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刘太妃逝世,高祖亲自前往慰问。等到安葬,赠给布帛彩色丝织物五百段。又因元桢商议决定迁都,再封为南安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史。高祖在华林都亭为元桢饯行。下诏说:“堂祖父南安王,就要到藩镇赴任,将远隔千里,预先怀有怅惘留恋。然而今日的集会,虽说是分别,实际上是宫廷私宴,都可赋诗表达心意。射箭可以观察德行,不能赋诗的,可准许射箭。应当使武士拉弓,文士提笔。”高祖送元桢到台阶下,流下眼泪而分别。
太和二十年五月到达邺城,进入治所的日子,刮大风下大雨,冻死的有十几人。元桢又因天旱向众神祈求下雨。邺城有座石虎庙,人们敬奉祭祀它。元桢告诉石虎庙神像说:“三天内不下雨,将用皮鞭惩罚。”求雨不灵验,就鞭打神像一百下。当月毒疮生在背上,逝世。谧号为惠,赠帛一千匹,等到安葬,又赐帛一千匹,派遣黄门郎监督料理丧事。在恒州刺史穆泰谋图反叛时,元桢知道而不报告,虽然逝世,仍被迫夺爵位封邑,封国削除。有五个儿子。
儿子元英,字虎儿。禀性聪慧敏捷,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善于射箭骑马,懂得吹笛子,略微晓得医术。高祖时,担任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没过多久,调任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高祖向南征伐,担任梁汉别道都将。后来皇帝前往钟离,韶令元英率领部众在边境上防备贼寇。元英因皇帝亲自出动,势力侧重在东南,汉中有可以利用的机会,上奏请求进军讨伐,高祖准许了他的意见。军队停驻在沮水,萧鸾的将领萧懿派遣将领尹绍祖、梁季群等人率领部众二万人,巡察山头扎寨,分为几处,居于高地看下面,隔河建立营寨。元英就谋划说:“他们的头领低贱民众怠慢,不能互相信服,人多而没有主宰,不知道如何做为好。如果选拔精锐的兵士,合力攻打一处营寨,他们不相互救助,我们攻克是必然的。如果攻克一军,四处营寨自然攻下来。”于是挑选兵士从三面攀登上去,果然他们不相互救助。破了一处后,四个营寨全都崩溃,活捉梁季群,斩首三千多级,俘获七百人。萧鸾的白马戍守将领这天夜晚逃跑溃散。元英乘胜长驱直入,将要逼近南郑,漠川的百姓,以为神奇,相继归附。
梁州的平民李天干等人前往元英那裹投降,元英以国中杰出人才的礼仪接待他们。天干等人的家在南郑的西面,请求派军队迎接,元英派人迎接他们的家人。萧懿听说后派遣将领姜脩率军队追击偷袭,到夜晚交战,杀伤不少。姜脩后来屡次失败,又再请求增兵。萧懿派遣部众赶去,迎接的人告急。元英率领骑兵一千人,日夜兼行赶去救援。没有到达,贼寇已经退回去。元英恐怕他们进城,另外派遣统军元拔跟随在他们后面,元英在前面拦截,合击他们,全部俘获了他们。萧懿继续派遣军队,元英没料到贼寇到来,而且众人精力已经疲劳,军队少人畏惧,都想逃跑。元英却缓步上马慢慢地走,神色像平常一样,登上高处了望贼寇,东西指挥,样子如同部署军阵,然后排列整齐向前走。贼寇以为有伏兵。不久贼寇退走,乘势追击消灭他们,于是包围南郑。向三军发布禁令,对民众一点也不侵犯,远近都供给租赋运输。
