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5/10)

书左司郎中,迁廷尉少卿。庄帝初,遇害 河阴。赠征东将军、青州刺史、追封渔阳王,食邑五百户。

子俊,袭。齐受禅,爵例降。

湛弟晏,字俊兴。卒于秘书丞。赠平东将军、秘书监、豫州刺史。

乐陵王胡兒,和平四年薨。追封乐陵王,赠征北大将军,谥曰康。无子。显祖 诏胡兒兄汝阴王天赐之第二子永全后之,袭封,后改名思誉。高祖初,蠕蠕犯塞, 以思誉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后除使持节、本将军、领护匈奴校尉、都督、 中军都将。出为使持节、镇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加领护东夷校尉, 转为镇北将军,行镇北大将军。高祖引见百官于光极堂,谓思誉曰:“恆代路悬, 旧都意重,故屈叔父远临此任。不可不敬慎所临,以副朕望。”及穆泰阴谋不轨, 思誉知而不告,恕死,削封为庶人。太和末,还复其王封。正始四年薨。赠光州刺 史,谥曰密王。

子景略,字世彦。世宗时,袭封。拜骁骑将军,除持节、冠军将军、幽州刺史。 熙平元年薨。赠本将军、豫州刺史,赐帛四百匹,谥曰惠王。

子霸,字休邦,袭。武定中,钜鹿太守。齐受禅,爵例降。

景略弟庆略,散骑侍郎。

子子政,通直散骑常侍。

庆略弟洪略,恆农太守、中军将军、行东雍州刺史。

洪略弟子业,平原太守。

安定王休,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 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 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 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 迁太傅。及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

车驾南伐,领大司马。高祖亲行诸军,遇休以三盗人徇于六军,将斩之,有诏 赦之。休执曰:“陛下将远清衡霍,故亲御六师,跋涉野次。军行始尔,已有奸窃, 如其不斩,何以息盗?请必行刑,以肃奸慝。”诏曰:“大司马执宪,诚应如是。 但因缘会,朕闻王者之体,亦时有非常之泽,虽违军法,可特原之。”休乃奉诏。 高祖谓司徒冯诞曰:“大司马严而秉法,诸军不可不慎。”于是六军肃然。定都洛 邑,休从驾幸鄴。命休率从驾文武,迎家于平城。高祖亲饯休于漳水之北。

十八年,休寝疾,高祖幸其第,流涕问疾。中使医药,相望于路。薨,赠帛三 千匹。自薨至殡,车驾三临。高祖至其门,改服锡衰,素弁加绖。皇太子、百官皆 从行吊礼。及将葬,又赠布帛二千匹,谥曰靖王。诏假黄钺,加羽葆、鼓吹、虎贲、 班剑六十三人,悉准三老尉元之仪。高祖亲送出郊,恸哭而返,诸王恩礼莫比焉。 世宗世,配飨庙庭。

长子安,幼年早卒。

次子燮,除下大夫。世宗初,袭拜太中大夫,除征虏将军、华州刺史。燮表曰: “谨惟州治李润堡,虽是少梁旧地,晋、芮锡壤,然胡夷内附,遂为戎落。城非旧 邑先代之名,爰自国初,护羌小戍。及改镇立郡,依岳立州,因籍仓府,未刊名实。 窃见冯翊古城,羌魏两民之交,许洛水陆之际,先汉之左辅,皇魏之右翼,形胜名 都,实惟西蕃奥府。今州之所在,岂唯非旧,至乃居冈饮润,井谷秽杂,升降劬劳, 往还数里,譐誻明昏,有亏礼教。未若冯翊,面华渭,包原泽,井浅池平,樵牧饶 广。采材华阴,陆运七十;伐木龙门,顺流而下。陪削旧雉,功省力易,人各为己, 不以为劳。昔宋民无井,穿井而忻得人;况合城无水,得水而不家庆?窃闻前政刺 史,非是无意,或值兵举,或遇年灾,缘此契阔,稽延至此。去岁已熟,秋方大登, 四境晏安,京师无事。丁不十钱之费,人无八旬之勤。损轻益重,乞垂昭鉴。”遂 诏曰:“一劳永逸,便可听移。”后除征虏将军、豳州刺史。延昌四年薨。赠本将 军、朔州刺史。

