人。元略到达,驻守在黄河以南,被安乐王元鉴打败,元略仅几十个骑兵进城。萧衍不久派遣豫章王萧综镇守徐州,征召元略和法僧一同返回。元略虽然身在长江以南,自以为家中遭祸,H夜啼哭,身体如同在丧期之中。又压恶法僧的为人,和法僧说话,不曾笑过一次。萧衍又授任元略为衡州刺吏,没有赴任。遇到萧综献出城池归附魏国,萧综的长史江革、司马祖佢、将领士兵五千人全被擒获。肃宗命令有关官员全部遣送江革等人回到南方,凭此来征召元略。萧衍于是用充分的礼节遣送元略。

元略将要返回时,萧衍为他设酒宴送别,赐给金银一百斤,萧衍的百官,全部送到长江边告别,派遣他的右卫将军徐确率领一百多人护送元略到京城。肃宗韶令光禄大夫刁双到边界慰问,又下令徐州赐给绢布各一千匹。授任元略为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回到石人驿亭,诏令宗室、亲戚、内外百官原先互相认识的,准许到近郊迎接。赐给帛三千匹,房舍一栋,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司马始宾授任给事中、兼任直后,栗法光任本县县令,刁昌任束平太守,刁双任西兖州刺史,凡元略所到,给予一餐一宿的地方,无不蒙恩受赏。

不久改封东平王,又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照旧。又以本官兼任国子祭酒,升任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灵太后十分宠爱重用他,他受到的委任信赖,差不多和元徽相等。这时天下变乱多,军队国家千头万绪,元略持守常道保全自己,没有其他的补益,恭敬顺从备位充数而已。

尔朱荣,是元略的姑父,元略一向轻视他,元略又阿附于郑俨、徐纥,尔朱荣对这几人都记恨在心。尔朱荣进入洛阳,元略在河阴被杀害。以本来官职追赠他,加授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谧号为文贞。

儿子景式,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北广平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略的弟弟元纂,字绍兴,很有军事谋略。担任司徒祭酒。听说元熙起兵,就逃奔到邺城,到了就被擒获,和元熙一起死去。被追封为北平县公,追赠安北将军、恒州刺史,改封为高唐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

儿子子献,继承爵位。任泾州司马时去世。

元熙的异母弟义兴,出继叔父并洛。肃宗初年,授任他为员外散骑侍郎。等到元熙被害,义兴因出继,所以得以不受牵累。逐渐升任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帝初年,在河阴被害。追赠中军将军、瀛州刺史。后来追赠散骑常侍、征柬将军,其他的照旧。义兴的妻子,是趟郡李氏。李氏很有女红手艺,为尔朱荣的妻子所亲近。永安年间,追封义兴为燕郡王,食邑五百户,不久改封为钜鹿王,又改封为武邑王。

儿子五述,继承爵位。玉垩年间,担任通直郎。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元茎的弟弟盈险,出仕为步兵校尉,改任城门校尉,升鄯善镇将。在任贪婪暴虐,被有关官员所纠察,出逃得以免死。延昌年间,去世。庄帝初年,因是尔朱荣妻子的哥哥,越级追赠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扶风王。

长子元肃,出仕为员外散骑侍郎,改任直寝。庄帝初年,封元肃为鲁郡王,食邑一千户。授任散骑常侍,外任为后将军、广州刺史。后来授任卫将军、肆州刺史。他的弟弟元晔僭越登位,任命元肃为侍中、太师、绿尚书事。不久改任使持节、都督青胶光齐南青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南道大行台、青州刺史,没有到任。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并恒二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徒公、并州刺史。

儿子道与,继承爵位。授任他为前将军。齐塱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晔字华兴,小名盆子。性格轻浮急躁,身体健壮。出仕秘书郎,逐渐升任通直散骑常侍。庄帝初年,封为长广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太原太守,代行并州事务。水朱荣死后,世隆等人逃回并州,和尔朱兆在建兴会合,于是推举元晔为君主,大赦境内,年号为建明。不久被世隆等人所废黜。前废帝即位,封元晔为束海王,食邑一万户。出帝初年,因事获罪被赐死在家中。没有儿子,爵位削除。

城阳王长寿,皇兴二年封,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外任为沃野镇都大将。性情聪慧,善于安抚结交,在镇所很有威名。延兴五年逝世,谧号为康王。

