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8/10)

下有贤德之人隐居。青云润泽具遮蔽太阳,位于西北方,是推举贤良之人的像徵。云气又乱又密,将有大风来临,看它来的方向而躲避它。云非常光泽而且厚密,大暴雨会突然来临。四始这一天,有黑色云气如同兵阵,厚大而且密重,肯定雨水多。气像是雾又不是雾,衣冠不会被浸湿,一旦出现那个城邑就会迅速发生战事,黑色有的惊变,三天之内下雨就各自散开了。有云出现似蛟龙一般,所出现的地方将军失魂落魄。有云出现像鹄尾来荫蔽国土,三是之内必定灭亡。出现赤黄色的云堵塞四方,整日整夜照临大地,预示大臣纵横恣虐。云像气一样,暗昧而且浑浊,贤人离去,小人在位。

凡是白虹,是各种灾祸的由来,众民祸乱的根基。雾,是众邪之气,是阴气来冒犯阳气。

凡是白虹雾,预示着奸臣图谋君主,擅夺权位树立己威。白昼有雾夜晚明亮,臣下的心志会得以伸展。

凡夜间有雾而白虹出现的,君主有忧难。长虹头尾至地,是死人流血的徵象。

凡是雾气没有顺应车时,相互违逆交错,有微风小雨,是阴阳二气相乱之象。连续好几天不散去,昼夜昏暗,是天下将要分离的徵象。

凡是天地四方昏暗朦朦像是下尖土一样,达十天五天以上,或者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雨水并不沾衣而有尖土,名叫霾。所以说,天地有阴霾,君臣相乖逆。

凡是海旁蜃气呈现楼台的形状,广野之气呈现宫阙状,北夷之气有如牛羊群畜穹庐之状,南夷之气类似舟船幡旗之状。从华山以南,气色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呈正赤色;恒山之北,气呈青色;勃、碣、海、岱之间,气都是黑色;江淮之间,气都是白色;东海之气像是圆形的竹笠;附于汉水,黄河,其气如张开的布匹;长江、汉水之气劲如户杼,济水之气如黑犭屯,渭水之气如白狼的尾巴,淮南之气如白羊,少室之气如白兔而青尾,恒山之气如黑牛而青尾。东夷之气如树,西夷之气如室屋,南夷之气如城门之台,有的类似舟船。

阵云像是直立的干部墙垣。杼轴云类似轴,椭圆形,两头尖。杓云如绳,在前面横亘全天,它的一半也有半天宽;这时由于它的屈虹像缺损的旗子的缘故。钩云像钩子般弯曲。这些云出现的时候,要用五色一起占卜。而云色亮泽,椭圆或密集在一起,它一出现就能耸动人心,则必有战争兴起,全门于所对应之地。云气像三匹帛布,前面宽广,后面尖锐,是大部队行动的云象。

韩地之云像布,赵地之云像牛,楚地之云像日,宋地之云像车,鲁地之云像马,卫地之云像狗,周地之云像车轮,秦地之云像行人,魏地之云像鼠,郑地之云像绛色之衣,越地之云像是龙,蜀地之云像是囷仓。

车驾的云气忽高忽低,往往聚在一起。骑队之气低而广。士卒之气专搏扭曲。前低后高的云气飞行疾速。前面方而高、后面锐而低的云气倒退着飞行。那些平直的云气行速舒缓,前高而后低的云气,不会停留而向后后退返。校骑之气,呈正苍黑色,长数百丈。游兵之气好像彗星扫过,一说长数百丈,没有根基。喜气上呈黄色,下呈赤色,怒气上下全呈赤色,忧气上下全呈黑色。土功之气呈黄白色。象徵徒众之气是白色的。

凡是占候云气之法,气开始出现时,像是云而不是云,像是雾而不是雾,仿佛像是能看见。开始出现时阴森森,在桑榆树间二千里。敌军在东方,日出之时进行占候;在南方,太阳中之时进行占候;在西方,日落之时进行占候;在北方,夜半之时进行占候。军上之气,高者胜低者,厚者胜薄者,实者胜虚者,长者胜短者,亮泽者胜枯涸者。云气出现以知大,占卜其内有大风雨,长久阴天,则构不成灾。

◎晋书史传事验翻译

○天变

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天空大裂。案刘向说:“天裂是阳气不足,地动是阴气有余。”这时人主昏庸不明,后妃专权。

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断裂为二,有像雷一样的声音响三次。这时群道亏损而臣下僣越专权的徵象。这时,长沙王随奉君主出生阻击成都和河间两位谋反之王,后来,成都、河间、东海等王又接连专权擅命,正是天变的应验。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已卯之夜,天空从中裂开,宽三四丈,发出如雷的声响,野鸡都鸣叫起来。这以后哀帝病重,海西失德,皇太后临朝听政,太宗总理万机,桓温专权,威震内外,阴气强盛,阳气衰微。

