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4/10)

司州刺史蔡 道恭闻英将至,遣其骁骑将军杨由率城外居民三千余家,于城西南十里贤首山即岭 为三栅,作表里之势。英勒诸军围贤首垒,焚其栅门。杨由乃驱水牛,从营而出, 继之以兵。军人避牛,师遂退下。寻分兵围守。其夜,栅民任马驹斩由以降。三军 馆谷,降民安堵。萧衍遣其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三万来救义阳。 僧炳统众二万据凿岘,景宗率一万继后。英遣冠军将军元逞、扬烈将军曹文敬进据 樊城以抗之。英部勒将士,掎角讨之,大破僧炳军,俘斩四千余人。英又于士雅山 结垒,与景宗相抗,分遣诸统,伏于四山,示之以弱。衍将马仙琕率众万余,来掩 英营。英命诸军伪北诱之,既至平地,统军傅永等三军击之,贼便奔退。进击溃之, 斩首二千三百级,斩贼羽林监军邓终年。仙琕又率一万余人,重来决战。英勒诸将, 随便分击,又破之,复斩贼将陈秀之。统军王买奴别破东岭之阵,斩首五百。道恭 忧死,骁骑将军、行州事蔡灵恩复凭穷城,短兵日接。景宗、仙琕知城将拔,尽锐 决战,一日三交,皆大败而返。灵恩势窘,遂降。三关戍闻之,亦弃城而走。诏曰: “知贼城已下,复克三关,展威辟境,声略宣振,公私称泰,良以欣然。将军渊规 内断,忠谟外举,受律扬旌,克申庙算,虽方叔之制蛮荆,召虎之扫淮浦,匹兹蔑 如也。新州初附,宜广经略,想善加检督,必令周固,有所委付,然后凯旋耳。” 初,高祖之平汉阳,英有战功,许复其封,反为显达所败,遂寝。是役也,世宗大 悦,乃复之,改封中山王,食邑一千户。遣大使、鸿胪少卿睦延吉持节就拜。英送 蔡灵恩及衍尚书郎蔡僧勰,前军将军、义阳太守冯道要,游击将军鲍怀慎,天门太 守王承伯,平北府司马宗象,平北府谘议参军伏粲,给事中、宁朔将军蔡道基,中 兵参军庞脩等数十人。诏曰:“会平江南,此等便可放归也。”英既还,世宗引见, 深嘉劳之,后增封一千户。

萧衍遣将军寇肥梁,诏英使持节,加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 事,率众十万讨之,所在皆以便宜从事。诏英曰:“贼势滋甚,围逼肥梁,边将后 规,以至于此。故有斯举,必期胜捷,而出军淹滞,肥梁已陷。闻之惋懑,实乖本 图。今众军云集,十有五万,进取之方,其算安在?克殄之期,复当远近?竟以几 日可至贼所?必胜之规,何者为先?故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取机要。” 英表陈事机。乃击破阴陵,斩衍将二十五人及虏首五千余级。又频破贼军于梁城, 斩其支将四十二人,杀获及溺死者将五万。衍中军大将军、临川王萧宏,尚书右仆 射柳惔等大将五人沿淮南走,凡收米三十万石。诏劳英曰:“知大摧鲸寇,威振南 海,江浦无尘,三楚卷壒,声被荒隅,同轨斯始。公私庆慰,良副朕怀。便当乘威 藉响,长驱吴会,翦拉遗烬,截彼东南也。”

英追至于马头,衍马头戍主委城遁走,遂围钟离。诏曰:“师行已久,士马疲 瘠,贼城险固,卒难攻屠。冬春之交,稍非胜便,十万之众,日费无赀。方图后举, 不待今事。且可密装徐严,为振旅之意,整疆完土,开示威略。左右蛮楚,素应逃 亡,或窜山湖,或难制掠。若凶渠黠党,有须翦除者,便可扑扫,以清疆界。如其 强狡凭阻,未易致力者,亦不烦肆兵。凯旋迟近,不复委曲。”英表曰:“臣奉辞 伐罪,志殄逋寇,想敌量攻,期至二月将末三月之初,理在必克。但自此月一日以 来,霖雨连并,可谓天违人愿。然王者行师,举动不易,不可以少致睽淹,便生异 议。臣亦谛思:若入三月已后,天睛地燥,凭陵是常。如其连雨仍接,不得进攻者, 臣已更高邵阳之桥,防其泛突。意外洪长,虑其破桥,臣亦部分造船,复于钟离城 随水狭处,营造浮桥,至三月中旬,桥必克成。晴则攻腾,雨则围守,水陆二图, 以得为限。实愿朝廷特开远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诏曰:“大军野次,已成劳久,攻守之方,理可豫见。比频得启,制胜不过暮春, 及省后表,复期孟夏之末。彼土蒸泞,无宜久淹。势虽必取,乃将军之深计;兵久 力殆,亦朝廷之所忧。故遣主书曹道往观军势,使还,一一具闻。”及道还,英犹 表云“可克”

