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一(10/10)

通晓。

齐明帝即位,张欣泰为领军长史,迁谘议参军。他上书陈述二十条简便可行的事情,其中有一条说应当拆除佛塔寺庙。明帝都用平和的口气下诏回答他。

建武二年,北魏军围困钟离城。张欣泰当时任军主,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张欣泰移传檄文给北魏广陵侯说:“听说攻打钟离,是先生的高深的计策,可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吗?《兵法》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我国有舟船百万,遮盖了大江布满了大海,之所以按兵不动,到现在也不去救援,是想用边城把魏军拖垮。我军即将千里运来粮草,等到你们行军驻扎都很疲惫之时,乘大雨连绵,江河溪谷涨满之机,然后乘风帆渡海,百万舟船齐头并进,那时你将如何抵御?你让魏主以万乘之君的贵重身份,来攻打这小小的城池,这叫什么谋略?攻城却不能夺取,那将是谁的耻辱?即使让你攻克了,你来守卫它,我军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西过寿阳,束接沧海,军备充足,不必再增添兵械粮草,士卒们晚上安睡,养精蓄锐,起而接战,能使鱼鳖不通,飞鸟断绝,你一支偏师驻守在淮河之北,根本就守不住,这是明显可知的。假如你不能攻占城池,我将藉魏的司法部门,去惩罚你的过错。如果你攻城不能很快地攻下,使兵锋受挫,被杀的人很多,或者虽然攻克却不能守卫,衹是白白地驱赶士卒身填壕沟,则你这位魏朝名士,大概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这是我所不能够量度的。从前,北魏太武帝佛狸,竭尽全国之兵,去攻打十堞的小城,死亡大半,仅只身而返。智力被坚城所屈服,虽攻占却不能守卫,逭都是筹划失策所造成的。至今成为笑柄。前车之鉴不速,难道已经忘记了吗?对于我这偏将说的意见,你这位军门大概不很乐意吧。”

北魏军被徐州军挫败后,又想在邵阳洲建筑城池。崔慧景担心这是心腹大患。张欣泰说:“敌虏筑城的原因,是对外显示强大,实际上是害怕我军偷偷地行进到他们的后面去。如果以彼此都自愿罢兵去说服他们,则祸患自然消解。”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派张欣泰到北魏城下陈述了这个建议。及至北魏退兵时,而洲上还有余部上万人,他们请求运去五百匹马,借条道路回去,崔慧景想截断其归路而攻击他们。张欣泰劝阻崔慧景说:“想回去的军队不要去阻止它,古人对此都有点害怕。放置于死地的部队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战胜它也不足以显示武力的强大,万一失败则白白地丧失了前功。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于是崔慧景听任北魏军通过。当时领军萧坦之也在增援钟离,回来后便报告给明帝,说:“邵阳洲有将死的贼众万余人,崔慧景、张欣泰放跑了他们而不擒获。”因此,明帝对他们都不赏赐。

建武四年,张欣泰出任永阳太守。东昏侯永元初年,他回到京都。崔慧景圃城时,张欣泰进入城内,率领军队守备防卫。事件平定后,被拜授为辅国将军、庐陵王安束司马。义兵兴起时,朝廷以张欣泰为持节、督雍粱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雍州刺史,辅国将军照旧。当时东昏侯昏乱,人人心裹都想伺机起事。张欣泰与弟弟、前始安内史张欣时密谋,结交太子右率胡松、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合将军鸿选、含德主帅苟励、直后刘灵运等十多人,一齐聚会。

东昏侯派中书舍人冯元嗣监督部队援救郢州,茹法珍、梅虫儿及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多人都到中兴堂相送。张欣泰等派人身藏刀剑,在座位上斩杀冯元嗣,他的头颅掉落在水果盘中,又砍破了杨明泰的腹部,梅虫儿被刺伤好几处,手指都断落了。李居士翻墙而出,得以逃脱,茹法珍也逃回到宫中。王灵秀仍然到石头城去迎接建安王萧宾夤,率领着几百文武官员,一路鸣锣开道,到达杜姥宅。张欣泰刚听到事变已经发动,急忙骑马奔进宫中,希望茹法珍等人还在宫外,台城之内各项事务的处置,必定会委派他来办理,裹应外合,便能行废立大事。不一会儿,茹法珍回宫来了,命令众人关紧宫门,都拿好兵器,但不给张欣泰分配士卒。鸿选在殿内也不敢行动。城外的人群不久便散去。遇了几天,真相败露.诏命收捕张欣泰、胡松等人,都被诛杀。

张欣泰年轻时曾有人给他相面,说他的地位可达到三公,但祇能活三十岁。后来他被屋上掉下的瓦砸伤额头,又问看相人,看相人说:“再也达不到公卿之位了,不过年寿有所增加,但还可以做藩镇的首领。”死时三十六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