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一(8/10)

禁,不久被杀。

崔觉亡命作了道士,最后被捕伏法。他临刑前给妹妹的信中说:“舍弃客舍,回归家中,我以为是极大的快乐,何况还能够追随先君去游历太空呢!古人有力能扛起周鼎,但却无立锥之地以处身的叹息;由此而言,死又有什么值得哀伤的呢!我平生夙愿,士大夫们都已知道。既然不能够依附他人以成名,怎能扬名于后世?心中向往的古人留芳于竹帛的美事,现在全都消亡了。”崔慧景的妻子女儿也懂得一些佛理。

崔觅的弟弟崔堡,任垃室内史,到处躲避流窜,才得幸免。和帝萧实融在江睦即位,以崔僵为宁朔将军。史兴元年,他到公重盟上书说:

我想,算得上是太祖、高宗的孝子忠臣,东昏侯的乱臣贼子的人,恐怕祇有江夏王萧实玄和陛下,先父与镇军蔻颖胄。我听说尧、垒的心中,常以天下安危为忧虑,而不以天子的地位为快乐。舜是孑然一身独自躬耕田野的人,尚且能够如此;何况陛下还有祖宗家国厚重基业的切身利益呢?江夏玉既然施行义举于前,陛下其后又照着这样走下去,虽然成败的结果不同,但所采取的方法是一样的。

陛下初登至尊高位,与天命相符合。天下人有小如草芥的委屈,尚希望陛下为之伸张;有微如丝发的冤枉,犹期盼陛下审理它。何况先帝贵子,陛下尊兄,他所走的道路,不就是陛下所经历的吗?像这样大的冤屈还不去体恤,那其余的还有什么希望?陛下的仁德可以和天地相媲美,爱护抚育万物众生,即使是昆虫草木,如果有不能按其自然形态生长的,您见了也觉得悲伤。何况对于出白天性的兄弟友爱的深情,怎会不怀恋?并不是不怀恋,而是由于事态被分离了。这实在是因为陛下左右群臣不明事实真象,不了解详细情况所造成的。希望陛下能兼听并观,去询问平民百姓。如果群臣中有人认为我的意见不对,不可施行,乞望能让我与他当廷辩论这个问题。则天意民意的不满便会止息,四海的怀疑也会消释。假若不这样做的话,那衹有侥幸希望小民们没有识见.假使百姓们都十分清楚地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会相聚而从陛下这裹逃亡,以此来表示对江夏王冤情的责问,朝廷将如何回答他们?陛下若能开天听,颁发悲悯的韶书,使束牟、朱虚、东褒、仪父的高节重新充实光大,那么荷戟的战士,哪个会不拼死效力?我这愚蠢的意见,万一能够符合陛下之意,便乞请将奏章留于宫禁之中。书奏上而消息全无,不见答覆。

崔偃又上奏和帝说:

最近我冒昧地陈述了江夏王的冤情,后接到诏书,对他已有所封赠,这是我狂妄粗率所造成的罪过。但臣下我之所以再度询问的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切合实际的答覆,虽罪该万死,我也没有什么话说。但我心中深感遗憾的,并非胆敢以父子骨肉之间的亲情,去侥幸地让陛下的法律受到枉屈,伤害了极公止的道义。而是确实不懂得圣朝之所以这样做的含意何在。如果因为狂暴的君主即使狂暴,他也是天子;江夏王虽然贤德,也不过是人臣;先父事奉人臣而背叛人君,所以认为不可以颁发韶书为之申雪,从道理上讲似乎是这样。但我不明白陛下也是不是人臣?而镇军将军也是事奉人臣去背叛人君,现在严整而强劲的军队,正在向朝廷进发,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我之所以不死,苟且偷生,没有别的原因,衹是在等待着皇朝国运的重新开通。以便申诉冤魂的枉屈之情。今皇运已经亨通安泰,而那些竭尽忠心为社稷而死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贼子,我这辈子何必要生在陛下之世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