长子多侯,过早去世。

次子元鸾,字宣明。开始出继叔父章武敬王,等到哥哥去世,返回继承父亲爵位。身高八尺,腰粗达到十围,以武艺过人出名。接连担任北都大将。高祖时,任命他为外都大官,又外任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改镇设州,任命元鸾为凉州刺史、姑臧镇都大将,其余职位照旧。

后来到京城朝见。遇皇帝向南讨伐,命令他兼任镇军将军。定都洛阳,高祖前往邺城,韶令元鸾留下守卫京城。到设立五等诸侯时,赐给食邑一千户。授任他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束郡诸军事,和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打赭阳,没攻下来,失败退回。这时高祖前往瑕丘,元鸾到行宫请求治罪。高祖接见元鸾等人,责备他们说:“你们统领兵士,按道义应该奋勇有节操,却进不能攻下贼寇城池,退不能消灭这些小股敌寇,损害国家声威,罪应处死。我改革刚开始,事情从宽处置,现在免除你们的死罪,城阳王贬为定襄县王,削减食邑五百户。在古代,军队出行一定载上宗庙社稷的牌位,用来显示威信恩惠各有归属,现在在社稷牌位前质问你们的败军之罪,来昭明你们的过失。”后来因留守的功劳,恢复本来的封爵,增加食邑二百户。授任冠军将军、河内太守,改任并州刺史。世宗初年,授任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后来改任安北将军、定州刺史。

元鸾崇敬佛教,修持五条禁戒,不喝酒吃肉,长年斋戒。修建佛寺,劝导带领百姓,共同承担土木营造的辛劳,公私的耗费纷扰,成为民众的大患。世宗听说后下韶说:“元鸾是宗室中有德行的亲属。在大州做州牧,民众繁盛,以安抚宁静为嘱托,应该克制自己磨砺诚心,崇尚清廉树立恩惠,却骤然加以征调,专门做烦扰的事,民户嘈杂,家家怀有嗟叹怨恨。北方各州土地广阔,是奸猾动乱产生的地方。依据法律推究过错,应该加以整肃罢黜,因元鸾是皇帝的亲属,感情上不忍心,可派遣使者,以道义督察责备,剥夺一年的俸禄,稍微表示惩罚。”

正始二年逝世,这年三十八岁。赠帛六百匹,韶令中书舍人王云宣读旨意前往吊祭,追赠亘銮为镇北将军、刺史,谧号为。

儿子元徽,字显顺。粗略涉猎书籍史册,比较有行政才能。世宗时,继承封爵。授任游击将军,外任为河内太守。在郡中清廉端正,有声誉。征召入京任命为长兼散骑常侍。

肃宗时,授任右将军、凉州刺史。元徽因路途遥远,执意请求不赴任。授任为散骑常侍。这一年,授任为后将军、并州刺史。在这以前,州界内夏季有霜降,庄稼不成熟,百姓逃散,安心农业的人少。元徽到了就打开粮仓赈济他们,文武官员都一起劝阻。元徽说:“从前汲长孺,一个郡守而已,还擅自打开粮仓,拯救民众的灾难,何况我是皇室亲属,受任主持大镇,哪能拘泥于成法而不解救民众的困苦呢?”于是先供给后上奏疏。肃宗嘉奖了他。加授安北将军。后来任命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韶书早上接到晚上出发。元徽因将到秦州,请求前往朝廷恭敬任命,又上奏执意陈述,请求不任其职。改授元徽为辅国将军,加授度支尚书,升军号为镇军将军。这时,战争不断,国家军队屡次失败,元徽因军队费用高,献上封国的绢二千匹、粟一万石来资助军事用度。肃宗不接受。又以本来官职兼任吏部尚书,加授侍中、征束将军,调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改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坚决推辞不受任,准许解除侍中,然后接受诏书。不久授任尚书令,加授开府、西道行台,没到任。

这时灵太后专权,朝廷纲纪败坏。元徽位居重任后,没有匡正补助,和郑俨一些人,互相阿附。他外表看似柔弱谨慎,内心多有猜疑忌恨,一点点怨恨,必定设法报复。有见识的人憎恨他们。又不能防备他的妻子于氏,于氏就和广阳王元渊通奸。等到元渊受命主持军府,每有上奏,论说元徽的罪过,虽然有诬陷诋毁之嫌,也有比较多的实情。