四月,水盛破桥,英及诸将狼狈奔走,士众没者十有五六。英至扬州,遣使送 节及衣冠、貂蝉、章绶。诏以付典。有司奏英经算失图,案劾处死。诏恕死为民。

后京兆王愉反,英复王封,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假征东将军、都督冀州诸军 事。英未发而冀州已平。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潜引萧衍军,以义阳应之,三关之戍, 并据城降衍。郢州刺史娄悦婴城自守。悬瓠城民白早生等杀豫州刺史司马悦,据城 南叛。衍将齐苟仁率众守悬瓠。悦子尚华阳公主,并为所劫。诏英使持节、都督南 征诸军事、假征南将军,出自汝南。世宗引英谓之曰:“娄悦绥御失和,铨衡暗于 简授,故使郢民引寇,关戍外奔,义阳孤窘,有倒悬之切。王,国之召虎,威名宿 震,故屈王亲总元戎,扫清氛秽。昔卫霍以匈奴之故,居无宁岁;今南疆不靖,王 不得以屡劳为辞也。”英对曰:“臣才非韩白,识暗孙吴,徒以宗室之长,频荷推 毂之寄。规略浅短,失律丧师,宜章子反之戮,以谢天下。陛下慈深念屡,爱等钟 牛,使臣得同荀伯,再生明世。誓追孟氏,以报复为期。关郢微寇,何足平殄?灭 贼方略,已在臣目中,愿陛下勿劳圣虑也。”世宗曰:“截彼东南,再清随楚,所 望于将军。钟离一眚,岂足以损大德。今王董彼三军,朕无忧矣。”

世宗以邢峦频破早生,诏英南赴义阳。英以众少,累表请军,世宗弗许。而英 辄与邢峦分兵共攻悬瓠,克之,乃引军而进。初苟仁之据悬瓠,衍宁朔将军张道凝 等率众据楚城,闻英将至,弃城南走。英追击,斩道凝及衍虎贲中郎曹苦生,尽俘 其众。既次义阳,将取三关,英策之曰:“三关相须如左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 待攻而定。攻难不如攻易,东关易攻,宜须先取,即黄石公所谓战如风发,攻如河 决。”英恐其并力于东,乃使长史李华率五统向西关,分其兵势。身督诸军向东关。 先是,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率众拒屯于长薄,军主胡文超别屯松岘。英至长薄, 马广夜遁入于武阳,英进师攻之。闻衍遣其冠军将军彭甕生、骠骑将军徐超秀援武 阳,英乃缓军,曰:“纵之使入此城,吾先曾观其形势,易攻耳,吾取之如拾遗也。” 诸将未之信。瓫生等既入武阳,英促围攻之,六日而广等降。于是进击黄岘,衍太 子左卫率李元履弃城奔窜。又讨西关,衍司州刺史马仙琕亦即退走,果如英策。凡 擒其大将六人,支将二十人,卒七千,米四十万石,军资称是。

还朝,除尚书仆射。永平三年,英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帛七百匹,赠 司徒公,谥曰献武王。英五子。

攸,字玄兴,东宫洗马。早卒,赠散骑侍郎。

攸弟熙,字真兴。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然轻躁浮动。英深虑非保家 之主,常欲废之,立第四子略为世子。宗议不听,略又固请,乃止。起家秘书郎, 延昌二年袭封,累迁兼将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寻转光禄勋。时领 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寻除平西将军、东秦州刺史,进号安西 将军,秘书监。寻以本将军授相州刺史。熙以七月入治,其日大风寒雨,冻死者二 十余人,驴马数十匹。熙闻其祖父前事,心恶之。又有蛆生其庭。

