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二(3/5)

水源矣。〕越之,循水西南下三里,为江汇。于是水注而南,路转而西,遂西逾一岭,一里,登岭坳。三里,西循岭上行,忽有水自东南下捣成涧,路随之下。又一里,直坠涧底。越桥南,其水自桥下复捣峡中,路不能随。复逾岭一里,乃出山口,又西南行平畴中,二里,抵涧上。〔西有银烛山,尖削特耸,东南则石崖正扼水口也。〕乃止宿于黄姓家。

译文

二十日天大亮吃饭。溯湘江往西走,五里,向北到塔儿铺,才离开湘江沿岸,已进入桂林府境内了。有座古塔,将要全部倒塌了。有个光华馆,就是兴安县的释站旅舍了。进入兴安县境内,古松时断时续,不像全州境内那样古松一山接一山如连云天。十里,到东桥铺。五里,到小宅,再次与湘江相遇。又走五里,是瓦子铺,又是十里,到了兴安县城的五里桥。桥下的流水绕过县城北面往西流去,两岸砌着石块,河中水流平缓而且不宽,这就是灵渠了,已经是漓江,湘江与漓江的分水处还在东面三里处。过桥进入北门枷城墙是环形的,县衙门寂静得好像佛寺,卖菜卖米的,仅有万里桥边的几家店铺。在塔寺中烧火做饭。饭后,从桥北溯灵渠北岸往东走,不久稍向北渡过一条大溪,就是湘江的本流了,上游已筑起堤坝不通船。渡过江后,又在东面有条小溪,稀疏的水流好像衣带,船道顺着这条小溪走。原来是筑坝使湘江分流,既往西流注成为漓江,又在东边疏通湘江的支流以便通舟船,稍微往下又与湘江主流会合了。支流之上,有座石桥叫接龙桥,桥南的水湾处是观音阁,已离县城二里了。又向东南走五里,就见湘江自南边流来,直逼到石崖下。刀陌崖向南突兀而立,叫狮子寨,路沿狮子寨脚向东溯溪延伸,随即往东北方入山中走七里,越过羊枯岭,到达状元峰下,里面有个邓家村,居民全是邓垂相的后人。村南有处静室叫回龙庵,便寄宿在庵中。僧人的法号叫悟禅。

二十一日从庵右越过小山往南走一里,来到长冲,向东逼近状元峰的山麓。又行一里,到了一座尼姑庵,有个尼姑在庵中。她丈夫正好出外耕种,打听登山的路。这以前,路上的人都说,山上茅草阻塞,决然不能上登,唯独此处有个瞎眼和尚,反而间客人想要登大金峰还是小金峰?原来此处的山凡是特异出众的,全都用“金峰”来命名。而状元峰的左侧,有一座山峰呈片状播着,叫小金峰、比状元峰小,可峻峭陡削胜过状元峰。大体上状元峰高些而且又尖又圆,此峰薄些却怪石嶙峋,故而有大、小的称呼。二峰各有路可通,不过被草遮住了道路。我从庵后登上溪畔的土垄,一直向东而上,二里抵达状元峰、翠微峰之间,山势陡削草丛密蔽,蛇形小路隐没在深草丛中。逐渐转向东北三里,直接向上越过状元峰东北的岭坳,望见它东面大山层层叠叠,山卞溪流盘绕在幽深的山谷中,这就是麻川;它南面的层层山峦,应该是从海阳山向东延伸的山脊;它北面的大山便是里山限了;它的西边就是县城言而西南方是海阳坪,那地方的山反而低伏隐藏着。山坳北的山峰下,就是进入九龙殿的峡谷。〔地名叫峡口,又叫锦霄。〕从山坳南径直登上峰顶,此峰十分狭窄而且陡峭,总计上下起伏七次,共往南走一里就到了状元峰,便独自亭亭屹立在上了。从峰顶上西瞰湘江源头,东瞰麻川,全在脚底;往南俯视小金峰,向北俯瞰锦霄坳岭弓都是些儿孙辈。但北面九座山峰相连,而南边与小金峰还隔着两座山峰,全很陡峭好似从中断开,不能飞渡过去,所以路要另外从山麓上去。听说此山是邓垂相升天的地方。〔这个人不知是什么地方的,推想是马殷等人窃踞帝位时的辅佐官员。当地人说,他家离朝廷有数百里,夜里归家而早晨入朝,都是在这个山顶。登云山下就是他的家,至今仍全是姓邓的后人。一说有人怀疑他的神异,便遭诛杀并殃及他的妻儿。〕峰顶北面的第三座山峰,有处方形石台如像船头,飞突凌空。旧时传说有竹子从山崖顶端垂下来拂拭着,此地四旁的山警中也有这种竹子,未见有此等特别修妹而奇异的。坐在峰顶很久,拿出携带着的饭放在一个筐子上分了吃。不久听见东南方有雷声,这才下山,返回回龙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