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二(4/5)

水庙。西行二里,抵达米安县城南门、出城后,往西三里,到达三里桥。桥跨灵渠上,渠水到此成为滑涓细流,渠底石骨嶙峋。此时巨舟鳞次栉比,用竹箔拦水,等待水稍深一些,就撤去竹箔放船通行。住宿在隐山寺。

二十三日早晨起来天下大雨,饭后稍作休息。桥西有座金鼎山。此山是主脉,由此地臀兴安,往南转到海阳山,虽然被史禄凿山分流到漓江,但因桥下有石底、水不满一尺,终归不能损伤此山的主脊。上走一里来到山顶,山顶大处只有一丈左右,唯有南面成群的山峦和纷杂的丛林隐现在山间的雾气之中,如堆积在一起的米粒,似流动的火花,俯瞰它们的出没之处很近。下行到三里桥西,顺着灵渠向西南走去。不久灵渠渐渐转向正南,路越来越向西,路右的石山丛杂矗立。雨中回头眺望,共走了十里,已穿过金鼎山而到了杂乱堆叠的群:ilJ之中、穿过山脚,盘绕在壑谷中,曲曲折折很多,役有上下。又行三里是苏一坪,东边有岔道可到达乳洞。.我先要赶去严关,共走二里就出了隘口。东西两座石山对峙,路经过山下,好像中央辟开一道门,两旁裂开的洞穴形如玉圭,踩着山崖走入其中,裂穴不怎么宽敞,空合如同莲花的花舞。坐在洞中观看过往的旅客,纷至沓来。返回来由苏一坪向东南行一里,溯灵渠往东北上行,一条溪水从东边自乳洞流来与灵渠相夹,这是清水溪妥于是向东渡过灵渠。四里,经过大石堰。过了堪东的石桥,转入山南,有座小石山立在岔道分并的路口,山洞向南,十分深邃。子是向西随着溪流进去,二里到董田,是个大村子。山洞就在村北一里处,因天晚来不及上登,只好赶到东山进了隐山寺。出外在寺后散步,见到向南的地方有洞,洞口高悬,水从下边流出,往西与乳洞向北流的水合流,从西北方的山腰上冲破崖壁流到大岩堰。此时天色还早,急忙绑了火把从寺后进洞。攀着石崖而上,那崖石峻峭陡削,倒斜下垂,石壁下的深栩好像洲道裂缝,水势不怎么汹涌却浑浊,探了探水中昏暗之处,水中石块粗大混杂,无处可播足。出来后返回寺中,在山崖外合流之处洗脚,吃过晚餐就睡下。

二十四日早晨起床雨不停,饭后拿了几个火把,由僧人背着领路。二里路来到董田,又往北一里,到了乳岩的下洞、中洞、上洞。雨中返回寺中吃午饭。雨更大了,就住下来不再走。

二十五日天色十分晴朗,早餐后仍向东走。一里,走出山口,一座独峰突兀而立,峰上有座寺庵,深草密蔽,没有人住,不是观音岩。从庵左先沿寺庵上方的山崖往东走,山崖高耸,深草没路,静闻不能跟随,就叫他在石畔守行李。我攀着石缝钻过空处进去乍转到山崖的东面,就见两面石壁裂成门,里面剖开一线,曲折通透。其上夹谷上参九霄云天,或合或离,都不过有咫尺;下夹谷坠入九重深渊,或干或湿,全都凭临数丈深。夹谷半腰上两侧的崖璧上都有裂痕,把脚踩进去,两肩紧靠分开的崖壁,脚踏着线一样的裂痕,手攀着石孔,没有坠落下去的担忧。一直进去五六丈,夹谷转向东,从独峰的坳脊往北望去,见到观音崖在对面的山崖上,也是幽深陡峭令人喜爱。昨天来时从它前面绕着山转,可惜未能进去一次,今天不能再往北走了。下山,往东南行走在田野间,水漫出来淹没了溪岸毛三里,有条由南往北的小河,急忙脱了裤子,涉到河东岸,溯流往南走。又行二里,是秀塘,转向西南行,再次涉溪向北行,沿山麓走‘二里路,又一条山涧从北山夹谷中流出来,涉到涧南,又顺一条西来的溪流进去,这就是源于西岭的溪流了。三里,过到溪南,登上下西岭,入口处十分狭窄,可里面有平坦的田野,西边有村落。从西南上岭,又走二里便越过上西岭,岭东又见到一块平地。有几户人家在深竹丛中,在村妇家中吃了饭‘又往西南平缓地上走二里,就向东越过一个山坳,这才往东下山二里,是开洲,就是湘江的西岸了。溯湘江往南行五里,再次走入起伏的山冈间,是东刘村。又走五里是西刘村,有水流自西边的山谷中往东流入湘江。又向西南三里是土桥,又走二里是大丰桥,两处都有水流向东注入湘江,又越岭走了二里,住宿在唐汇田。东面有座大山岿然出现在东境上的,叫赤耳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