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征入任司徒左长史。
王锡字公嘏,是王琳的第二个儿子。年幼机警有悟性,和兄弟拜师读书,到应休息散开时,常常独自留下不起身。七八岁时,还跟随公主进宫,高祖嘉许他的聪明敏捷,经常对朝中官员谈起他。王锡读书用精力不顾疲倦,以致损伤右眼。公主时常限制他的学业,为他装饰住房。虽然是儿童时代,却没有一点其他爱好。十二岁时,做国子生。十四岁时,被推举为秀才,授任秘书郎,和范阳人张伯绪名声相等,都担任太子舍人。遇父亲去世,服丧恪尽礼仪。服丧期满,授任太子洗马。当时昭明太子还幼小,没有和臣属相交往。高祖下令:“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缆,是亲戚中的精英,朝廷中的良才,可如师友一样敬奉他们。”因是亲戚获封永安侯,授任晋安王友,推说患病不赴任,直担下令准许他接受韶命而停留在京城。晋安王行加冠礼的时候,王锡以府中僚属身份代掌事务。
普通初年,魏国开始联络求和,派刘善明前来通问修好,高祖下令派中书舍人朱异接待他,参与宴会的都是归附的北方人。善明仗恃自己的才气,饮酒尽兴后对朱异说:“南方国家中如中书舍人您这样雄辩有学问的有几个人?”朱异回答说:“我之所以得以接待宾客,是履行职责。二国和平交往,所贵重的是亲近友好;如果以才华论辩相推崇,我则不当被指派。”善明于是说:“王望、退堂,在北方听说过,如何可见到他们?”塞昱详细启奏,产担下令当即在卢苑设宴,仅王锡和张缵、朱异四人而已。善明到了席上,遍论经书史籍,同时加以嘲讽戏诘,王锡、张缆依其谈论应对,没有停顿疑难,不曾询问对方一件事,善明很相叹赏。另一天对朱异说:“一天见到两位贤人,实在满足我的期望,没有君子,怎么能成为国家!”
改任中书郎,调任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这年二十四岁。王锡对亲友说:“我因是外戚,受到当今皇上的知遇,蒙受爵位,这本不是我的志向;加上近来体弱多病,各种事务难以承受,怎么能舍弃爱好而曲从所不能的事呢?”于是推称患病不就任。便遣回差役,谢绝宾客,掩门深思,房内寂寥。中大通六年正月,去世,这年三十六岁。追赠侍中,赐给棺材,礼服一套,衣服一套。追赠谧号为贞子。有儿子王泛、王堡。
王余字公会,是王锡的第五个弟弟。八岁遇父亲去世,哀伤消瘦超过礼仪。服丧期满,征召补为国子生,祭酒袁昂称赞他通达事理。考试列在上等,授任长兼秘书郎中,历任尚书殿中郎,太子中舍人,和吴郡人陆襄轮流掌管束宫文牍。外出任建安太守。山民首领方善、谢稀聚集部众依仗险要,屡次劫略成为民众的祸患,王仑暗中设下计谋,率领军队平定他们,韶令对王愈加以褒扬,颁布到州郡。授任武威将军、始兴内史,遭生母去世,坚决推辞不就任。又授任宁远将军、南康内史,遇循墟作乱,又改任王愈为安成内史,来平定安抚他们。返回授任黄门侍郎,不久担任安西武陵王长史、蜀郡太守。王仓畏惧险阻,坚决地以患病加以推辞,朝廷因之罢黜他。很久以后,授任戎昭将军、尚书左丞,又任命为黄门侍郎,调任太子中庶子,掌管东宫文牍。太遣二年十二月,去世,这年四十五岁。追赠侍中,赐给棺材,礼服一套,衣服一套。承圣三年,世祖追加诏令说:“贤明而不自夸为恭,定王余谧号为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