初,熙兄弟并为清河王怿所昵,及刘腾、元叉隔绝二宫,矫诏杀怿,熙乃起兵。 上表曰:“臣闻安危无常,时有休否。臣早属休明,晚逢多难。自皇基绵茂,九叶 承光,高祖、世宗,徽明相袭。皇太后圣敬自天,德同马邓;至尊神睿纂御,神鉴 烛远。四海晏如,八表归化。而领军将军元叉宠藉外亲,叨荣左右,豺狼为心,饱 便反啮。遂使二宫阻隔,温清阙礼。又太傅清河王横被屠害,致使忠臣烈士,丧气 阙庭;亲贤宗戚,愤恨内外。妄指鹿马,孰能逾之;王董权逼,方此非譬。臣仰瞻 云阙,泣血而生,以细草不除,将为烂漫。况叉悖逆如此,孰可忍之!臣忝籍枝萼, 思尽力命,碎首屠肝,甘之若荠。今辄起义兵,实甲八万,大徒既进,文武争先, 与并州刺史、城阳王徽,恆州刺史、广阳王渊,徐州刺史、齐王萧宝夤等,同以今 月十四日俱发。庶仰凭祖宗之灵,俯罄义夫之命,扫翦凶丑,更清京邑。臣亲总三 军,星迈赴难,置兵温城,伏听天旨。王公宰辅,或世著忠烈,或宿佩恩顾,如能 同力,翦除元叉,使太后至尊忻然奉对者,臣即解甲散兵,赴谢朝阙。臣虽才乖昔 人,位居蕃屏,宁容坐观奸丑,虚受荣禄哉!”熙兵起甫十日,为其长史柳元章、 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诸城人,鼓噪而入,杀熙左右四十余人,执熙,置之 高楼,并其子弟。叉遣尚书左丞卢同斩之于鄴街,传首京师。

始熙妃于氏知熙必败,不从其谋,自初哭泣不绝,至于熙死。熙临刑为五言诗, 示其僚吏曰:“义实动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节?将解七尺身。”与知友别 曰:“平生方寸心,殷勤属知己。从今一销化,悲伤无极已。”

熙既蕃王之贵,加有文学,好奇爱异,交结伟俊,风气甚高,名美当世,先达 后进,多造其门。始熙之镇鄴也,知友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俊、王诵兄弟、 裴敬宪等咸饯于河梁,赋诗告别。及熙将死,复与知故书曰:“吾与弟并蒙皇太后 知遇,兄据大州,弟则入侍,殷勤言色,恩同慈母。今皇太后见废北宫,太傅清河 王横受屠酷,主上幼年,独在前殿。君亲如此,无以自安,故率兵民建大义于天下。 但智力浅短,旋见囚执,上惭朝廷,下愧相知。本以名义干心,不得不尔,流肠碎 首,复何言哉!昔李斯忆上蔡黄犬,陆机想华亭鹤唳,岂不以恍惚无际,一去不还 者乎?今欲对秋月,临春风,藉芳草,廕花树,广召名胜,赋诗洛滨,其可得乎? 凡百君子,各敬尔宜,为国为身,善勖名节,立功立事,为身而已,吾何言哉!” 时人怜之。

又熙于任城王澄薨前,梦有人告之曰:“任城当死。死后二百日外,君亦不免。 若其不信,试看任城家。”熙梦中顾瞻任城第舍,四面墙崩,无遗堵焉。熙恶之, 觉而以告所亲。及熙之死也,果如所梦。兄弟三人,每从英征伐,在军贪暴,或因 迎降逐北,至有斩杀无辜,多增首级,以为功状。又于忠之诬郭祚、裴植也,忠意 未决害之,由熙劝奖,遂至极法,世以为冤。及熙之祸,议者以为有报应焉。

灵太后反政,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冀州 刺史,增本封一千户,谥曰文庄王。

长子景献,次仲献,次叔献,并与熙同被害。后赠景献中军将军、青州刺史, 葬以王礼;仲献左将军、兗州刺史;叔献右将军、齐州刺史。

叔献弟叔仁,以年幼获全,与母于氏徙朔州。孝昌初,灵太后诏叔仁归京师, 还其财宅,袭先爵。除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遇害于河阴,赠卫大将 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

