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诸军司马。 世祖平赫连昌,引诸将帅入其府藏,各令任意取金玉。诸将取之盈怀,轨独不探把。 世祖乃亲探金赐之,谓轨曰:“卿可谓临财不苟得,朕所以增赐者,欲显廉于众人。”
后兼大鸿胪,持节拜氐王杨玄为南秦王。及境,玄不郊迎。轨数玄曰:“昔尉 他跨据,及陆贾至,匍匐奉顺,故能垂名竹帛。今君王无肃恭之礼,非蕃臣也。” 玄使其属赵客子对曰:“天子以六合为家,孰非王庭?是以敢请入国,然后受谒。” 轨答曰:“大夫入境,尚有郊劳,而况王命者乎?请奉策以还。”玄惧,诣郊受命。 轨使还,称旨,拜尚书,赐爵燕郡公,加平南将军。
及刘义隆将到彦之遣其部将姚纵夫济河,攻冶坂。世祖虑更北入,遣轨屯壶关。 会上党丁零叛,轨讨平之。出为虎牢镇将。
初,世祖将北征,发民驴以运粮,使轨部诣雍州。轨令驴主皆加绢一匹,乃与 受之。百姓为之语曰:“驴无强弱,辅脊自壮。”众共嗤之。坐徵还。真君二年卒, 时年五十一。轨既死,世祖谓崔浩曰:“吾行过上党,父老皆曰:公孙轨为受货纵 贼,使至今余奸不除,轨之咎也。其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载物而南。 丁零渠帅乘山骂轨,轨怒,取骂者之母,以矛刺其阴而杀之,曰:‘何以生此逆子!’ 从下到擘,分磔四支于山树上以肆其忿。是忍行不忍之事。轨幸而早死,至今在者, 吾必族而诛之。”
轨终得娶于封氏,生二子:斌,叡。
斌,袭爵。拜内都大官。正光二年卒。赠幽州刺史。
叡,字文叔,初为东宫吏,稍迁仪曹长,赐爵阳平公。时显祖于苑内立殿,敕 中秘群官制名。叡曰:“臣闻至尊至贵,莫崇于帝王;天人挹损,莫大于谦光。伏惟 陛下躬唐虞之德,存道颐神,逍遥物外,宫居之名,当协叡旨。臣愚以为宜曰‘崇 光’。”奏可。后卒于南部尚书。赠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宣。
叡妻,崔浩弟女也。生子良,字遵伯。聪明好学,为尚书左丞,雅有干用,为 高祖所知遇。
良弟衡,字道津。良推爵让之,仕至司直。良以别功,赐爵昌平子。子崇基袭。
轨弟质,字元直。有经义,颇属文。初为中书学生,稍迁博士。世祖征凉州, 留宜都王穆寿辅恭宗。时蠕蠕乘虚犯塞,侯骑至于京师,京师大震。寿雅信任质, 以为谋主。质性好卜筮,卜筮者咸云寇必不来,故不谋备。由质几致败国。后深自 督厉,屡进谠言,超迁尚书。真君九年卒。追赠中护军将军、光禄勋、幽州刺史、 广阳侯、谥曰恭。
第二子邃,字文庆。初为选部吏,以积勤,稍迁南部长。敷奏有称,迁南部尚 书,赐爵范阳侯,加左将军。高祖诏邃与内都幢将、上谷公张倏率众讨萧赜舞阴戍。
后高祖与文明太后引见王公以下,高祖曰:“比年方割畿内及京城三部,于百 姓颇有益否?”邃对曰:“先者人民离散,主司猥多,至于督察,实难齐整。自方 割以来,众赋易办,实有大益。”太后曰:“诸人多言无益,卿言可谓识治机矣。” 诏醴阳被掠之兵,有得还者,赐绢二十匹。邃奏为贵贱等级,高祖称善。依例降侯, 改为襄平伯。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青州刺史。以邃在公遗迹可纪,下诏褒述。 加镇东将军,领东夷校尉,刺史如故。
太和十九年,卒于官。高祖在鄴宫,为之举哀。时百度唯新,青州佐吏疑为所 服。诏曰:“今古时殊,礼或隆杀。专古也,理与今违;专今也, 大乖曩义。当斟 酌两途,商量得失,吏民之情亦不可苟顺也。主簿,近代相承服斩,过葬便除,可 如故事。自余无服,大成寥落,可准诸境内之民,为齐衰三月。”
子同始,袭爵。卒于给事中。
同始弟同庆,笃厚廉慎,为司徒田曹参军、李崇骠骑府外兵参军。随崇北征, 有方直之称。
邃,叡为从父兄弟,而叡才器小优,又封氏之生,崔氏之婿;邃母雁门李氏, 地望县隔。钜鹿太守祖季真,多识北方人物,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婚亲,二公孙 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