庄帝登位,任命元徽为司州牧,不久授任司徒,仍兼州牧。元颢进入洛阳,元徽跟随庄帝向北巡视,等到皇帝回宫,因参与谋划的功劳,授任他为侍中、大司马、太尉公,加授仪仗、鼓吹,增加封邑连同从前共二万户,其他官职照旧。元徽上奏推辞官职封邑,前后多次奏告。又上奏说:“黄河边的功劳,是将领士兵的功劳,请求归还所封授的,加给那些建功立义的人。”元徽为庄帝所亲近厚待,内心畏惧尔朱荣的宠幸,所以有这个推辞,来防止外面的议论。庄帝懂得他的意思,准许他辞去封邑,不同意他推让官职。

元徽后来的妻子,是庄帝舅舅的女儿。侍中李或,是皇帝的姐夫。元徽性格奸巧谄谀,善于曲从讨好,挟内亲外戚的旨意,宗室亲属没有人可和他相比。于是和李或等人劝说皇帝图取尔朱荣,庄帝也先有这个心意。东朱荣死去,世隆等人屯驻不解散。授任元徽为太保,随之任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领内外事务。元徽本意认为余朱荣死后,部属自然会四散逃跑。等到尔朱宗族聚集谋图作乱时,元徽想不出策略,仅忧虑害怕而已。他性格很妒忌别人,不愿意别人有超出自己之处。每次入宫参与密谋决议,独自和皇帝决断。朝廷大臣中有献上军队国家计划策略的,他都劝皇帝不采纳,却说小贼寇何必担忧不能扫除.又吝啬财物,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如此。于是有所赏赐,都拿出得很少,有时多了就中途减少,给与了又追回来。白白浪费财物,恩惠不能感动人。庄帝一向简略狭隘,也格外为元徽所赞成。太府少卿李苗,是元徽任司徒时的司马,元徽对待他比较优厚。李苗时常献上忠诚的意见,元徽白以为得意,多不加以采纳。李苗对别人说:“城阳王本来是胡蜂一样的眼睛,豺狼般的声音又将露出来了。”

等到尔朱兆入宫,守卫兵士四散逃奔,庄帝走出云龙门。元徽骑马奔跑,皇帝接连呼喊他,元徽不回头而离去。于是跑到山南面,到了旧日属吏寇弥的房舍。寇弥外表上虽然接受他,内心不放心,就恐吓元徽说,官府的搜捕将要到来,让他到其他地方躲避。派人在路上拦截杀害,送尸体给余朱兆。

出帝初,追赠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司马、录尚书事、司州牧,谧号为文献。

儿子元延,继承爵位。亘迈末年,官位到太子中庶子。变鳕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邀的哥哥题魏,担任给事中、司徒掾属。去世,追赠辅国将军、豫州刺史。

元徽的第二个哥哥显恭,字怀忠。任扬州别驾,因军功封为平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孝庄帝初年,授任北中郎将,升左将军、束徐州刺史。召入任安束将军、大司农卿。不久授任中军将军、荆州刺史。庄帝杀死尔朱荣后,就授任显恭为使持节、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兼尚书左仆射、西北道行台、晋州刺史。尔朱兆进入洛阳后,显恭死在晋阳。出帝初,追赠显恭为卫大将军、并州刺史,再次追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彦昭童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渔阳太守。齐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显恭的弟弟元旭,字显和。庄帝时,封为襄城郡王,食邑一千户。武定末年,官位到大司马。变量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章武王太洛,皇兴二年逝世。追赠他为征北大将军、章武郡王,谧号为敬。没有儿子。高担初年,命南安惠王第二个儿子五堑为他的后嗣。 元彬,字豹儿,继承爵位。勇猛健壮有武艺。外任为使持节、都督东秦豳夏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戎校尉、统万镇都大将、朔州刺史。因贪婪被削夺封爵。这时吐京胡反叛,诏令元彬为持节、代理平西将军、行汾州事,率领并州肆州的军队前往讨伐他们。平定胡人后,又授任征虏将军、汾州刺史。胡人去居等六百多人,据守险阻谋图反叛,煽动同族人。元彬请求调拨军队二万人,有关官员上奏准许他。高祖大发脾气说:“哪裹有调动兵马的道理呢!可根据实际情况整肃治理,如果不能变通方法达到安宁,必须调大军的,就先斩杀刺史,然后调遣兵马。”元彬接到诏书大为恐惧,而率领州中军队,走在将领士兵前面,讨伐胡人平定他们。太和二十三年去世。赐给钱十万文、绢二百匹,赠给本来的官职,加授散骑常侍。元彬有五个儿子。