元帝太兴二年八月戊戌,东南天空发出鸣声,其声像风水相激。京房氏《易妖占》上说:“天上发出声响,人主定有忧患。”三年十月壬辰,天上又出现鸣声,到甲午日停止。这以后王敦攻入石头,王师大败。元帝屈辱地受制于强悍之臣,不久就去世了,深辱大耻未得雪洗。

安帝隆安五年闰月癸丑,东南天空了出声音。六年九月戊子,东南天空又有声鸣。这以后桓玄篡位,安帝流亡在外,没有比这更大的忧难了。每当鸣声发生在东南方时,一般预示着长江之外中兴,天随之而发出鸣声。

义熙元年八月,天鸣声,在东南方,京房氏《易传》说:“万民劳累,妖兴天鸣。”这时安帝虽然反归帝位,但年年有兵革战乱,百姓庶众万分劳累。

○日蚀

魏文帝黄初二年六月戊辰这天是月末,有日食发生。办事人员奏请免太尉,皇帝下诏书说:“灾异兴起,是用来谴责居于元首之位的人,而把过失归罪于畏助之臣下,难道符合禹、汤归罪于己的道理吗?还是令百官各自谨慎地恪其职守吧。以后再发生天地之凶兆,不要再弹劾三公。”三年正月丙寅是日初一,有日食。十一月月末庚申,又有日食。五年十一月月末戊申,发生日食。明帝太和初年,太史令许芝上奏说,大概会有日食,应和太尉一起在灵台祝福。明帝说“人君执政有不德之外,则上天会用灾难来让他惊醒,以此来谴责警告他,让他自我修养。所以日月有薄食现象发生,说明治国之道有不得当之处。我即位以来,既不能光大显明先帝的圣德,旅行教化又不符合皇神之帝,所以上天用这些来感悟我。我应该整敕政行、自修其身,用此来上报于神明。上天对于人,就像是父对于子,没有父亲想要责求他的孩子,却可以用奉献丰盛肴馔来求得恕免的。现在民间想让上公和太史令一起云行禳除之祭,于道义上没有听说过。各位公卿士大夫,一定要各自勤勉地修敕自己的职守。凡是有可以补正我所未及的意见,都要封奏给我。”太和五年十一月戊戌日是月末,发生日食。六年正月戊辰日初一,发生了日食。见于吴历。

青龙元年闰月庚寅日初一,发生日食。

少帝正始元年七月戊申是日初一,发生日食。三年四月戊戌日初一,发生日食。四年五月丁丑日初一,发生日食。五年四月丙辰日初一,发生日食。六年四月壬子日初一,发生日食。十月戊申日初一,又发生日食。八年二月庚午日初一,发生日食。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转改法度。恰逢有日食这一变异,少帝向群臣问得失。蒋济上疏说:“从前大舜佐治国,禁戒结党营私之事。周公辅政,警惕那些朋党之人。齐侯问询灾难之事,晏子回答说要广布恩惠;鲁君咨询变异之情,臧孙回答说要缓解堵塞引发变异的源头。顺应天意,这都有助于人事。”将济的比喻非常深切,但君臣毫不醒悟,最终至于败亡。九年正月乙未日初一,发生日食。

嘉平元年二月二月已示日初一,发生日食。

高贵乡公甘露四年七月戊子日初一,发生日食。五年正月乙酉日初一,发生日食。京房易占卜说:“乙酉发生日食,预示君弱臣强。司马领兵征战,反征征伐了自己的君王。”五月,就发生了成济变乱。

元帝景元二年五月丁未日初一,发生日食。三年十一月已亥日初一,发生日食。

武帝泰始二年七月丙午月末,发生日食。十月丙午日初一,发生日食。七年十月丁丑日初一,发生日食。八年十月辛未日初一,发生日食。九年四月戊辰日初一,发生日食。又,七月丁酉日初一,发生日食。十年正月乙未,三月癸亥,都发生了日食。

咸宁元年七月甲申月末,发生日食。三年正月丙子日初一,发生日食。四年正月庚午日初一,发生日食。

太康四年三月辛丑日初一,发生日食。七年正月甲寅日初一,发生日食。八年正月戊申日初一,发生日食。九年正月壬申日初一,六月庚子日初一,都发生日食。永熙元年四月庚申,武帝去世。

惠帝元庚九年十一月甲子日日初一,发生日食。十二月,废除皇太子为庶人,不久又杀死了他。

永康元年正月已卯,四月辛卯日初一,都有发生日食。

永宁元年闰月丙戌日日初一,发生日食。

光熙元年正月戊子日日初一,七月乙酉日日初一,都发生日食。十一月,惠帝崩。十二月壬午日初一,又发生日食。

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戊申日初一,发生日食。二年正月丙子日初一,发生日食。六年二月壬子日初一,发生日食。

愍帝建兴四年六月丁巳日初一,十二月甲申日初一,都发生日食。五年五月丙子,十一月丙子,都发生日食。当时愍帝正在平阳受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