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专门祈祷消除变异的人认为,雨下久了就成涝灾,天晴久了就成旱灾。
旱灾是上天对君主骄横的谴告,涝灾是上天对君主迷恋酒的谴告。有人诘难说:“一年之中,或十天下一次雨,或五天刮一次风。雨稍微下久一
,就是涝灾的预兆;天晴久一
,就是旱灾的苗
。发生涝灾的时候,君主未必就迷恋于酒
;发生旱灾的时候君主未必就骄横。君主施政,前后一致,然而无论涝灾旱灾,都是因为碰上了当时的灾害之气。”《范蠡-计然》上说:“太岁运行到北方,庄稼被毁坏;运行到西方,五谷丰登;运行到东方,发生饥荒;运行到南方,发生旱灾。”这样说来,
旱灾害饥荒丰收是和太岁运转相关联的。太岁恰好运行到某一方位,灾害之气正好在世上
现,变复之家就针对这
情况编造
一
说法。君主采用他们的说法,找
自己的过错加以改正。晴久了自然会下雨,雨下久了自然会天晴,变复之家
问:“政治之灾,无妄之变,何以别之?”曰:德酆政得,灾犹至者,无妄也;德衰政失,变应来者,政治也。夫政治则外雩而内改,以复其亏;无妄则内守旧政,外修雩礼,以民心。故夫无妄之气,厉世时至,当固自一,不宜改政。何以验之?周公为成王陈《立政》之言曰:“时则
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维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周公立政,可谓得矣。知非常之
,不赈不至,故敕成王自一话一言,政事无非,毋敢变易。然则非常之变,无妄之气间而至也。
气间尧,旱气间汤。周宣以贤,遭遇久旱。建初孟〔年〕,北州连旱,
死民乏,放
就贱。圣主宽明于上,百官共职于下,太平之明时也。政无细非,旱犹有,气间之也。圣主知之,不改政行,转谷赈赡,损酆济耗。斯见之审明,所以救赴之者得宜也。鲁文公间岁大旱,臧文仲曰:“修城郭,贬
省用,务啬劝分。 ”文仲知非政,故徒修备,不改政治。变复之家,见变辄归于政,不揆政之无非,见异惧惑,变易
行,以不宜改而变,只取灾焉!
夫雩,古而有之。故《礼》曰:“雩祭,祭旱也。”故有雩礼,故孔
不讥,而仲舒申之。夫如是,雩祭,祀礼也。雩祭得礼,则大
鼓用牲于社,亦古礼也。得礼无非,当雩一也。礼祭〔地〕社,报生万
之功。土地广远,难得辨祭,故立社为位,主心事之。为
旱者,
之气也,满六合难得尽祀,故修坛设位,敬恭祈求,效事社之义,复灾变之
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
气,傥如生人能饮
乎?故共馨香,奉
旨嘉,区区惓惓,冀见答享。推祭社言之,当雩二也。岁气调和,灾害不生,尚犹而雩。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况岁气有变,
旱不时,人君之惧,必痛甚矣。虽有灵星之祀,犹复雩,恐前不备,肜绎之义也。冀复灾变之亏,获酆穰之报,三也。礼之心悃,乐之意
忻。悃愊以玉帛效心,
忻以钟鼓验意。雩祭请祈,人君
诚也。
诚在内,无以效外。故雩祀尽己惶惧,关纳
心于雩祀之前,玉帛钟鼓之义,四也。臣得罪于君,
获过于父,比自改更,且当谢罪。惶惧于旱,如政治所致,臣
得罪获过之类也。默改政治,潜易
行,不彰于外,天怒不释。故必雩祭,惶惧之义,五也。汉立博士之官,师弟
相呵难,
极
之
,形是非之理也。不
横难,不得从说;不发苦诘,不闻甘对。导才低仰,
求裨也;砥石劘厉,
求銛也。推《
秋》之义,求雩祭之说,实孔
之心,考仲舒之意,孔
既殁,仲舒已死,世之论者,孰当复问?唯若孔
之徒,仲舒之党,为能说之。
勤,冀有验也。既死气绝,不可如何,升屋之危,以衣招复,悲恨思慕,冀其悟也。雩祭者之用心,慈父孝之用意也。无妄之灾,百民不知,必归于主。为政治者
民之望,故亦必雩。
《秋》《左氏传》曰:“启蛰而雩。”又曰:“龙见而雩。启蛰、龙见。” 皆二月也。
二月雩,秋八月亦雩。
祈谷雨,秋祈谷实。当今灵星,秋之雩也。
雩废,秋雩在。故灵星之祀,岁雩祭也。孔
曰:“吾与
也!”善
之言,
以雩祭调和
,故与之也。使雩失正,
为之,孔
宜非,不当与也。樊迟从游,
雩而问,刺鲁不能崇德而徒雩也。
何以言必当雩也?曰:《秋》大雩,传家〔左丘明〕、公羊、谷梁无讥之文,当雩明矣。曾晰对孔
言其志曰:“暮
者,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
曰:“吾与
也!”鲁设雩祭于沂
之上。暮者,晚也;
谓四月也。
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
,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
也,象龙之从
中
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
中也,风
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
?由此言之,涉
不浴,雩祭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