子琳,袭。齐受禅,爵例降。

熙弟诱,字惠兴。自员外郎稍迁通直郎、太子中庶子、征虏将军、卫尉少卿, 出为右将军、南秦州刺史。叉斩之于岐州,妻子得不坐。追赠车骑大将军、雍州刺 史,后赠仪同三司,追封都昌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谥曰恭。

子始伯,袭。给事中。齐受禅,爵例降。

诱弟略,字俊兴。才气劣于熙,而有和邃之誉。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 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清河王怿死后,叉黜略为怀朔镇副将。未及赴任,会熙起兵,与略书来去。寻 值熙败,略遂潜行,自托旧识河内司马始宾。始宾便为荻筏,夜与略俱渡盟津,诣 上党屯留县栗法光。法光素敦信义,忻而纳之。略旧识刁双时为西河太守,略复归 之。停止经年,双乃令从子昌送略潜遁江左。萧衍甚礼敬之,封略为中山王,邑一 千户,宣城太守。

俄而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南叛,州内士庶皆为法僧拥逼。衍乃以略为大都督, 令诣彭城,接诱初附。略至,屯于河南,为安乐王鉴所破,略唯数十骑入城。衍寻 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徵略与法僧同还。略虽在江南,自以家祸,晨夜哭泣,身若 居丧。又恶法僧为人,与法僧言,未尝一笑。衍复除略衡州刺史,未行。会综以城 归国,综长史江革、司马祖鲪a、将士五千人悉见擒虏。肃宗敕有司悉遣革等还南, 因以徵略。衍乃备礼遣之。

略之将还也,衍为置酒饯别,赐金银百斤,衍之百官,悉送别江上,遣其右卫 徐确率百余人送至京师。肃宗诏光禄大夫刁双境首劳问,又敕徐州赐绢布各一千匹。 除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还达石人驿亭,诏宗室、亲党、内外百官先相识 者,听迎之近郊。赐帛三千匹,宅一区,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其司马始宾除给 事中、领直后,栗法光本县令,刁昌东平太守,刁双西兗州刺史。其略所至,一餐 一宿之处,无不沾赏。

寻改封东平王,又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 如故。又本官领国子祭酒,迁大将军、尚书令。灵太后甚宠任之,其见委信,殆与 元徽相埒。于时天下多事,军国万端,略守常自保,无他裨益,唯唯具臣而已。

尔朱荣,略之姑夫,略素所轻忽;略又党于郑俨、徐纥,荣兼衔之。荣入洛也, 见害于河阴。赠以本官,加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子景式,袭。武定中,北广平太守。齐受禅,爵例降。

略弟纂,字绍兴,颇有将略。为司徒祭酒。闻熙举兵,因逃奔于鄴,至即见擒, 与熙俱死。追封北平县公,赠安北将军、恆州刺史,改封高唐县开国侯,食邑八百 户。子子献,袭。卒于泾州司马。

熙异母弟义兴,出后叔父并洛。肃宗初,除员外散骑侍郎。及熙之遇害也,义 兴以别后,故得不坐。稍迁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于河阴遇害。赠中 军将军、瀛州刺史。后赠散骑常侍、征东将军,余如故。义兴妻,赵郡李氏。李颇 有妇工,为尔朱荣妻所亲昵。永安中,追封义兴燕郡王,邑五百户。寻改封钜鹿王, 又改封武邑王。

子述,袭。天平中,通直郎。齐受禅,爵例降。

英弟怡,起家步兵校尉,转城门校尉,迁鄯善镇将。所在贪暴,为有司所纠, 逃窜得免。延昌中,卒。庄帝初,以尔朱荣妇兄,超赠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 刺史、扶风王。

长子肃,起家员外散骑侍郎,转直寝。庄帝初,封肃鲁郡王,邑千户。除散骑 常侍,出为后将军、广州刺史。后除卫将军、肆州刺史。其弟晔僭立,拜肃侍中、 太师、录尚书事。寻改除使持节、都督青胶光齐南青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 南道大行台、青州刺史,不行。永熙二年薨。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并恆二州诸军 事、本将军、司徒公、并州刺史。

子道与,袭。除前将军。齐受禅,爵例降。

晔字华兴,小字盆子。性轻躁,有膂力。起家秘书郎,稍迁通直散骑常侍。庄 帝初,封长广王,邑一千户。出为太原太守,行并州事。尔朱荣之死也,世隆等奔 还并州,与尔朱兆会于建兴,乃推晔为主,大赦所部,号年建明。寻为世隆等所废。 前废帝立,封晔为东海王,邑万户。出帝初,坐事赐死于第。无子,爵除。

