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当时任晋州刺史,对长史孙腾说:“作为臣子而讨伐君主,其叛逆之罪就已很严重了。我如今天不去,他必然忌恨在心。卿你可前去申述我的意思,就说山蜀未平,今天正要攻讨,不可放下此处而前往,导致生出后忧。平定蜀地之后,当隔河与他成犄角之势。就这样跟他解释,看他有什么反应。”孙腾于是到 尔朱兆那里去,在并州大谷找到尔朱兆,向他说了这番话。尔朱兆很不高兴,说:“回去后告诉高兄,弟我有吉祥之梦,今天此番必定会有收获。”孙腾问:“王梦如何?”尔朱兆回答说:“我前番梦见我亡故伯父登上一高堆,堆旁之地全都耕熟,只有马兰草株往往还在。吾伯父问为什么不拔掉,左右人说坚不可除。我伯父看着我令我拔草,我手之所至,无不尽拔。由此而论,此番前往必定有利。”孙腾回去汇报了全部情况,齐献武王说:“尔朱兆等猖狂,举兵犯上,我今天不愿参与,便惹起猜忌,看样子是不能和 尔朱氏合作下去了。而今南行,天子在黄河边列兵待之,尔朱兆进不能渡,退不能还。我从太行山东而下,出其不意,这帮家伙便可一举擒获了。”没多久, 尔朱兆攻克京城,孝庄帝被幽禁。都督尉景跟随尔朱兆南行,写信告诉齐献武王。王得到书信大惊,召见孙腾给他信看说:“卿可驰马到 尔朱兆那里去,对他表示祝贺,秘密察访天子现在何处,是随行尔朱兆军府,还是另外送往晋阳。假如被送到并州,卿当驰马来报,我当在路上迎接,倡大义于天下。”孙腾日夜驰行,在半路上遇到庄帝。王当时率领骑兵东转,听说庄帝已渡过黄河,于是西还。他仍给 尔朱兆写信,陈说祸福,说不宜伤害天子,蒙受恶名。尔朱兆大怒,不接受他的意见,庄帝于是被害。
当初, 尔朱荣死后,庄帝下诏令河西人纥豆陵、步蕃等袭击秀容。尔朱兆进入洛阳之后,步蕃兵势很强大,南逼晋阳,尔朱兆所以无暇久留洛阳,是要回师抵御他们。 尔朱兆虽然骁勇果敢,但没有计谋策略,频频被步蕃打败,于是统领兵马,谋求东出太行山。令人频频到晋州征召齐献武王,又分出三州六镇之人,让王统领。既分兵别营,于是又引兵向南出发,以避步蕃锐气。步蕃到了乐平郡,齐献武王与 尔朱兆一起征讨打败敌人,在秀容的石鼓山斩杀步蕃,他的兵马退逃。尔朱兆的数十名将领到齐献武王那里,通夜喝酒。后来还营招王,王知道 尔朱兆难以信任,但也没有显示出来,准备前往。临上马,长史孙腾牵住王的衣服制止了他。尔朱兆于是隔着黄河责骂孙腾等人,这样两军各自散去,王从襄垣东出还营, 尔朱兆回晋阳。
等到前废帝登基,授尔朱兆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领军将军、领左右、并州刺史、兼钅录尚书事、大行台。又欲命其为天柱大将军, 尔朱兆对人说:“这是叔父临终时的官职,我何敢受。”于是坚决推辞不接受。不久加授都督十州诸军事,世袭并州刺史。
齐武献王攻克殷州后, 尔朱兆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约定共同讨伐他。度律、仲远驻军阳平,尔朱兆兵出井陉,屯军广阿,号称十万。齐献武王广布反间计策,或说 尔朱世隆兄弟谋划想要加害尔朱兆,又说尔朱兆与王同谋图取仲远等人,于是他们彼此两不相信,各生猜疑,徘徊不进。尔朱仲远频频派遣斛斯椿、贺拔胜前去申述, 尔朱兆带轻骑三百到仲远帐中,同室坐定。尔朱兆性格粗犷,忿忿不平,手舞马鞭,长啸凝望,深深怀疑仲远等有变,于是奔出驰马还军。仲远派椿、胜等追上他说明情况, 尔朱兆于是拘捕二人带回营中,过了一天才放还。仲远等人于是奔退而去。齐献武王于是进军打击尔朱兆,尔朱兆军队大败。
尔朱兆与仲远、度律从此相互猜疑,很长时间都不和。尔朱世隆请前废帝娶尔朱兆的女儿为皇后,尔朱兆大为高兴。尔朱世隆以厚礼通知 尔朱兆赴洛阳,深示卑下,随其所为,无人敢违逆。尔朱兆与尔朱天光、尔朱度律更自相互约定,然后与齐献武王在韩陵山大战。战败, 尔朱兆又奔晋阳,于是大掠并州城内财物民众。齐献武王从邺城出发讨伐他们,尔朱兆于是逃往秀容而去。王又追击,越过赤洪岭,破之, 尔朱兆部下全都散降而去。尔朱兆逃窜于穷山之中,杀了自己乘坐的马,自己在树上吊死了。齐献武王收拾他的尸体葬了。
尔朱兆打起战来很果敢,每有征伐,经常位处前锋,当时众将都佩服他的勇力。然而他却粗俗少智,没有将领之才。尔朱荣虽然以其胆量为奇,但经常说:“尔朱兆最多只能领三千骑兵,多了也就乱了。”
尔朱仲远弟弟尔朱世隆,字荣宗。肃宗末年,任直斋。转任直寝,后来兼任直尔,加授前将军。尔朱荣上表请求入朝,灵太后很厌恶,命令尔朱世隆到晋阳慰喻尔朱荣,尔朱荣因此想留住他。世隆说:“朝廷怀疑兄,所以让世隆来,现在如果停住不走,朝廷便有内备,这并不是上策。”尔朱荣只好让他回到朝中。 尔朱荣举兵南进,尔朱世隆于是逃走,在上党与尔朱荣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