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飞流电举。如 星,非星如云。非云,谓之归邪,夹以微气,故称缤纷。飞飞星也,流流星也。星 与流星各异,飞星焱去而迹绝,流星迹存而不灭。电举者,似焱电长。
妖星起 则殃及晋平,蛇乘龙则祸连周楚。《春秋》鲁襄公十年春正月戊子,妖星出于婺女, 见于申维。婺女属齐,申为晋分。梓慎见妖星出,知晋侯以戊子日死。蛇乘龙,谓 襄公二十八年,岁星次天津,于玄枵十五度,在虚下。岁星主木,位在东,体合房、 心,故名龙。虚在坎,坎子位,次玄枵,龟蛇之类。岁星失次,行虚之外,出其下, 故曰蛇乘龙。龙位寿星,宋郑之分。梓慎见蛇乘龙,知饥在宋郑。然裨灶以为周王 及楚子皆死。二人推变不同,所见各异。梓慎、裨灶,古之良史也。
或取证于 逢公,或推变于冲午。逢公,齐邑,姜之先。言逢公死时,亦有此星见,梓慎推星, 以此方之,知晋平公将死。冲午,谓虚宿对午。午为张、翼,张、翼周楚之分,裨 灶占知周王、楚子死,故言推变于冲午。
乃有钦明光被,填逆水府。昔尧遭洪 水,填星逆行入水府。《书》曰:“钦明文思,光被万邦。”
洪波滔天,功隆 大禹。言洪水既出,尧命鮌治之而功不成,乃复命禹治而平之,禹有济世之难,治 水之功。《书》曰:“洪水滔天。”又曰:“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此则冥 数之大运,非治网之失绪。言尧遭洪水,致填星逆行之异,非不德所致,此乃运数 应尔也。
盖象外之妙,不可以粗理寻,重玄之内,难以荧燎睹。言玄理微妙, 不可知见也。
至于精灵所感,迅逾骇向。荆轲慕丹,则白虹贯日而不彻;昔荆 轲慕燕太子丹之义,入秦为刺客。虽王精感上,而事意不捷。
卫生画策,则太 白食昴而擒朗。昔卫先生为秦画策于长平,昭王疑而不信,太白有食昂之变。
鲁阳指麾,而曜灵为之回驾;鲁阳,古之贤人,以手麾日,能再回也。
严陵来 游,而客气著于乾象。昔光武为白衣时,与严陵相厚善。及登帝位,陵来入见,太 史奏曰:“客星犯帝座。”光武诏曰:“乃严子陵,非客。”
斯皆至感动于神 祗,诚应效于既往。尔乃四气鳞次,斗建辰移。虽无声言,三光是知。言四时代谢 不常,每月斗移建一辰,天无声言语,止以星辰见变谴以示人也。
星中定于昏 明,影度以之不差。测水旱于未然,占言来之安危。孟春正月,昏参中,旦尾中; 仲春之月,昏弧中,旦建星中;季春之月,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孟夏之月,昏翼中, 旦婺女中;仲夏之月,昏亢中。旦危中;季夏之月,昏心中,旦奎中;孟秋之月, 昏建星中,旦毕中;仲秋之月,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季秋之月,昏虚中,旦柳中; 孟冬之月,昏危中,旦七星中;仲冬之月,昏东壁中,旦轸中;季冬之月,昏娄中, 旦氐中。冬至之日。建八尺之标,影长一丈三尺五寸也,夏至之日影长一尺六寸也。 影长为水,影短为旱也。
阴精乘箕,则大飙暮鼓;西南入毕,则淫雨滂沲。阴 精,月也。东北失道入箕,则多风。移而西南,失道入毕,则多雨。雨三日为淫雨。 《诗》云:“月丽于毕,俾滂沲矣。”《书》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此之 谓也。
譬犹晋钟之应铜山,风云之从班螭。言云从龙,风从虎,同气相求,同 类相应,蜀山崩而晋钟鸣也。
若夫冥车潜驾,时乘六虬。大仪回运,万象俱流, 六虬,六龙。《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此皆是天回运转。
北斗俄其西 倾,群星忽以匿幽。幽,暗也。
望舒纵辔以骋度,灵轮浃旦而过周。望舒,月 也。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一日一夜 运转过周一度。浃,匝也,至旦晓而过匝,故日浃旦而过周也。
尔乃凝神远瞩,矖目八荒。察之无象,视之眇茫。状若浑元之未判别,又似浮 海而睹沧狼。幽遐迥以希夷,寸眸焉能究其傍。凝神,精不动也。言极远傍视,茫 然若造化之始,元气未分,似浮海远望而不见其边。论语》曰:“乘桴浮于海。” 老子曰:“听之不闻其声,名曰希;视之不见其形,名曰夷。
于是乎夜对山水, 栖心高镜。远寻终古,攸然独咏。美景星之继昼,大唐尧之德盛。《瑞应图》曰: “景星大如半月,生于晦朔,且月光明。”当尧之时,有此星见,故美尧之德能致 之也。
嘉音黄星之靡锋,明虞舜之不竞。昔舜将受禅于尧,先有星见,圆而 无锋芒。言舜当用土德王天下。星见而无芒角者,示揖让而受,不以兵事争竞也。
畴吕尚之宵梦,善登辅而翼圣。昔太公未遇文王时,钓鱼于磻溪,夜梦得北斗 辅星神告尚以伐纣之意。事见《尚书中候篇》也。
钦管仲之察微,见虚危而知 命。昔管仲与鲍叔牙商贾于南阳,见三星聚虚、危之分,知齐将有霸主,遂共戮力, 来投齐地也。
叹荧惑之舍心,高宋景之守政。当春秋时,荧惑守心,景公不从 史韦之言,荧惑退舍,而延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