在这以前,元英没到时,萧懿派遣军主范洁率领三千多人征伐僚人。范洁听说大军包围城池,想要返回救援。元英派遣统军李平敌、李铁骑等人集合巴西、晋寿当地人,来截断他的退路。范洁拼命决战,于是打败平敌的军队。元英等候他们逐渐靠近,用奇兵袭击他,全都擒获过来。攻打围困九十多天,战无不胜。后接到命令撤军。元英于是先送老弱上路,亲自统领精兵留在后面,派遣使者向萧懿告别。萧懿以为是欺诈,元英返回了一天,还关着门不打开。两天以后,萧懿才派遣将领追赶元英。元英亲自在后面阻挡,和兵士下马交战,贼寇军队不敢逼近。四日四夜,然后贼寇撤退,元英保全军队而返回.遇上山氐一并反叛,截断元英的退路。元英统领军队奋勇攻打,边战边行,被流箭射中,军队中没有知道的人。因功劳升安南大将军,赐爵位为庐武垣。在仇迤六年,很有威武恩惠的声誉。为父亲守丧,解任。
高祖讨伐,起用五墓为左卫将军,加授前将军,不久调任大宗正,又改任尚书,随之仍以本号将军,镇守荆州。萧宝卷的将领陈显达等人侵犯荆州,元英接连交战失败。皇帝到南阳,免除丘墓的官职爵位。世宗即位,代行徐州事务,召回恢复尚书、广武伯。萧实卷派遣将军陈值之侵犯进丞以南,司徒、彭城王元勰镇守寿昼,任命五茎为镇南将军,率领军队讨伐伯之。五差没到达,贼寇已撤退。元勰返回,诏令元英代行扬州事务。
后来丘墓返回京城,上奏疏说:“臣下听说攻取动乱的政权轻慢亡国的君主,是国家的正常道理;陈列军队号令将士,乘时机而发动。私下以为小小的宣鲞,不顾天道,仗恃山河,竟敢对抗中原。现在妖贼叛逆几度逃亡,骄傲放纵日益加剧,侮慢五常道德,荒废天地入之正道,滥用刑罚,残害无辜。雍州刺史萧衍向东讨伐秣陵,扫荡土地发动兵变,顺流而下,仅有孤城,再无重大的护卫。这是上天授予我们的,多少年一遇的时节,事情容易如同圆球的滚动,治理此事如同拾取草芥,这个机会不利用,还要等待什么时候?臣下乞请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直指沔阴,占据襄阳的城池,断绝黑水的道路。昏庸暴虐的君臣,会白相残杀。我们处于上游,威风震动远近,长驱向南出动,进军攻下江陵。道路很近,不到五百里,那么三楚的土地,一下子就可占据,通往岷蜀的道路,自然断绝。再命令扬徐二州,扬言一起发动,沿长江焚毁物资,不使有所遗留。建业穷困急迫,如锅内之游鱼。王士治的军队再次出动,孙皓自行捆绑归降的情况就会重新出现,整齐文字车轨而统一天下,混合天地而为一体。希望陛下暂且面对臣下,稍加倾听,独自决断于内心,不要听取疑惑的议论,这个时机如果错过,并吞就没有期限了。”事情被压下来不回答。元英又上奏疏说:“臣下听说乘着空虚讨伐薄弱,成事在于迅速行动,利用危难攻打昏昧,求取胜利是可期待的。现在宝卷扰乱常道,骨肉相残,藩镇鼎立,不知道归向谁。义阳孤立,很接近我国疆域,外没有粮草增援的时间,内没有兵力储蓄的坚固。这是临近焚烧的乌,不能够去掉柴禾;将要被杀的贼寇,哪容放缓刀斧?如果这次行动有效果,则长江以西的土地,就成为筹划进取的基地;如果不是这样,不仅今后的举措难以考虑,也恐怕处于安逸中生出忧患。今豫州刺史司马悦已严密戒备将要出兵,而东豫州刺史田益方正准备守卫三关,请求派遣军司对他们加以调度。”世宗派遣直寝羊灵引担任军司。元英因军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前后的军功升爵位为常山侯。
元英上奏疏:“谨检学令:各州郡的学生,三年考察一次所通晓的经数,按正式使者的位次排列他们,然后派遣使者到郡中精细考核。臣下想到陛下英明,崇尚道德显扬官学的风采,培育仁义光大教育的美好,所以太学的馆舍长久设置在诸侯国,四门的教化正构建于京泸。估计学习教训几年,听受讲解几载后,杰出有造就的人应策试于朝廷,不可改变的人就应回到民众中,使他们到郡中精细考核,定其优劣。近来因国都迁移建造,长江扬州没统一,所以乡校的教育,没来得及正式考试。致使良莠不齐的资质,共同在学校受教育;优劣不等的人物,一起在课堂听讲授。现在外地大吏京城官员,考察将要结束,请求派遣通晓五经的四门博士,按地域考校,依法令罢黜擢升。”诏令说:“学业的衰落废弃,时间已经很久了,不是一个使者所能劝导的,将会另下命令。”
