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一(4/5)

有空洞,大概就是牛角洞通到南边的洞穴,到这里便下陷成积水的洼地了。

又往东行一里,到达南面的峡口,走上北来的大道。又遇见一个人,向他间路,那人说:“此地往南去就是老君洞,没听说过所谓的清秀岩。唯在北面的峡谷中有个清塘,它上方有个洞,南边与黑洞相通。此外没有别的洞。这是先生来的路。”我这才醒悟过来,屏风山顶端指路的人,把这里误认为是隐山,而清秀岩所在之处,必定不会离开北面的峡谷。此时已当正午,来不及转到北边去,只好惘然若失地往南到隐山煮饭吃。又走一里,就见隐山在望了。抬头见路西边小径大道交织在一起,有很多是往西北上登山崖的路,因而叫顾仆先一步前往朝阳洞,到庵中去煮饭,我招呼静闻顺着小路向西北入山。继而登上山崖踏上山尖,成丛的岩石云层样屏蔽着,穿过架空的岩石进去,上方写着“灵咸感应”四个大字,知道是神庙。走入这个洞,只见缝隙裂成石完,香烟纸雾,弥漫缭绕于洞中,可洞中无神像,外边竖着竿子,竿顶挂着旗子,辨不清这是什么洞什么神。下山来,见有拿着鸡、酒前来的人,询问他们,知道这是都篆岩。〔说此处的神灵非常灵验,但爱吃狗肉,时常有狗骨头堆满洞中。〕

于是向南半里,到达隐山,在朝阳庵中等待煮饭吃。再由庵后进洞拜见老君,穿过上、下两个岩洞,这才出来在庵中吃饭。僧人月印竭力劝说:“六个洞的下面,水深路塞,必定不能进去。”我说:“邓老曾答应作向导。”僧人说:“这也是骗人的话,不可信以为真以身相试。”饭后,又行半里,向南去探访邓老居住的地方,邓老正在挥动斧头砍木头,我把求他作导游的来意告诉了他。邓老说:“既然想游洞,为什么不带着松明来。我无处去找,先生明早带来,一定为您作前导。”我感到怅怅不乐,间道:“松明从哪里能得到?”答:“必得去东江门。那里有许多导游七星岩的人,所以买松明的人和积储松明的人都在那里。”我再与他约好日期,就向西走过西湖桥,一里路,抵达一座小石峰下。

此峰片片裂开如同刀削,矗立于群峰之中,东、北、西三面,都有墙环绕着它,而南面却濒临阳江,接着南岭,四面都不通。出入的大路到了这里要转弯顺着它的北麓走,然后往西返回到阳江边来。窥视那围墙里边,不知是何等的紧要处所。绕遍墙外,见墙西北角有可越过墙的裂缝,从而翻过了墙。墙内四处阻塞着荆棘丛莽,只有一个坟丘在深草密蔽之中。分开草丛走到坟东北,指向小峰南麓,就见石瞪梯级依然可见,铺砌的石基重重叠叠点缀着。这座山峰虽小,如同在莲花瓣之间,瓣瓣都有莲房,只是高大壮丽的建筑物已经湮没,可形制的痕迹如画一般。它山崖半腰上的平地中有块岩石如像犀牛角,独自耸立无依无靠,四旁多被磨削成石碑,但碑上无字如同泰山的无字碑一样,令人无从探索。它的后部又盘空而上,片片石块如刀削似树枝一样攒聚在一起,尤为奇幻。从它东边下走,山崖半中间岩石又裂成岩洞,上方刻着三个字,只能辨出其中的一个是“东”字,而后边的两个字,却再三擦拭,始终不能认出像什么字。〔桂林城的四隅,各有小峰独立。东面有曾公岩,曾公岩东边有媳妇娘峰,此峰分为两岔而从中间剖开;北面是明月洞,西边有望夫山,此峰呈片状竖立而正身拱手;南面是穿山岩,西边有荷叶山,此峰窈窕秀丽中部剖开,而若即若离;西面是西峰顶,南边有此山,此峰层层叠叠中部下凹,而又似裂开又似成簇。四座山峰各自离城一二里,以小见奇,好像竹筒竹节合在一起一样。〕搜寻了很久,了解了它的奇特之处却不知它的名字,仍踩着丛莽荆棘向西走,越墙而出。等候过路人问他,说:“是秋儿庄。”讲起过去皇族中有个别号叫秋英的人,在此山大兴土木作为退隐的场所,后来辗转卖给他人,姓丰的人买到了它,便改建为坟地,父子连中乡试,后来被盗墓贼挖开了坟,幸好天明时见到棺材便住手了,所以砌墙阻断了道路。秋儿的名字,就是秋英的误读了。它西面就是阳江从西面流来,有垒砌的堤坝可以渡过江去;而南边的赵家山、穆陵村、中隐山诸洞,隐隐约约望得见。

沿阳江北岸走进去,向西一里,是狮子岩。西峰顶的西边,山峰尽头便向南突出,好像狮子转身蹲着并昂着头的样子,这就是狮岩山了。它西边又屹立着一峰,高耸独立,与狮岩山相对夹立,下边有村落,这就是狮岩村。它西边耸立的山峰,有处向东的岩洞,凭临在陡峭的山石之上,洞中一柱下垂,两旁裂成两个石窗,正对东方俯瞰着狮岩山头。这个岩洞不深,可高低宽窄有致,可以驾风凌云。向北转有个洞向北,洞口高大弯隆,洞内深坠下去。本地人认为洞通到山的南面,但不认识洞中的路;认为有旧时道观的废址,却不知它的名字。擦拭石碑读过碑文,知道是天庆岩。由石阶往南下走,当中横亘着一道石壁,洞被分隔为两半,进去几丈,两条峡谷重又合在一起。那北边峡谷的上方,石门洞穴重重叠叠,悬缀得非常高,可望而不可登了,心想登上此处到山南就不远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