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10/10)

演它们是否与实际时间一致;但他们却不这样做,各自根据自己的历法,推算春秋月、日和日食,这样做无异于以自己的脚印为标准,去削他人之足。

我着《历论》之后,至咸宁年问,有善于计算的奎壁、上题两人,依据我的论述制造了名为《干度历》的历法,上于朝廷。他们的历法,太阳运动用《四分历》的基本数据,仅仅增加了月亮运行的速率,用三百年修改历法的说法,用二元推算七十余年的天象,误差甚小,对天体运行的描述可以推演到遥远的年代。当时的尚书和史官用《干度历》和《泰始历》参校古今记注,发现《干度历》大大胜过《泰始历》,于是上奏它胜过官历的具体的四十五个事例。现在他们的历法都还保存着。又同时用古今十部历法推算检验《春秋》,从中可知,《三统历》最为粗疏。

《春秋》上总共记载了七百七十九个干支日,三百九十三日在《经》上,三百八十六日在<传》上。三十七次日食。三次没有日干支。

《黄帝历》推算四百六十六日和一次日食符合。

《颛项历》推算五百零九日和八次日食符合。

《夏历》推算五百三十六日和十四次日食符合。

《真夏历》推算四百六十六日和一次日食符合。

《殷历》推算五百零三日和十三次日食符合。

《周历》推算五百零六日和十三次日食符合。

《真周历》推算四百八十五日和一次日食符合。

《鲁历》推算五百二十九日和十三次日食符合。

《三统历》推算四百八十四日和一次日食符合。

《干象历》推算四百九十五日和七次日食符合。

《泰始历》推算五百一十日和十九次日食符合。

《干度历》推算五百三十八日和十九次日食符合。

现在的《长历》推算七百四十六和三十三次日食符合。三十三不符,<经》、《传》有误;四次日食不符,其中三次无干支。

汉末,宋仲子搜集七种历法考证《春秋》,经研究,其中夏、周二历都与《艺文志》所记载的不同,所以更名为《真夏历》、《真周历》。

穆帝永和八年,著作郎琅邪人王朔之造《通历》,以甲子为上元,积九万七千年,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一千二百零五为斗分,沿用其上元作为开辟之始。

后秦姚兴时,孝武太元九年,即甲申年,天水人姜岌造《三纪甲子元历》,大略说:“研治历法的方法,先必须捆究、月的运行,然后才可以上考天时,下察地化。一旦失去了这个根本,则四时季节的安排就会杂乱无序。所以仲尼创作《春秋》,以继月,月以继时,时以继年,年以首事,明悉天时是人事的根本,所以历代帝王都很重视历法。自皇羲以来,直到汉、魏,各朝都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以求与天象相符。考察历法是粗疏还是精密,衹能用交食作为判据。然而书中所记,衹有《春秋》上载有日食,从隐公到哀公,总计二百四十二年间,人日食三十六次,考察其晦、朔,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历法。班固认为《春秋》沿用《鲁历》,《鲁历》不正,所以闰月设置不当。鲁以闰余为一的这年作为部首,考查《春秋》中设置闰月的方法,与此犑撞环。《命历序》上说:孔子为了研究《春秋》,曾专门研治殷朝的历法,使之可以传于后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春秋》月、El和交食的校正应该用《殷历》。现考查《春秋》上的交食,与《殷历》不符,用《殷历》考查《春秋》,月朔日多数与《春秋》不一样,再以之对比《经》,都多一Et,《传》则少一日。但《公羊》、《经》与《传》上朔日不一样,从道理上也说得过去,然而《经》上有日食于朔日的证据,《传》却认为失朔。服虔用太极上元注解《传》,太极上元乃是刘歆《三统历》所制造的历元,哪裹能施用于《春秋》呢?研究《春秋》而用《汉历》,从义理上来说不是差得太远了吗? 《传》中不对的地方很多,不祇是这件事而已。襄公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乙亥朔日食。《传》上说:‘日月相会在申,掌管历法官员出错,两次失闰。’考察朔Et太阳月亮的去交分,交食应该在此月,而不是两次失闰。用刘歆的历法考查《春秋》日食,衹有一次在朔,其余的多发生在月初二,因此刘歆在其历法后面附《五行传》,著述牵强附会之说:春秋时诸侯多不施行德政,所以月亮运行经常缓慢。刘歆不但不认为日食不发生在朔是历法推算的失误,反而为之作错误的辩解。日食发生在朔,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而刘歆反而据自己的历法非议实际天象,这是倚恃历法而冤屈天。杜预又认为周曲衰落,国家动荡不安,学者们没有得到当时真正施用的历法,现在传世的七种历法,都未必是各个王朝实际行用的历法。现今如果以遣七家历法考察古今交食,确信不可能得到验证,这都是由于斗分粗疏所致。《殷历》以四分之一为斗分,《三统历》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为斗分,《干象历》以五百八十九分之一百四十五为斗分,现在的《景初历》以一千八百四十三分之四百五十五为斗分,疏密不同,方法和基本数据也不一样。《殷历》斗分太大,所以不能施用于现在。《干象历》斗分太小,所以不能用于古代。《景初历》斗分虽然在二者之间,但日所在宿度仍与实际相差四度,日月亏损,都不在对应的位置,假使在东井宿食,以月验算,却在参宿六度,相差这么大,怎么可以用来考察天时人事呢?现在研治的新历,以二千四百五十一分之六百零五为斗分,日在斗宿十七度,天正之首,往上推考可以以《春秋》作为判据,往下可以看它是否舆现在的实际天象符合。用它来考察《春秋》三十六次日食,正好在朔日的有二十五次。日食二的有二次,在晦日的有二次,有误的五次,总计三十三次,其余日食经中没有标明干支,没办法用来考证其得失。圆纬上都说‘三百年修改历法,。以上述新历施用于春秋时代,日食多在朔日。从春秋到现在,共一千多年,交会弦望,衹不过三次交食算对,新历可以永远施用,哪裹需要三百年修改一次呢?”

甲子上元以来,至鲁隐公元年己未,总共八万二千七百三十六年,至晋孝武太元九年甲申,总共八万三千八百四十一年,算上。

元法,七千三百五十三。

纪法,二千四百五十一。

通数,十七万九千四十四。

日法,六千六十二。

月周,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六。

气分,万二千八百六十。

元月,九万九百四十五。

纪月,三万三百一十五。

没分,四万四千七百六十一。

没法,六百四十三。

斗分,六百五。

周天,八十九万五千二百二十。一名纪日。

章月,二百三十五。

章岁,十九。

章闰,七。

岁中,十二。

会数,四十七。日月八百九十三岁,凡四十七会,分尽。

气中,十二。

甲子纪 交差,九千一百五十七。

甲申纪 交差,六千三百三十七。

甲辰纪 交差,三千五百一十七。

周半,一百二十七。

朔望合数,九百四十一。

会岁,八百九十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