不久诏令元英为使持节、代理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领军队向南讨伐。萧衍的司州刺史蔡道恭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派遣他的骁骑将军杨由率领城外的居民三千多家,在城西南十里处的贤首山依山岭设置三层栅栏,制造表裹相依的局势。元英统领各军包围贤首营垒,焚烧栅栏的大门。杨由就驱赶水牛,从营垒中出来,以兵士跟随在后。兵士躲避水牛,军队就撤退下来。不久又分兵包围把守。造天夜晚,栅栏中民众任马驹杀死杨由投降。三军供应食宿,投降的人相安无事。萧衍派遣他的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前来救助义阳。僧炳统领部众二万人占据凿岘,景宗率领一万人繁随于后。元英派遣冠军将军元逞、扬烈将军曹文敬进军占据樊城来抗拒他们。元英统领将士,牵制讨伐,大败僧炳的军队,俘获斩杀四千多人。元英又在士雅山构筑堡垒,和景宗相对抗,分别派遣各统军,埋伏在四面山上,向景宗显示薄弱。萧衍的将领马仙碑率领部众一万多人,前来偷袭元英的营垒。元英命令各军假装失败引诱他们,到了平地,统军傅永等三军出击,贼寇就逃跑撤退。进军攻打击溃了他们,斩首二千三百级,杀死贼寇的羽林监军邓终年。仙埤又率领一万多人,再次来决战。元英统领各将领,依据形势分兵出击,又打败了他,还杀死贼寇将领陈秀之。统军王买奴另外攻下束岭的军阵,斩首五百级。道恭忧虑而死,骁骑将军、行州事蔡灵恩又依仗困城,每日短兵相接。景宗、仙埤知道城池将被攻下,用尽精锐决战,一天交手三次,都大败而回。灵恩见形势窘迫,就投降了。三关守边的军队听说后,也弃城逃跑。韶令说:“得知贼寇的城池已攻下,又攻克三关,施展声威开辟疆域,声名谋略宣扬震动,公私都称安泰,实在为之高兴。将军宏大的计划在心中决断,忠诚的谋略在外面施行,接受律令飘扬旌旗,实现朝廷的克敌谋略,即使是方叔的制伏蛮荆,邵虎的扫荡淮水两岸,与这相比也不如。新州刚归附,应该广泛加以筹划,想来会妥善加以督察,必定使之周全坚固,有所交待托付,然后凯旋而归。”当初,高祖平定汉水以北,元英有战功,答应恢复他的封爵,后反被显达打败,就压下来了。这次战役,世宗很高兴,就恢复了他的封爵,改封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派遣大使、鸿胪少卿睦延吉秉持符节前去任命。元英押送蔡灵恩和萧衍的尚书郎蔡僧勰,前军将军、义阳太守冯道要,游击将军鲍怀慎,天门太守王承伯,干北府司马宗象,平北府谘议参军伏粲,给事中、宁朔将军蔡道基,中兵参军庞脩等几十人。韶令说:“等到平定长江以南,这些人就可放回去。”元英返回后,世宗接见,大大地嘉奖慰劳他,后来增加封邑一千户。
萧衍派遣将军侵犯肥梁,韶令元英为使持节,加授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率领部队十万人讨伐他们,各处都依照实际需要自行决断。韶令元英说:“贼寇的势力格外强盛,围困肥梁地区,边境将领延误计划,以至于这样。所以有这次行动,期待一定取胜,而出军拖延迟滞,肥梁已经沦陷。听说后惋惜愤怒,实在违背原先的意图。现在众多军队云集,十五万人,进军取胜的方略,在哪裹?克敌的日期,还有多远?究竟用几天可以到贼寇处所?一定取胜的规划,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派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点听取机密要务。”