子超,字化生。肃宗初,袭。时以胡国珍封安定公,改封北平王。拜城门校尉、 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寻除光禄大夫,领将作大匠。后复本封。尔朱荣之入洛, 超避难洛南,遇寇见害。庄帝初,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岐州刺史。

子孝景,袭。武定中,通直郎。齐受禅,爵例降。

燮弟愿平,清狂无行。高祖末,拜员外郎。世宗初,迁给事中。悖恶日甚,杀 人劫盗,公私成患。世宗以其戚近,未忍致之于法,乃免官,禁之别馆。馆名愁思 堂,冀其克念。世宗崩,愿平乃得出。灵太后临朝,以其暴乱不悛,诏曰:“愿平 志行轻疏,每乖宪典,可还于别馆,依前禁锢。”久之,解禁还家,付师严加诲奖。 后拜通直散骑常侍、前将军。坐裸其妻王氏于其男女之前,又强奸妻妹于妻母之侧。 御史中丞侯刚案以不道,处死,绞刑。会赦免,黜为员外常侍。孝昌中,卒。

子绪,幽州安西府功曹参军。庄帝初,直阁将军。寻为持节、兼武卫将军、关 右慰劳十二州大使,遂没吐谷浑。

子长春,员外散骑侍郎。武定初,封南郡王,邑五百户。齐受禅,爵例降。

愿平弟永平,征虏将军、南州刺史。为城民华延明所害。太昌初,追赠使持节、 侍中、都督定瀛幽三州诸军事、卫将军、定州刺史。

永平弟珍平,司州治中。

子叔遵,员外散骑常侍。

珍平弟贵平,羽林监、转射声校尉。庄帝初,除散骑常侍、宗正少卿,封东莱 王,邑百户。除平北将军、南相州刺史。庄帝既杀尔朱荣,加武卫将军,兼侍中, 为河北、山东慰劳大使。至定州东北,为幽州大都督侯渊所执,送于晋阳。后还洛。

前废帝时,以本官行青州事,属土民崔祖螭作逆,贼徒甚盛,围逼东阳一百余 日。贵平率城民固守,又令将士开门交战。大军救至,遂擒祖螭等,斩之。还,除 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宗师,又迁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 三司。

贵平人才险薄,为出帝所信。出为青州刺史,又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为幽州大都督侯渊所害。

史臣曰:南安原始要终,善不掩恶。英将帅之用,有声于时。熙、略兄弟,早 播民誉,或才疏志大,或器狭任广,咸不能就其功名,俱至非命,惜也。康王不永, 鸾起家声。徽饰智矫情,外谄内忌,永安之祸,谁任其责?宛其死也,固其宜哉! 章武、乐陵,盖不足数。靖王聪断威重,见称太和,美矣。

译文

景穆皇帝有十四个儿子。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阳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阳椒房生汝阴灵王天题。乐良厉王万寿、广平殇王洛侯,母亲的记载都缺略。孟椒房生任城康王元云。刘椒房生南安惠王五檀、城阳康王体。慕容椒房生童武董旺左盗。尉椒房生乐陵康王蛆旦。孟椒房生安定靖王元休。赵王元深过早逝世,没有传记,母亲的记载缺略。魏国旧日太子的后庭没有名号,高宗即位后,恭宗的宫女凡生了儿子的。都称为椒房。

阳平王新成,太安三年封,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后来担任内都大官。逝世,谧号为幽。

