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定棋谱,评定高下。二年,外出任吴兴太守。六年,征入任散骑常侍,调任左民尚书。八年,授任持节、都督广交桂越四州诸军事、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征入任秘书监,兼左军将军。又担任吴兴太守六年,行政清明奉行无为而治,民众官吏怀念他。在郡中患病,自己陈述要求解除职位,父老一千多人上奏表请求他留任,事情没有施行。天监十六年,去世,这年五十三岁。追赠侍中、中护军。
堑惶已然善于弹琴,曾经用当时声调转而抛弃古代法式,于是写作《清调论》,列有条例。
小儿子柳偃,字彦游。十二岁时被召见。皇帝问他读什么书,他回答说是《尚书》。又问他说:“有什么好句子?”他回答说:“德行衹为美好的政治,政治在于养育民众。”众人都对他感到惊异。诏令他娶长城公主,任命他为驸马都尉,都亭侯,太子舍人,洗马,庐陵、鄱阳内史。大宝元年,去世。
蔡撙字景节,济阳考城人。父亲兴宗,是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在前代有大名声。
蔡撙年轻时正直儒雅谦退冷静,和哥哥蔡寅都闻名。被挑选补为国子生,考试在上等,担任司徒法曹行参军。齐左卫将军王俭严格挑选府中僚属,委任蔡撙为主簿。屡经升迁任建安王文学,司徒主簿、左西属。明帝担任镇军将军时,延聘为从事中郎,调任中书侍郎,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遇母亲去世,在墓旁搭棚子居住守丧。齐末祸难多,服丧期满,便住在墓地。授任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都不就任。梁朝台阁建立,蔡撙担任侍中,调任临海太守,因公事获罪贬降为太子中庶子。又担任侍中,吴兴太守。
玉监九年,宣城郡吏员吴承伯倚仗妖道聚集徒众攻打宣城,杀死太守朱僧勇,随之转而屠减周围的县,越山侵犯吴兴,所经过之处都毁灭破坏,军队有二万人,偷袭郡城。东方的人不熟悉战事,官吏民众畏惧纷扰而四散逃奔,都请蔡撙躲避。蔡撙坚决守卫不动摇,招募勇敢的人加固郡城。承伯用尽精锐兵士攻打蔡撙,蔡撙命令军队出城抵御,在城门交战,一交手就打败承伯,在军阵中斩杀承伯,残余党羽全部平定。被加授信武将军。征召任度支尚书,调任中书令。又为信武将军、晋陵太守。返回朝廷授任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调任吏部尚书,任职选拔官吏的部门,宽宏简易有名声。又担任侍中,兼秘书监,改任中书令,侍中照旧。普通二年,外出任宣毅将军、吴郡太守。四年,去世,这年五十七岁。追赠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宣惠将军。谧号为尘王。
儿子彦熙,历任中书郎,宣城内史。
江蓓字彦标,济阳考城人。曾祖江湛,宋朝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父亲江敩,齐朝太常卿:都在前代有大名声。
江蓓幼年聪明机警,读书看过一遍就能背诵。被挑选为国子生,通晓《尚书》,考试在上等。出仕为秘书郎,屡经升迁为司徒东合祭酒、庐陵王主簿。为父亲服丧以孝道闻名,在墓旁搭棚子居住,明帝下令派遣武士二十人守护墓地。服丧期满,授任太子洗马,屡经升迁任司徒左西属.,太子中舍人,秘书丞。外出任建安内史,任职一年,起义军队束下停驻江州,派遣宁朔将军刘残之为郡守,江蓓率领官吏民众占据郡城抗拒他。等到建康城平定,江蓓获罪不得为官,不久被宽恕,起用为后军临川王外兵参军。屡经升迁为临川王友,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黄门侍郎,兼南兖州大中正。调任太子中庶子,中正照旧。改任中权始兴王长史。外出任伏波将军、晋安内史。在任清廉节俭,专意宽大施惠,使下属官吏、民众感到便利。韶令征召为宁朔将军、南康王长史,代理府、州、封国事务。不久,调任太尉临川王长史,改任尚书吏部郎,右将军。
江蓓正直儒雅有风骨。仆射徐勉因权势重而自傲,在位的人都把他作为前辈尊敬,惟独江蓓和王规和他行对等礼节,不为他所屈尊。徐勉通过江荷的门客翟景为自己的第七个儿子徐繇求娶江蓿的女儿,江蓿不答应,翟景第二次说这事,江蓓于是责打翟景四十棒,因此和徐勉有矛盾。授任散骑常侍,不就任。这时徐勉又为儿子求娶江宿的弟弟江茸的女儿和王泰的女儿,二人都拒绝他。江葺担任吏部郎,因责打官署中差役而获罪免官,王泰因患病请假回家,于是调任散骑常侍,都是徐勉的意思。当初,天监六年,下诏任用侍中、常侍都在宫内侍奉,分门下二局到秘书监,官品比照侍中,而这些不是大族人士所喜悦的,所以徐勉贬降王泰去担任。江蓓不久调任司徒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