城阳王长寿,皇兴二年封,拜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出为沃野镇都大将。性 聪惠,善抚接,在镇甚有威名。延兴五年薨,谥康王。

长子多侯,早卒。

次子鸾,字宣明。始继叔章武敬王,及兄卒,还袭父爵。身长八尺,腰带十围, 以武艺著称。频为北都大将。高祖时,拜外都大官,又出为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 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改镇立州,以鸾为凉州刺史,姑臧镇 都大将,余如故。

后朝于京师。会车驾南讨,领镇军将军。定都洛阳,高祖幸鄴,诏鸾留守。及 开建五等,食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东郡 诸军事,与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赭阳,不克,败退而还。时高祖幸瑕丘,鸾请罪 行宫。高祖引见鸾等,责之曰:“卿等总率戎徒,义应奋节,而进不能夷拔贼城, 退不能殄兹小寇,亏损王威,罪应大辟。朕革变之始,事从宽贷,今舍卿等死罪, 城阳降为定襄县王,削户五百。古者,军行必载庙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归, 今徵卿等败军之罪于社主之前,以彰厥咎。”后以留守之功,还复本封,增邑二百 户。除冠军将军、河内太守,转并州刺史。世宗初,除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后转 安北将军、定州刺史。

鸾爱乐佛道,修持五戒,不饮酒食肉,积岁长斋。缮起佛寺,劝率百姓,共为 土木之劳,公私费扰,颇为民患。世宗闻而诏曰:“鸾亲唯宗懿,作牧大州,民物 殷繁,绥宁所属,宜克己厉诚,崇清树惠。而乃骤相徵发,专为烦扰,编户嗷嗷, 家怀嗟怨。北州土广,奸乱是由,准法寻愆,应加肃黜。以鸾戚属,情有未忍,可 遣使者,以义督责,夺禄一周,微示威罚也。”

正始二年薨,时年三十八。赠帛六百匹,诏中书舍人王云宣旨临吊,赠镇北将 军、冀州刺史,谥怀王。

子徽,字显顺。粗涉书史,颇有吏才。世宗时,袭封。除游击将军,出为河内 太守。在郡清整,有民誉。徵拜长兼散骑常侍。肃宗时,除右将军、凉州刺史。徽 以径途阻远,固请不行。除散骑常侍。其年,除后将军、并州刺史。先是,州界夏 霜,禾稼不熟,民庶逃散,安业者少。徽辄开仓赈之,文武咸共谏止。徽曰:“昔 汲长孺,郡守耳,尚辄开仓,救民灾弊,况我皇家亲近,受委大籓,岂可拘法而不 救民困也?”先给后表。肃宗嘉之。加安北将军。后拜安西将军、秦州刺史。诏书 旦至夕发。徽以将之秦部,请诣阙恭授,仍表启固陈,请不之职。改授辅国将军, 加度支尚书,进号镇军将军。于时,戎马在郊,王师屡败,徽以军旅之费,上国封 绢二千匹、粟一万石以助军用。肃宗不纳。又以本官兼吏部尚书,加侍中、征东将 军,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拜尚书左仆射,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固辞不拜。 听解侍中,然后受诏。寻除尚书令,加开府、西道行台,不行。

时灵太后专制,朝纲颓褫。徽既居宠任,无所匡弼,与郑俨之徒,更相阿党。 外似柔谨,内多猜忌,睚眦之忿,必思报复。识者嫉之。又不能防闲其妻于氏,遂 与广阳王渊奸通。及渊受任军府,每有表启,论徽罪过,虽涉诬毁,颇亦实焉。

庄帝践阼,拜司州牧,寻除司徒,仍领牧。元颢入洛,徽从庄帝北巡,及车驾 还宫,以与谋之功,除侍中、大司马、太尉公,加羽葆、鼓吹,增邑通前二万户, 余官如故。徽表辞官封,前后屡上。又启云:“河上之功,将士之力,求回所封, 加诸勋义。”徽为庄帝亲待,内惧荣宠,故有此辞,以防外议。庄帝识其意,听其 辞封,不许让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