长子安寿,继承爵位。高祖赐名为五压。屡经升迁为怀朔镇大将、都督三道诸军事,向北讨伐。诏书征召赶往京城,以征战的事加以勉励。窒画回答说:“应当仰仗朝廷制定的克敌谋略,使坠垄同行躯的礼节。”皇帝赞叹说:“王的话有气魄!这是我所盼望的。”没有出发,遭遇母亲去世,诏令派遣侍臣以战事敦促晓谕他。出殡后就出发,和卫塑聚集三路将领商议出军路线。于是中路出兵到黑山,东路赶往士卢河,西路赶往侯延河。军队通过大戈壁,大败蠕蠕。元颐入朝,诏令说:“王先前的话,果然不假。”后来授任朔州刺史。到恒州刺史穆泰图谋反叛,派遣使者推举元颐为首领。元颐秘密地把情况上报,穆泰等人受死刑,皇帝十分赞许元颐。世宗景明元年,元颐任青少,青州刺史时逝世,谧号为庄王。传封国到孙子宗胤,肃宗时,因杀叔父获罪被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元颐的弟弟元衍,字安乐,获赐爵位为广陵侯。担任梁州刺史,上奏疏请赐予王爵,以提高威望地位。韶令说:“可以说是不知满足的请求,所请求的不能批准。”改任徐州刺史,到州中病重,皇帝命令徐成伯乘驿车去治病。疾病痊愈,成伯返回,皇帝说“你的确是名医”,赐绢三千匹。成伯推辞,请求接受一千匹。皇帝说:“《诗经》说‘良臣贤士都跑光,国运艰危将倾覆。,据此说来,岂仅三千匹呢?”元衍就是如此地受皇帝重视。后来亲生母亲雷氏去世,上奏疏请求免除州职。下诏说:“关于为先君余留的尊严所压抑,《仪礼》中有明确的文字。末代衰落,这个礼仪有时被废除。侯是亲王的儿子,应该依从余留尊严的义理,服大功的丧服。”后来任雍州刺史时去世,谧号为康侯。元衍性格清高谨慎,在各地廉洁守法,又不经营家产,历任四州刺史,都有声誉政绩,死亡的时候没有收殓的棺材。儿子元畅。

元畅的弟弟元融,字叔融。相貌丑陋,勇武超过常人。庄帝设谋杀死尔朱荣,任命元融为直合将军。等到尔朱兆进入洛阳,元融逃到民间。 元衍的弟弟元钦,字思若。担任中书监、尚书右仆射、仪同三司。元钦脸色格外黑,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黑面仆射。元钦奸淫堂兄元丽的妻子崔氏,被御史中尉封回弹劾奏告,遇大赦而免于处罚。不久授任司州牧。元钦年轻时喜爱学习,很早有好名声,当时人编出谣谚说:“皇宗略略,画画、墨羞。”等到晚年地位尊贵,不能有所匡正补益,有见识的人轻视他。元钦曾委托青州人高僧寿为儿子寻找老师,老师到了后,没过多少天就逃走了。元钦就这件事责备僧寿。僧尽性格滑稽,反而对元钦说:“一般人绝食,七天就死了,这人刚过五天,迅疾逃跑,去掉粮食而接受诚信,实在有所缺略。”元钦于是大为惭愧,从此对待客人逐渐优厚。后来授任司空公,封为钜平县公。在河阴遇害,追赠假黄铁、太师、太尉公。

儿子子孝,字季业。很早有好名声,八岁时,司徒崔光见到后而看重他说:“后辈中的头领,一定是这个人。”

京兆王子推,太安五年封。担任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子推性格沉稳儒雅,善于安抚接纳,秦州雍州的人,信服他的声威恩惠。召入任中都大官,审理案件有名声。显祖将要惮让帝位给子推,因大臣极力劝阻,才传位给壶担。直担即位,任命他为侍中、本号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没到任,在途中逝世。

儿子太兴,继承爵位。被任命为长安镇都大将,因贪污纳贿,被削除官职爵位。后来授任秘书监,恢复先前的爵位,任命为统万镇将,改封为西河王。后来改军镇为夏业,又命左兴任刺史。授任为代理卫尉卿。起初,太兴遭遇疾病,请众多僧人作法事道场,所有财产,一下子布施出去,求病痊愈,名叫“散生斋”到斋会以后,僧人都四散而去,有一个僧人才说乞讨斋会剩余食物。主兴对他开玩笑说:“斋食已经完了,衹有酒肉。”僧人说:“也能够吃。”于是拿出酒一斗,羊腿一只,僧人吃完后还说不饱。等到告辞出来后,酒肉都还在,太兴出门追赶,没见到僧人。左垒于是在佛像前许愿,刚才的师傅恐怕不是世俗之人,如果这个病得以痊愈,就抛弃王爵进入佛门。没有多久就痊愈了,于是请求做僧人,奏疏上了十多次,才被批准。当时高祖向南征讨在军队中,诏令皇太子在四月八日为他剃发,施予布帛二千匹。做僧人后,改名僧懿,居住在嵩山。太和二十二年去世。