元英上奏陈述事务机宜。于是攻下阴陵,杀死萧街的将领二十五人并斩首五千多级。又在梁城接连打败贼军,杀死他们的部将四十二人,杀死擒获以及淹死的将近五万人。萧衍的中军大将军、临王萧宏,尚书右仆射柳恢等大将五人沿淮水向南逃跑,共缴获米三十万石。诏书慰劳元英说:“得知大败强大的贼寇,威风震动南部海疆,长江岸边没有尘土,三楚之地落定尘埃,声名传遍荒远边地,统一从此开始,公私庆祝相慰,实在符合我的心怀。应该趁声威凭影响,长驱直入吴郡会稽,剪除残余的势力,截断东南地域。”
元英追击到马头,萧衍的马头戍守头领弃城逃跑,于是包围钟离。诏令说:“军队出动已很长时间,兵马疲劳瘦弱,贼寇城池险要坚固,仓促间难以攻打屠减。冬春之交,逐渐不便于取胜,十万人的军队,每天费用难以计算。将要考虑今后的举措,不需要现在就解决。可秘密整装慢慢戒严,做凯旋的准备,保全疆土,展示威风谋略。左右的蛮楚,一向都逃走了,有的窜入山湖,或许难以制伏攻掠。如果凶恶的头领狡黠的党羽,有必须加以剪除的,就可扑灭扫荡,以肃清边境。如果他们强大狡猾仗恃险阻,不容易用兵的,也不必麻烦用兵。凯旋时间已近,不再详细论说。”元英上奏疏说:“臣下遵奉旨意讨伐罪人,志在消灭残余的贼寇,料想敌人估量进攻,打算到二月底三月初,按道理必定攻克。不过从这个月初一以来,大雨不断,可以说是上天违背人的愿望。然而帝王的军队行动,发起不容易,不可因为稍微拖延推迟,就产生不同议论。臣下也仔细思考过。如果进入三月以后,天气晴朗土地干燥,凭此进逼是常规。如果接连下雨不间断,不能够进军攻打,臣下已另增高了邵阳的桥梁,防备河水泛滥溢出。意外的洪水上涨,担心冲破桥梁,臣下也安排造船只,又在钟离城河水狭的地方,建造浮桥,到三月中旬,浮桥必定能建成。天晴就攻打登城,下雨就包围把守,水陆两个计划,以得胜为期限。实在期望朝廷特地制定远大的谋略,稍微给予宽限,增加一些时间,不要使如同山岭的功劳,中途而废。”诏令说:“大军驻扎在野外,已形成长久的疲劳,攻守的方略,按道理可以预见。近来接连得到报告,取胜不超过晚春,等到阅读后来的奏疏,又预定在初夏的下旬。那襄土地炎热泥泞,不宜久留。依情势虽然必定取胜,是将军深远的计划;出兵已久军力疲惫,也是朝廷所忧虑的。所以派遣主书曹道前往观察军队形势,使者返回,一一报告。”等到曹道回京,元英还上奏说“可以攻克”
四月,水大冲破桥梁,元英和各将领狼狈逃奔,兵士死亡的有十分之五六。元英到达扬州,派遣使者送上符节和衣帽、貂尾蝉文、印章丝带。诏令交付主管者。有关官员上奏元英计划失策,依法律弹劾处死刑,韶令宽恕他的死罪贬为平民。
后来京兆王元愉反叛,元英恢复王的封爵,食邑一千户,被授任为使持节,代理征束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元英没出发而冀州已平定。这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暗中招引萧衍的军队,献出义阳来响应萧衍,三关的戍守头领,都占据城堡投降萧衍。郢州刺史娄悦环城据守。悬瓠市民白早生等人杀死豫州刺史司马悦,占据城池向南叛变。萧衍的将领齐苟仁率领军队守卫悬瓠。司马悦的儿子娶华阳公主,都被劫掠。韶令元英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代理征南将军,出兵汝南。世宗接见元英对他说:“娄悦统御失和,任命不懂得挑选,所以使得郢州民众招引贼寇,边关戍守兵士向外投奔,义阳孤立窘迫,有倒悬的急切。王是国家的邵虎,威名早巳震动境外,所以委屈王亲自总领军事,扫清凶恶的丑类。从前卫青霍去病因为匈奴的缘故,居住没有安宁的时候。现在南部疆域不安定,王不能以屡次辛劳为推辞的理由。”