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刚刚出发牙旗旗杆就折断,不久后战败,陆机被杀,司马颖溃散逃跑,最终被赐死。这是对邪恶谋划的惩罚,木不曲直。
元帝太兴四年,王敦在武昌,铃下仪仗生出像莲花一样的花,五六日后才枯萎败落。遣是木失去本性。干宝认为乱花生在枯木,又在铃合间,是说威仪的富丽,荣华极多,都像乱花的生发,不能够长久。此后王敦终因叛逆遭到诛杀。一说也是花孽,在《周易》中是“枯杨生花”
桓玄篡位,龙旗旗杆就折断。当时担室田猎无度,饮食奢侈,大兴土木妨碍农时,又多有邪恶的图谋,所以木失去本性。天戒这样说,旌旗是用来悬挂日月星三辰,显扬光明的,旗竿折断,高处的光明离去了。担玄终于败亡。
《传》说:“背弃法律,驱逐功臣,杀死太子,以妾作妻,火就不炎上。”
解说:火,南方,是扬光辉为光明之物。它对于君王来说,是面向南方光明而统治。《书》中说:“知人就是贤明,能任官。”所以尧、舜提拔众贤才任用他们在朝为官,远离四个奸邪之人将他们流放到野外。孔子说:“逐渐加深的谗言,不实之辞的诽谤,都不起作用,可以称之为明。”贤明之人和好邪之人分开,任命官员有法,统帅遵循旧法,敬爱重用有功之人,区分嫡出和庶出的子孙,这样做火就会得其本性。如果信奉道而不诚,或虚妄奸诈盛行,谗佞之人得势,邪恶胜过正直,火就失去其本性。从上而降,及至肆虐的烈火乱起,焚烧宗庙,烧毁宫馆,虽然兴师动众,也不能救,造就是火不炎上。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遭火灾。当初,魏明帝为平原王,纳河南虞氏为妃。等到即皇帝位,却不将她立为皇后,另外立典虞车工卒垩台的女儿为皇后。皇后本来地位低微,不应当升为皇后,这是以妾为妻的惩罚。
青龙元年六月,洛阳宫鞠室火灾。二年四月,崇华殿火灾,蔓延到南合,修缮复原。到三年七月,此殿又失火。魏明帝问高堂隆:“遣是什么遇错?礼仪上有祈福禳灾的说法吗?”回答说:“灾变的发生,都是来显示教诲惩戒的。衹有遵循礼法修明德行才可以克服。《易传》说:‘上不勤俭,下不节约,罪火就会烧其室。,又说:‘君王高筑其台,天火就会成灾。,这是君主一味修饰宫室,不知道百姓财空力竭,所以上天以干旱应验,火从高殿烧起。依《旧占》说:‘火灾的发生,都是以台榭宫室作为惩诚。’现在应当停止劳役,励行节约,清扫受灾的地方,不敢在逭裹再进行营建,象征吉瑞的草和禾稻一定会在这裹长出,回报陛下虔诚恭敬的德行。”明帝不听。于是修复崇华殿,改名九龙。因各郡国先后九次称有龙出现,所以以此为名。这是背弃法度,使民众疲惫满足自己私欲,以妾作为妻的应兆。
吴孙亮建兴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门失火,改建,端门又失火。内殿门,是号令所出之处;殿,是听政之地。逭时诸葛恪执政,‘傲慢放肆,逊些总管禁卫军,而凶险危害终于显现。亘媪,是珏压建国称帝的地方。夭戒这样说,应除去达官贵人的首领,诸葛恪果然失去部众残害人民,茎堕将政权交给逊进,逐餸废黜彊台。另有一说,孙权放弃武昌来增建太初宫,诸葛恪有迁都的想法,另建门殿,事情不合时宜,所以出现火灾。塞廛《易传》说:“君王不思道义,妖火就烧宫殿。”
太平元年二月初一,建邺起火,是人为的火灾。遣年秋天,孙琳开始执政,假托孙亮的诏书杀死旦墟、坠凰。第二年,又擅杀塞墨。这是对违背法律驱逐功臣的惩罚。
孙休永安五年二月,城西门北楼遭火灾。六年十月,石头小城着火,烧西南一百八十丈。逭时受宠爱的张布专断国政,多做无礼之事,而童堕、盛迹终被贬斥不用,又派遣塞盐等作内史,骚扰各州郡,造成交耻叛乱,这是其灾祸。
