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昼玉塱之晒
敦煌郡设置。统管十二县,六千三百户。
昌蒲 敦煌 龙勒 阳关 效谷 广至 宜禾 宜安 深泉 伊吾 新乡 乾齐
西海郡原属张掖,汉献帝兴平二年,武威太守张雅请求建置。统管一县,二千五百户。
居延泽在其东南,是《尚书》中所称的流沙。
元康五年,惠帝分出敦煌郡的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出酒泉必沙头县,和另立的会稽、新乡,共八个县立为晋昌郡。永宁年间,张轨任凉州刺史,镇守武威,上表请求把秦、雍流徙迁移的百姓集中到姑臧西北,设武兴郡,统管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又在西平界内设詈晋兴郡,统管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当时中原沦陷,元帝迁到江束,张轨便控制占据了河西一带,称用晋的历法,造就是前凉。到张窟时,分划出金城郡的令居、枝阳二县,与新设的永登县三县合立为广武郡。张茂划分武兴、金城、西平、安故为定州。张骏划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共十一郡为凉州,以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成、汉中为河州,以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张骏暂为凉州都督,代领三州。张祚又改敦煌郡为商州。永兴年间,设置还阳县为守牧区,张玄靓改为祁连郡。张天锡又另置临松郡。天锡投降苻氏,其地相继被吕光占据。吕光定都姑臧后,因为郭摩有谶言,故改旦拴为束张掖郡。到了旦隆投降型璺,其地一分为三。武压王为酉速,在敦煌建国。秃发乌孤为宜速,在銮翅建国。沮渠蒙逊为塑塞,在邀建国。三方分别占据河西五郡。
秦州。案《禹贡》中记载本为壅业的地域,墓时最早划分胧山以西置室,刺史兼任护羌校尉,中间曾有一段时期暂时废止这一建置。到泰面五年,又以壅业胧西五郡和痉业的金球、凿蛆的堕垩共七郡合起来置塞业,镇所在冀墟。主尘三年,取消台业,并入壅业。七年,又置台塑,镇所在上垫。统管六郡,二十四县,三万二千一百户。
陇西郡台设置。统管四县,三千户。
襄武 首阳乌鼠山在其东。临洮 狄道
南安郡选设置。统管三县,四千三百户。
獂道 新兴 中陶
天水郡选亘喳设置,孝明帝改为汉阳,晋重新为天水郡。统管六县,八千五百户。
上邽 冀台丛原州府所在地。始昌 新阳新汉显亲县。成纪
略阳郡本名为广魏,泰始年间改换名称。统管四县,九千三百二十户。
临渭 平襄 略阳 清水
武都郡漠设置。统管五县,三千户。
下辩 河池 沮 武都 故道
阴平郡泰始年间设置。统管二县,三千户。
阴平 平武
惠帝划分出陇西的狄道、临洮、河关,加上另立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逭九县合起来设狄道郡,属于秦州。张骏将其分属凉州,又以狄道县立为武始郡。江左分割銮州的一部分归为秦州,治所在梁州,又将氐池立为北秦州。
梁州。案《禹贡》记载为华阳黑水之地,舜建置十二牧,梁州为其一。梁,说的是西方金刚之气强梁,因而称为銮。《周礼》职方氏把梁州归并入雍州。汉朝不立州名,把这些地方划为益州。到献帝初平元年,把临江县划属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璋改永宁郡为巴束郡,划分巴郡垫江建置巴西郡。刘备盘踞蜀地,又把广漠郡的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县划分出来,将葭萌改称为汉寿,又设汉德县以合并为梓潼郡;分割巴郡的宕渠、宣汉、漠昌三县建置宕渠郡,不久撤销,把这些属县共同属于巴西郡。泰始三年,分离益州,在漠中立梁州,改漠寿为晋寿,又分离广漠郡置立新都郡。梁州统管八郡,四十四县,七万六千三百户。