元英回答说:“臣下才能不如韩信白起,见识弱于孙武吴起,仅因是宗室中的年长者,多次承担做将帅的重托。谋略短浅,违背律令丧失军队,应该受到子反那样明显的杀戮,来向天下人认罪。陛下仁慈深于思念‘足下,,爱心等同钟爱礼器佳品,使臣下能够同于荀伯,再生于清明时代,立誓追踪孟氏,以报答恩情为目标。关郢微小的贼寇,不难平定,消灭贼寇的策略,已经在我心目中,希望陛下不要费心。”世宗说:“截断东南,再次肃清随楚地区,是我期望将军的。钟离城的一次过失,哪裹足以损伤大德?现在有王统领那三军,我没有忧虑了。”
世宗因邢峦接连打败早生,诏令元英向南奔赴义阳。元英因部众少,接连上奏请增兵,世宗不准许。而元英就和邢峦分别出兵一同攻打悬瓠,攻克下来,于是率军前进。当初苟仁占据悬瓠,萧衍的宁朔将军张道凝等人率领军队占据楚城,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放弃城池向南逃跑,元英追击,杀死道凝和萧衍的虎贲中郎曹苦生,全部俘获了他们的部众.停驻在义阳后,将要攻取三关,元英策划说:“三关互相需要如同左右手,如果攻下一关,另两关不等待攻打就可平定。攻打困难的不如攻打容易的,束关容易攻打,应该首先攻取,这就是黄石公所说的交战如大风吹动,攻打如河水破堤。”元英担心敌军在东部合力抵抗,就派长史李华率领五个统军攻向西关,分开他们的兵力。亲自统领各军攻打东关。在这以前,马仙埤派云骑将军马广率领部众在长薄屯兵抗拒,军主胡文超另外驻守松岘。元英到达长薄,马广夜晚逃进武阳,元英进军攻打他。听说萧衍派遣他的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超秀援救武阳,元英于是放缓出兵时间,说:“放纵他们使其进入造座城中,我先前曾经观察城中地形,容易攻打,我攻取它如同拾取掉在地上的物件。”各将领不相信。瓮生等人进入武阳后,元英督促围困攻打,六日后马广等人投降。于是进军攻打黄岘,萧衍的太子左卫率李元履放弃城池逃窜。又讨伐西关,萧衍的司史马仙埤也当即后退逃跑,果然如同元英所策划的。共擒获萧衍的大将六人,部将二十七人,兵士七千人,米四十万石,军用物资与此相应。
回到朝廷,授任尚书仆射。永平三年,元英逝世,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帛七百匹,追赠司徒公,谧号为献武王。元英有五个儿子。
元攸,字玄兴,任东宫洗马。去世很早,追赠散骑侍郎。元攸的弟弟元熙,字真兴。为人好学,杰出豪爽有文才,秆名于世,然而轻浮急躁。元英深深担忧他不是保全家庭的人,时常想废黜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厂,宗族商议不同意,元略又坚决请求,才作罢、元熙出仕为秘书郎,延昌二二年继承封爵,隆经升任至兼将作大匠,被任命为太常少即、给事黄门侍郎,不久调任光禄勋。当时领军于忠执掌朝政.元熙,是于忠的女婿,所以一年中骤然升遥.小久授任平西将军、束秦州刺史,升’单号为安西将’甲,秘书监,不久以本号将军授任相州刺史元熙在月进入治所,这天刮大风.起寒冷的雨,冻死的有二十多人,驴马几十匹。元熙听过祖父从前的事,心中憎恶造件事。又有蛆生在庭院中。