孙皓建衡二年三月,大火,烧一万多人家,死七百人。《春秋》说齐大火灾,刘向认为是桓公喜爱内室,听从女人的话,妻妾多次更换的惩罚。当时忧壁法令阴险残暴,完全背弃了法度,有功大臣和贤名人士,遭诛杀贬斥的很多,后宫有万余人,听命的女官有很多队列,其中特别宠爱佩带皇后玺印绶带的又很多,所以有大火。
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地震失火烧西合楚王居留的坊和临商观窗。十年四月癸丑,崇贤殿火灾。十一月庚辰,含章鞠室、脩成堂前廉、景坊东屋、晖章殿南合失火。当时有上奏说:“汉王氏五侯,兄弟相继任职,现在杨氏三公,同在高位,所以上天多次出现灾变,私下裹为陛下担忧此事。”因此杨珧请求退职。逭时武帝听从了冯鱿的挑拨离间,废除张华的功勋,听信了杨骏的谗言,不再宠爱卫璀,这是对贬斥功臣的惩罚。第二年,皇帝死去。此后楚王禀承暗中传达的旨意,杀害二公,他自己也没有幸免。地震毁坏他的坊,也是天意吧。
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军需仓库失火。张华疑心有变乱,先命令固守。然后救火。因此历代的珍奇宝物,王莽头、孔子屐、漠高祖斩白蛇剑及二百万人的器械,一时荡然无存。这是后来愍怀太子被杀的惩罚。天戒这样说,设险要之地的守卫警备,是为了保卫国家,储备积存兵器,是为了防备意想不到的情况。现在国家将要倾覆,社稷将要灭亡,禁卫部队无处可用,皇室军队又将保卫谁。帝后没有醒悟,终于失去天下,这是其应兆。张华、间纂都说“军需仓库失火而氐羌叛乱,太子被废黜,那么天下形势可以料知了。”
八年十一月,高原陵失火。遣时买后凶恶恣意,贾谧专断朝政,罪恶深重,应当被诛灭。天戒这样说,臣妾中的不良者,即使无比亲密尊贵,仍应抑制感情而诛减他们,就像天焚烧高原陵一样。惠帝昏聩懦弱,张华又不采纳裴颢、刘卞的计谋,所以贾后就同贾谧杀死了太子。干宝认为“高原陵着火,是太子废黜的应兆。漠武帝时代,高园的便殿失火,董仲舒的应对和此占相同”
永康元年,惠帝娶皇后羊氏,皇后将要入宫,衣中忽然有火,众人都奇怪此事。永兴元年,成都王废黜王后,让她住到金墉城。此后复立,立后又废黜,共反复了四次。又下韶赐她死,荀藩上奏表保全了她。虽然回来恢复皇后位,但是这样逼迫羞辱,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这是孽火的应兆。
永兴二年七月甲午,尚书省各处起火,蔓延到崇礼闺和阁道。百官是教化的根本,是君王背弃法律的应兆。后来清河王司马覃入宫继位,没有在位上善终,也是杀死太子的惩罚。
孝怀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盐火灾,烧死三千多人。逭时王垫自称大将军、司雍二州牧,部众四五万人,攻占郡县。这是下凌上,阳气失去节制的应兆。
元帝太兴年间,王敦镇守武昌,武昌遭火灾,火起,叫民众救火,救了此处别处又起,东西南北数十处都相应起火,数日不停。旧说所称“肆虐之火妄起,即使兴师动众也不能救灭”就是指此。王宣认为“这是臣子有君王的行为,阳气失去节制,是因为王敦欺上,有漠视君王的心,所以有火灾”
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都出现大火灾。三月,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灾,烧七千余家,死者一万五千人。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起火。这时王敦侵侮朝廷,行为大多很无礼,朝廷内外臣下都心怀怨恨愤怒,是极阴生阳。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京师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