长子元融,字永兴。仪容华丽,身材魁梧,性格旷达坦率,有豪气。高祖时,被任命为秘书郎。世宗初年,恢复先人的爵位,授任为骁骑将军。

萧衍派遣将领,侵犯进逼淮阳,梁城沦陷,诏令元融为假节、征虏将军,另外率军向南讨伐,大量杀伤贼寇兵士,收复梁城。这时,扬州刺史元嵩被奴仆杀害,命令元融代行扬州事务。不久授任假节、征虏将军、并州刺史。

到世宗逝世时,兼任司空,营建景陵。被任命为宗正卿,以本来官职代行瀛州事务,遇疾病没有到任。没过多久,授任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回京任秘书监,调任中护军,升军号为抚军将军,兼任河南尹,加授征束将军。性格特别贪婪残暴,任意聚敛财物,被中尉纠举弹劾,削除官职爵位。汾州夏州的山胡叛乱,联合正平、平阳,诏令恢复元融从前的封爵,任征束将军、持节、都督去讨伐他们。元融谋略很少,被山胡打败。时间长了,加授散骑常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后来贼寇头领鲜于脩礼侵犯瀛定二州。长孙稚等人讨伐他,失败。授任元融为车骑将军,担任前驱左军都督,和广阳王元渊等人共同讨伐脩礼。军队渡过交津,葛荣杀死脩礼而自己登位。转移军营到白牛逻,以轻装骑兵攻打元融。元融苦战一整天,没有外面的增援,于是大败而逃,在军阵中被杀。肃宗在东堂为他举行丧事,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彩色丝织品二千八百段,追赠他为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空、雍州刺史。不久因元融为国事而死,进赠司徒,加授前后部鼓吹。谧号为庄武。

儿子景哲,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开府仪同三司。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景哲的弟弟元朗,就是后废帝,记载在《后废帝纪》。

儿子董头,继承爵位,封为安定王,改封为安平王。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融的弟弟元凝,字定兴。出仕为恒州征虏绿事参军,屡经升任到护军长史。元凝的姑母,是尔朱荣的妻子。庄帝初年,封为束安王,食邑五百户。授任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改任济州刺史,仍为本号将军。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他为持节、都督沧瀛冀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

儿子彦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光禄大夫。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凝的弟弟元湛,字镇兴。出仕为秘书郎,改任尚书左士郎中,调任廷尉少卿。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征东将军、青州刺史,追封他为渔阳王,食邑五百户。

儿子元俊,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湛的弟弟元晏,字俊兴。任秘书丞时去世。追赠他为平束将军、秘书监、豫州刺史。

乐陵王胡儿,和平四年逝世。追封乐陵王,追赠征北大将军,谧号为康。

显祖的第二个儿子丞全过继他,继承封爵,后来改名为墨誉。产狙初年,蜢蟋侵犯边境,任命墨誉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后来授任为使持节、本号将军、领护匈奴校尉、都督、中军都将。外任为使持节、镇束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置业刺史,加授领护束夷校尉,改任为镇北将军,代理镇北大将军,高祖在光极堂接见百官,对墨餐说:“垣业伐业路途遥远,旧都城意义重大,所以委屈叔父远行去担此重任,不可不恭敬谨慎面对职责,以符合我对你的期望。”等到墨坚童阴谋作乱,墨登知道而不报告,被宽恕免去死罪,削除封爵为平民。太和末年,恢复他的王爵。正盘四年逝世。追赠他为光州刺史,谧号为蜜王。

儿子景略,字世彦。世宗时,继承封爵。任命他为骁骑将军,授任持节、冠军将军、豳州刺史。里垩元年逝世。追赠本号将军、邀业刺史,赐帛四百匹,谧号为惠王。

儿子元霸,字休邦,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钜鹿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