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已经晚了,正可以种菽和麦,这两种谷物,更是北方的土地适合种的,他们喜欢菽麦,不下于喜欢粳稻。开垦的益处,取决于赶上农时。假如我的建议合适,请立即派使者到徐、兖、司、豫,以及荆、雍各州去,分别根据当地状况定下计划,不要有所遗漏。特别设立一个主管的机构,专门执掌这件事。农具和耕牛,都由国家供给。年底考核他们政绩的好坏,明确对他们的奖惩。这一办法如果成功,肯定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果边防上粮食充足,那么江南也就自然丰裕了,衡量它的好处,实在计算不尽。
意见奉上被采纳。当时皇帝已经病重,而战事又不断,竟然没有执行下去。
皇帝病得特别厉害,徐孝嗣住到宫裹,皇上临死前他受到皇上的遗嘱,再次命令他自己设置官府。加中书监。永元初辅佐政事,从尚书省搬出来住到宫城裹的南宅,不许回家。皇上德行不检的情形显露出来以后,徐孝嗣不敢直言相谏。等到江柘被杀,心裹感到恐惧不安,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始安王萧遥光谋反,大家都很困惑遑急,看见徐孝嗣进来,宫中才安定下来。但是一群奸臣掌管了国政,他也不能制服他们。进位司空,坚持推辞掉。请求解除丹阳尹,没有得到准许。
徐孝嗣是文人,没有表现出附和谁反对谁,所以虽然名高位尊,也没有遭致祸害。虎贲中郎将许准很有胆识魄力,率领军队投奔徐孝嗣,陈述当前情势,劝他废掉皇帝另立新君。徐孝嗣犹豫了很久,认为实在不应该动用刀兵,可等少主出游时,关闭城门召集朝廷百官共议废帝之事,虽然有这个想法,终究没有下决心去做。那群小人也渐渐讨厌徐孝嗣,劝皇帝召集百官议论,藉机杀掉他。这年冬,皇上召徐孝嗣到华林省,派遣茹法珍赐给他毒药,徐孝嗣脸色都没变,还能喝酒,吃药后喝了一斗酒,才死去。于是皇上下诏令说:“周朝世德正盛时,有‘三监,反叛,选朝的运数正昌盛,有当权大臣谋反,他们都自身被处死,同族也如灰烬灭掉。推察前代的事引以为戒。徐孝嗣凭藉着世代的资历,很早就得到恩宠,凭藉各种机会,终于登上了高位。没有听见他有匡扶皇室的忠诚,却屡屡表现出僭越轻慢的行迹。选土至门世原阙”
沈文季字仲达,是吴兴武康人。父亲沈庆之,做过宋的司空。
沈文季从小就因为宽厚文雅品格正直而闻名。孝建二年,开始做主簿,征召授任为秘书郎。因为沈庆之功勋卓著,大明五年,加封沈文季为山阳县五等伯。转任太子舍人,新安王北中郎主簿,西阳王抚军功曹,江夏王太尉束曹掾,迁任中书郎。沈庆之被景和所杀,军兵包围他的住宅,要拘捕他的儿子们。沈文季的长兄文叔对他说:“我可以死,你可以为咱们报仇。”就上吊自杀了。沈文季挥舞着大刀骑马逃走了,来抓他的人不敢追,才免于一死。
明帝即位,任用沈文季为宁朔将军,迁太子右卫率,建安王司徒司马。平定赭圻后,为宣威将军,庐江王太尉长史。出任宁朔将军、征北司马、广陵太守。转任为黄门郎,领长水校尉。明帝宴集群臣,让南台御史贺臧做柱下史,查办不喝醉的人。沈文季不肯喝酒,被赶下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