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武帝、惠帝为太子加冠,太子都去宗庙参拜祖先,这也是仿照在宗庙的仪式。穆帝、孝武帝将行冠礼,都先以缯帛祭告宗庙,冠礼之后再次拜谒祖庙。
惠帝做太子时,将行冠礼,武帝亲临殿前,派兼司徒高阳王司马珪为太子加冠,兼光禄大夫屯骑校尉华虞为加冠礼赞唱司仪。
江束几位皇帝将行冠礼,预先设置乐器,百官陪席。又事先在殿上铺设大床,御府令手捧冕、头巾、簪导、衮服交给侍中常侍,太尉负责系头巾,太保加冕。将要加冕时,太尉跪着读祝辞说:“吉月吉曰,开始加冕。皇帝敬穆,思考弘大帝王事业。敬仰吴天,效法天地四方。一切遵从祖先,永远没有终点。长寿吉祥,佐助大福。”加冕完毕,侍中系黑色帽带,侍中脱去皇帝的绛纱服,穿戴衮服冕冠。事情结束,太保带领群臣举杯祝寿,王公以下的人高呼三遍万岁然后退下。根据《仪注》,祇是加一次头巾冠冕而已。
泰始十年,南宫王司马承十五岁,依照旧礼应当加冠。官吏议论上奏说:“礼,十五岁进入青年,国君十五岁而生儿子,以此说明了加冠的适合时间。此外汉、魏派遣使者为诸王加冠,不是古代制度。”于是制定诸王十五岁加冠,不再派使者。
王彪之说,《礼》、《传》记载加冠礼都在宗庙。案成帝加冠以后,乘车出去到太庙行礼,报告成功。这大概也是模仿在宗庙的仪式。
魏齐王正始四年,立皇后甄氏,那次的仪式没有留存。
武帝咸宁二年,皇帝亲临殿前,派太尉买充策立皇后杨氏,娶进悼后。为此大赦,对王公以下有不同赏赐,百官送礼。
太康八年,官吏上奏:“婚礼中的纳征礼,天子婚礼用黑色币帛,加珪,马八匹。王侯用黑色币帛,加璧,马四匹。大夫用黑色币帛,加羊。占代把皮毛马匹作为陈列于中庭的礼品,天子加上谷珪,诸侯加上大璋,可以按照周代礼仪把用璧改为用璋,其他如羊雁酒米丝帛依旧。诸侯婚礼,加上纳彩礼、告期礼、亲迎礼各币帛五匹,到纳征礼时所用四匹马,都让夫家自备。衹有璋,官府为他准备送去。”尚书朱整议论说:“根据魏朝旧例,王娶妃、公主出嫁的礼仪,天子诸侯用皮毛马匹作为陈列中庭的礼物,天子加上谷珪,诸侯加上大璋。漠代高后制定聘礼,皇后黄金二百斤,马十二匹。夫人黄金五十斤,马四匹。魏朝王娶妃、公主出嫁的礼物,用一百九十匹绢。晋朝兴起,先例用三百匹绢。”韶书说:“公主出嫁到夫家,不宜都为她准备好物品,给她足够用的钱就行了。衹给璋,其他依照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