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一(5/5)

圆地耸起,人走在其间,松荫石影,参差掩映。又往北行一里,经过石山西麓,见到两个洞并肩而列,都朝向西方。就抓着荆棘分开石崖进去,由南洞进去五六丈,转而从北洞出来。洞中弯弯转转阴森寒冷,虽然骄阳西射,但不觉得天气炎热。出洞后再往北走,仰望洞上的飞崖,片片像要起舞,我不由神魂飞动。恰好有过路的人,向他打听,认为是王知府山。山西面有林木成丛回绕在平旷的田野间,阳江在西边环绕着它,过路人说是王知府园。可是沧海桑田已经改变,山峦依旧而乡村人世已非原样,竟然不能知悉王知府是哪朝人什么名字了。我一步一转身地眺望,将要转到西北隅时,考虑此山的西南有山坳可以越过去,仍返回来向南走,从双洞的左边往东北上登。忽然间找到石瞪,共一里,穿越在山坳之间,石瞪小径断了,就向西攀着刀刃样的岩石往上爬,静闻与顾仆都不能跟随。所攀的岩石,锋利如剑锋,簇聚似林间的竹笋,岩石断开石崖阻隔,中间全是荆棘刺丛,穿荆棘则身体就像蜜蜂蝴蝶一般,沿着石崖走则身驱便与猿猴姗鼠一样。绕着岭腰往西走,终于走到如飞舞在空中的岩石之上,但被成丛的荆棘遮住了,反而不如抬头仰望那样清楚透彻。停留了很久,仍然下到东面的山坳,俯瞰山的北麓陡绝难下,便找到原来上登的石瞪,共一里,下到西麓,然后绕到山北面。又往北路过一座山峰,峰南有座支峰岩石叠垒,也像冠冕云朵一样奇异。走到它的东麓,有个洞向东,急忙鼓足勇气上登,洞中都是众神的栖身之所,形状相貌狰狞凶狠。从神像右边向内转进去,又见到一个透进光亮的洞穴,是旁洞通到南面的地方。

仍旧出洞,向东望去有一座村庄在丛林中,此时是下午,口渴得厉害,望着村庄往东赶去,共走一里,到了梁家庄。村子聚居成一团,位于南北两山的山坞间,而西面是有众神所在山洞的山成为屏障列于村后,东边是牛角洞山作为屏障立于村前,村前都积水成为水塘,有小石桥横在水塘上。求村妇给点水,得到一瓢凉水,几人同饮。随后见那些汲水的人从东边的小石崖边走来,赶过去观看,就见石崖也正当两山之中,石崖西侧积着一池泉水,从西面山崖上流出来,大概就是牛角洞向西流来的水流了。此泉清澈凉爽,可以漱口可以下咽,甘甜沁入满是尘垢的肠胃。又向东一里,就是如屏风中立的牛角洞山。从它的南麓向东赶路,又行一里,过了北峡的峡口,向北眺望西峡的半山腰,有个洞很深邃,那是清秀岩无疑了。可暮色已降临,竭力跌跌绊绊赶回城,又是一里,进入西清门。回头看静闻、顾仆,都很久没来到,仍赶到城门,才知两人被守门人拦住了。〔自从传闻衡州、永州有警,立即主张省城只开四道门,而其余的全部关闭。居民因为汲水不方便,苦苦请求当权的官吏,只容许打柴汲水,但行李都被挡在四道城门之外。〕只好与他们一同出城,顺着城墙往北走。半里,经过城外悬在西边的山洞,它下方有石阶可以攀登上去,因天晚来不及登。于是往东转,又走半里进入北门,已经昏黑了。又行二里,到达唐家寓所。

初六日早晨起床,大雨如注。早餐后,急忙冒雨奔赴南门,走在街道上如涉过溪涧。来到拓工的家中,可昨天讲定的却仍未去拓,用墨汁倾翻的话来搪塞;再次催促他一同前去,他又拿雨湿石润,纸不能附着的话来辩解。推测他的意思,不过是故意拖延敲诈勒索罢了。到变脸厉声发作时,这才再次约定明天去取,我于是返回寓所。这一天淫雨阵阵连绵不断,下午稍微停了一下,到天晚时又倾盆不绝,竟下了一个通宵。

初七日夜里下雨直到天明,街市上雨水腾涌如同决堤,让人面对街道却感叹河里无船了。叫静闻、顾仆涉水前去拓工家索取碑贴。我停息在寓所中,阅读《西事洱》、《百粤风土记》。将近傍晚,顾仆、静闻回来复命。问道:“为什么迟迟不来?”答:“等着一同去拓。”问:“碑贴在哪里?"’答:“仍指望要钱。”这一带人的狡诈与贪婪,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付之一笑而已。这天因为仆人离开了,来不及吃午餐,等他归来才烧火做饭,已一并作为晚餐了。

初八日夜雨仍通宵达旦,来不及吃早餐,命令静闻、顾仆再拿着钱去索取碑贴。我独自坐在寓所中,雨霏霏不止。上午,静闻及仆人拿着碑贴来到,拓碑的技法极其粗糙恶劣,然而拿它无可奈何了。开始动手烧饭,早餐与午饭不再并在一起吃了。下午整理捆扎行李,为明日早晨动身做准备,但静闻、顾仆都病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