当初,元熙兄弟都为清河王元恽所亲近,等到刘腾、元叉隔断二宫,假称诏令杀死元恽,元熙于是起兵,上奏疏说:“臣下听说安危无常,时事有吉祥凶险。臣早年遇上清明时代,后来遭遇多灾多难的时代。自从皇室基业茂盛,九代继承光大,高祖、世宗,美好的德行相传。皇太后圣明庄敬自是天生,德行同于马皇后邓皇后;皇上神奇聪慧继承皇位,明察秋毫照耀远方。四海平安,八方归附。然而领军将军元叉凭藉外戚受宠,在皇帝左右贪得荣耀,以豺狼的心肠,吃饱后就反咬一口。于是使二宫隔断,生活起居缺失礼节.另外太傅清河王横遭杀害。致使忠诚的臣属刚强的士人,在朝廷感到颓丧;亲信贤士宗室戚属,在皇宫内外愤恨。随意指鹿为马,怎能超过这;王莽董卓威权相逼,也不能与此相比。臣下仰望宫殿,悲痛地哭泣而生,认为小草不除,将蔓延遍地。何况元叉如此狂悖作乱,谁能容忍他?臣下愧列宗室支属,思虑竭尽力量性命,即使粉身碎骨,也甘之若饴。现在兴起正义的军队,兵士八万人,大军进发,文武官员争先恐后,和并州刺史、城阳王元徽,恒州刺史、广阳王亘遄,涂业刺史、查王芦宜鱼等人,共同在本月十四日一起出发。希望上凭祖宗的英灵,下尽正义之士的性命,扫除凶恶的歹徒,肃清京城。臣亲自统领三军,迅急奔赴国难,布置军队在温球,恭敬地接受皇帝旨意。王公宰辅,有的世代以忠诚勇烈著称,有的往受到恩惠照顾,如能同心协力,消灭元叉,使太后皇上欣然会面,臣下就解下铠甲遣散兵士,到朝廷谢罪。臣下虽然才能不及前人,位居藩镇,哪能坐视奸猾恶人不管,空受荣耀俸禄呢?”元熙起兵刚十天,被他的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领一些市民,击鼓呼叫着进入,杀死元熙的左右四十多人,捉住元熙,放到高楼上,还有他的子弟。元叉派遣尚书左丞卢同在邺城街市斩杀元熙,传送首级到京城。
开始元熙的妃子于氏知道元熙必定失败,不顺从他的谋划,从开始就哭泣不断,直到元熙死去。元熙受刑前作五言诗,展示给僚属佐吏说:“正义感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气节,献出七尺身。”和相知的朋友告别时说:“平生一片心,殷切托知己。从今入土去,悲伤无尽期。”
元熙是藩王中的显贵,加上有才学,爱好奇异人才,交结杰出之士,气度很高,在当代有好名声,先辈后辈,多到他的家中造访。开始元熙镇守邺城,知交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俊、王诵兄弟、裴敬宪等人都到河梁饯行,赋诗道别。到元熙将死时,又给知己故交写信说:“我和弟弟都受到皇太后的赏识宠遇,哥哥占据大州,弟弟入宫侍奉,皇太后殷切的言语神色,恩情如同慈母。现在皇太后被废黜在北宫,太傅清河王横遭屠杀,主上小小年纪,独自住在前殿。君主亲人如此,无法安心,所以率领兵士民众在天下建立大义。衹是智力浅短,不久就被囚禁,上愧朝廷,下愧知心好友。本来因名誉道义在心,不能不这样做,流出肠子粉碎头颅,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从前李斯回忆上蔡的黄犬,陆机追想茎皇的鹤叫,难道不是因为隐约没有边际,一去不复返了吗?现在想要面对秋日月光,受春风吹拂,踏着芳草,走在花朵树荫之下,广泛召集名流,在洛水边赋诗,还有可能吗?各位君子,各自恭敬地对待所应做的事,为国家为自身,好好以名节自勉,建功立业,为自己而已,我有什么可说的呢!”当时人怜惜他。
另外元熙在任城王元澄逝世前,梦见有人告诉他说:“任城王将死去。死后两百天以后,你也不能免死。如果你不相信,可试看任城王的家。”元熙梦中看到任城王的房舍,四面墙壁崩塌,没有留下一堵墙。元熙憎恶这个梦,醒后告诉给亲近的人。等到元熙死去,果然如同他所梦见的。兄弟三人,时常跟随元英征伐,在军中贪婪残暴,有时因为接应投降者追击溃逃者,有斩杀无辜的现象,用来多增杀敌首级,作为功劳事迹。另外于忠诬陷郭祚、裴植,于忠本意未决定杀害他们,因元熙的劝说怂恿,以至于处死刑,世人以为冤枉。等到元熙遭灾祸,议论的人认为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