漠中郡秦设置。统管八县,一万五千户。
南郑 蒲池 褒中 沔阳 成固 西乡 黄金 兴道
梓潼郡蜀设置。统管八县,一万零二百户。
挂潼 涪城 武连 黄安 汉德 晋寿 剑阁 白水
广漠郡汉设置。统管三县,五千一百户。
广汉 德阳 五城
新都郡泰始二年设置。统管四县,二莴四千五百
雒 什方 绵竹 新都
涪陵郡旦固设置。统管五县,四千二百户。
汉复 涪陵 汉平 汉葭 万宁
巴郡设置。统管四县,三千三百户。
江州 垫江 临江 枳
巴西郡蜀设置。统管九县,一万二千产。
阗中 西充国 苍溪 岐惬 南充国 汉昌 宕渠 安汉 平州
巴东郡坠设置。统管三县,六千五百户。
鱼复 朐災掀
太康六年九月,撤销新都郡并入广汉郡。惠帝又分划巴西郡建置宕渠郡,统管宕渠、汉昌、宣汉三县,并且与新城、魏兴、上庸共四郡同属梁州。不久梁州郡县沦入李特统辖,永嘉年间又分属杨茂搜,流徙寄居在梁州、益州的晋人,在二州中立南北二阴平郡。到桓温平蜀之后,以巴湿流民立晋昌郡,管辖长乐、安晋、延寿、安乐、宣汉、宁都、新兴、吉阳、东关、永安十县;又设益昌、晋兴二县,属于巴西郡;在德阳界内东南部置遂宁郡;又在晋寿设剑阁县,属于凿业。后来耋亘堕分划出挂连北部立置昼登,统辖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梓潼郡所迁至梓潼,取消剑阁县;又另立南汉中郡,分出巴西、梓潼立为金山郡。到了金山郡时,又建新巴、汶阳二郡,又有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四郡,其后又设巴渠、怀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怀汉、新兴、安康等十郡。
益州。《禹贡》上载和爱建的十二牧中益业都是凿业的地域,且把凿业合到壅业,益业则又成为壅。《春秋元命包》中说:“参伐星宿流为茎业,益就是厄的意思。”这是说茎业地势险要,也是说疆域大,所以这样命名。当初台塞王打败蜀,设置蜀郡,任张若为郡守。到秦始皇建置三十六郡,蜀郡的名称没有改变。汉初有汉中、巴、蜀诸郡。高祖六年,分割蜀郡置广汉,共为四郡。武帝开辟西南夷的地域,又设犍为、烊柯、越锚、益州四郡,共为八郡,便设置益州来统管诸郡,益州大约始于此时。到后漠时,明帝为新归附的地区设永昌郡,安帝又按诸道设蜀、广汉、犍为三郡属国都尉,灵帝将汶江、蚕陵、广柔三县设为汶山郡。献帝兴平元年,刘璋划分巴郡立永宁郡。建安六年,改永宁为巴束,把巴郡称作巴西郡,又设涪陵郡。二十一年,刘备划分巴郡设固陵郡。蜀章武元年,又改称固陵为巴东郡,巴西郡为巴郡,另外划分广漠设梓潼郡,划分犍为设江阳郡,把蜀郡属国作为汉嘉郡,把犍为属国作为朱提郡。刘禅建兴二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广漠属国为阴平郡,分划建宁、永昌各一部分置云南郡,分划建宁、烊柯各一部分置兴古郡,分划广汉另设束广汉郡。魏景元年间,平定蜀国,取消束广汉郡。到晋武帝泰始二年,分划益州设置梁州,将汉中划入梁州。七年,又分划益州设置宁州。益州统管八郡,四十四县,十四万九千三百户。至多壶设置。统管六县,五万户。
蜀郡汉设置。统管五县,一万户。
武阳 南安 焚道 资中 牛鞟
犍为郡汉置。统县五,户一万。
武阳 南安 僰道 资中 牛鞞
汶山郡汉设置。统管八县,一万六千户。
汶山 升迁 都安 广阳 兴乐 平康 蚕陵 广柔
汉嘉郡蜀设置。统管四县,一万三千户。
汉嘉 徙阳 严道 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