儿子元昴,字伯晖,继承爵位。逝世。

儿子元惊,字魏庆,继承爵位。孝静帝时,屡经升任到太尉、录尚书事、司州牧、青州刺史。在州中逝世,追赠假黄铁、太傅、司徒公,谧号为文。元惊宽厚和顺有度量,容貌美好,风度翩翩,得失之间,不表现在神色上。性格清廉节俭,不经营家产,死的时候,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元昴的弟弟仲景,性格严厉苛刻。庄帝时,兼任御史中尉,京城整肃。每次到台合,总乘红牛,当时人称他为“赤牛中尉”太昌初年,担任河南尹,奉行法令没有私心。当时吏部尚书樊子鹄的部下横行,又进行偷盗,仲景秘密加以逮捕,全部抓获他们,都当即处决,于是豪门贵族心中胆寒。出帝将向西出行,授任仲景为中军大都督,留在京城。齐献武王打算到洛阳,仲景就抛下妻子儿女而逃走。

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庄帝初年,授任他为南兖州刺史,在州中凶猛暴烈,杀人很多。元颢进入洛阳,元暹占据州城不屈服。庄帝回宫,封他为汝阳王,调任秦州刺史。原先,秦州城内民众屡次反叛,元暹全部诛杀他们,存活下来的仅十之一二。普泰元年,授任凉州刺史,贪婪暴烈没有极限。想要谋取府库官员和商胡富人的财物,假称一个台阁符命,诳骗一些豪富等说要加以赏赐,一时之间加以杀戮,所有资产奴仆,全部没收归入自己名下。孝静帝时,担任侍中、录尚书事。逝世,追赠太师、录尚书事。

儿子元冲,继承爵位。没有儿子,封国断绝。

太兴的弟弟元遥,字太原。有器识声望,以左卫将军跟随高祖向南征伐,赐爵为饶阳男。世宗初年,遇上生身母亲去世,上奏疏请求解除职任,诏令以余留的尊严所压抑的义理,不准许。

肃宗初年,屡经升任到左光禄大夫,又兼领护军。调任冀州刺史。元遥因胡人原来没有籍贯,好坏难分,全部命令造簿籍。又因胡人造簿籍,将要向他们征税,用来充实军用物资。胡人不愿意,就一起诬陷元遥,说他收受金银马匹。御史核查,事情和胡人告发相同,元遥获罪除去名籍。元遥不住地陈述冤枉,肃宗命令有关官员重加推究,才昭雪。调任右光禄人夫。

当时冀州僧人法庆造作怪异的邪术,就游说勃海人李归伯,归伯全家跟从他,招集乡民,推举法庆为首领.法庆委任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称为“大乘”杀死一个人的做一住菩萨,杀死十个人的做十住菩萨。又调和狂药,让人服下后,父子兄弟不再认识,仅以杀人为职事。于是聚集民众杀死阜城令,攻下勃海郡,杀害官吏民众。刺史萧宝夤派遣兼长史崔伯骈讨伐他们,在煮枣城失败,伯骈战死。凶恶的党徒于是强盛,在各处消灭寺院,杀戮僧人尼姑,焚烧佛经佛像,说新佛出世,要除去旧魔鬼。下韶任命元遥为使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率领步兵骑兵十万人去讨伐他们。法庆相继攻打元遥,元遥都打败了他们。元遥派遣辅国将军张纠等人率领骑兵追赶,打败他们,擒获法庆和他的妻子尼姑惠晖等人,杀死他们,传送首级到京城。后来擒获归伯,在都城的街市斩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