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丰屋知名家,睹乔木知旧都。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孟相人以眸
焉,心清则眸
了,了者,目文了也。夫候国占人,同一实也。国君圣而文人聚,人心惠而目多采。蹂蹈文锦于泥涂之中,闻见之者,莫不痛心。知文锦之可惜,不知文人之当尊,不通类也。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
笔,为
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谥法所以章善,即以著恶也。加一字之谥,人犹劝惩,闻知之者,莫不自勉。况极笔墨之力,定善恶之实,言行毕载,文以千数,传
于世,成为丹青,故可尊也。
主上,无益于国,无补于化。造论之人,颂上恢国,国业传在千载,主德参贰日月,非适诸书传所能并也。上书陈便宜,奏记荐吏士,一则为
,二则为人。繁文丽辞,无上书文德之
。治
完行,徇利为私,无为主者。夫如是,五文之中,论者之文多矣。则可尊明矣。
扬云作《法言》,蜀富人赍钱千万,愿载于书。
云不听“夫富无仁义之行,〔犹〕圈中之鹿,栏中之
也,安得妄载?班叔
续《太史公书》,载乡里人以为恶戒。邪人枉
,绳墨所弹,安得避讳?是故
云不为财劝,叔
不为恩挠。文人之笔,独已公矣!贤圣定意于笔,笔集成文,文
情显,后人观之,以〔见〕正邪,安宜妄记?足蹈于地,迹有好丑;文集于礼,志有善恶。故夫占迹以睹足,观文以知情。《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杨山任郡的上计吏,看到三府编写《哀牢传》不能成功。回到郡中写成后上报朝廷,汉明帝认为他是奇才,征召他在兰台为官。凭三府中的属
孔说:“人才难得啊。”张霸能够推究
的思想,编写经书百篇,才
卓越,是世上稀有的人
。汉成帝赦免他,是欣赏他的文才。他的经文虽然是伪造的不真实的,但在编排篇章句
,组织材料安排内容上,就像真的经书一样,所以汉成帝不烧毁他的经书。整治一只书匣,把自己的作品赠送别人,写
十几
木简的公文呈报长官,文章写成后受看,阅读它令人满意,这样的人一百个当中难挑
一个来。张霸推究
的思想写
百篇文章,在汉代很少有这类人才,汉成帝赦免他,不也是很应该的吗?
汉武帝封弟弟为鲁恭王。鲁恭王拆毁孔旧宅修建
室,得到失传的《尚书》一百篇、《礼》三百篇、《
秋》三十篇、《论语》二十一篇,同时听到宅内有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因为惧怕,又重新把它封闭起来,用泥涂好,并将此事上奏了汉武帝。汉武帝派遣官吏去打开取
那些东西,经书和《论语》,这时都
现了。经传是无声的书却
现了令人听见弹琴唱歌之声的事情,这是古文该在汉代兴盛,经传
庆自己被发掘
来的一
吉兆。它们应当
传于汉代,所以静静地藏在墙
之中,鲁恭王发掘了它们,就
现了使圣王
动的弹琴唱歌的现象。这就说明古代文献不该被埋没,而汉朝等待它们
现作为兴盛的征兆。
汉成帝阅读百篇《尚书》,朝中博士、郎官没有谁能通晓,征求天下能究治《尚书》的人。东海郡张霸通《左氏
秋》,
据百篇《尚书》的序言,采用《左氏
秋》的文字解释,编造
一百零二篇本《尚书》,全
完成后奏报给汉成帝。汉成帝取
秘藏的《尚书》用来考订校对它,没有一个字是相合的。汉成帝就把张霸
给司法官吏去审讯治罪。司法官判张霸犯了欺君之罪。汉成帝认为张霸的才能
众,赦免了他的罪,也不毁掉他的经书,所以一百零二篇本《尚书》才
传在民间。
译文
孔称周曰:“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周之德,其可谓至德已矣!”孔
,周之文人也,设生汉世,亦称汉之至德矣。赵他王南越,倍主灭使,不从汉制,箕踞椎髻,沉溺夷俗。陆贾说以汉德,惧以帝威,心觉醒悟,蹶然起坐。世儒之愚,有赵他之惑;鸿文之人,陈陆贾之说。观见之者,将有蹶然起坐,赵他之悟。汉氏浩烂,不有殊卓之声。文人之休,国之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