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二(4/6)

深入的洞,说的是荔枝岩。这一带的岩洞繁多,随人意所指,追究他们的话似乎矛盾很多,考察岩洞的实情却都各有千秋。

走出琴潭岩,沿着山左的积水塘走。绕过水塘北边转向西,洞口向东朝着琴潭岩西麓的,是荔枝岩。洞口不十分高,进去后略略向下倾,向西前进数丈,沿洞底右侧的石窍进入它的下洞。那里面不高却宽阔平坦,有个方形水池,长一丈多,宽五六尺,而深处达一丈,四旁十分陡峻,积水非常凉。再向东南转去,平缓地进去几十丈,两次转过低矮的隘口,右边崖壁的半中腰有个石窍,宽二尺,高一尺,里边有洞,上边隆起下面平坦,积水与石窍口平齐。把头探入石窍中向东望,那积水广阔深远,当中有岩石蜿蜿蜒蜒,好似龙浮游在水中。洞穴内南面的石崖,有一个方形石盆,长二尺,宽一尺,高六七寸,平地量一量水面,好像是用墨线直尺制成,毫厘不差。身体不能进去。仍出到洞底,略往西进去,又沿着一个右侧的石窍进到它上面的峡谷。峡内忽然架成两层:下面的洞穴如队列,稍向西转,便到了头;上边的洞穴像楼阁,用梯子爬上去,里面又排列着石柱分成石窗。穿过石窗稍往西走,便下到南面的峡中。水平深入数十丈,又在南边旋成一个石盒,石完外的洞顶有两条石痕,分别缠绕屈伸,而它们的顶端交织在一起。仍旧出来,爬梯子下到洞底,又沿着一个左边的石窍进到它上面的峡谷,就见层层石壁叠累下垂,悬垂的莲花,嵌空的石柱,纷纷点缀在壁间,可以分开石痕踩着莲瓣上登。大体上此洞以幽深隐秘见奇而且深邃,在右边贮水石窍的侧边,有些小石块如同弹丸,而且石痕众多杂沓,石色玄黄,形状如像荔枝,洞名是由此得来的,正好像九疑山的杨梅洞一样,不值得惊异。

出洞后,从琴潭岩的北边共走一里,仍来到那个村子,已是下午了。带着静闻向西北由近道共行二里,来到平塘街。此地西面石峰非常陡峭,夹立如门,南峰的山顶忽然有洞穴穿透山腹,明亮得好像平展的镜子。我先前在中隐山找铜钱岩找不到,晚上赶去西门,曾经路过而神魂飞舞,此番再次经过它下边,禁不住跃跃欲试。向路人打听,都说无路可登。恰巧静闻病得不能前走,在路旁有个卖水的人,也是从前从中隐山来,曾向他打听过穿岩胜景的人。那人说:“有岔路在大道旁打油坊的后面,可以摸着进去,往东南转到一座古庙,就可登山上去了。”我于是把行李挂在擦子上,并叫静闻躺在茅屋下等着,我拄着手杖便走。路过打油人的家,向他打听,却仍是说岩洞无路可登,他的住处旁也无小径可以入山。我回头眺望屋后,有条蛇形小道伏在草丛间,就分开篱笆钻出篱笆缝,顺着山麓往东行。转而向南走,将到古庙时,见有路向西上去,便沿着这条路走。开始时摸着石阶爬,随后踏着石崖登。石崖陡峭之处,有锋利的石纹,脚踩上去不会脱,手抓住不会滑;石崖高大竖立之处,有枝条盘曲倒垂,脚可以踩着藤条,手可以攀住树梢。唯有石崖走尽涉过峡谷,荆棘蔓草填塞抱成团,没过头顶扯住脚下,似钩子剑戟一样乱纷纷,如踩在弱水之上,像蹈进重围之中,始终不能出来。只得放下雨伞把手杖插在石穴中,而把全部力量用在手脚上,很长时间,抵达成丛的石崖下。石崖上岩石如狮子回头,大象舞动,凤凰飞翔,神龙升腾,分为不同形态,荟萃着各种怪兽,缤纷排列。估计透亮的洞穴已与我并肩而立,便横向往北跋涉,转过去越到峰头,俯瞰深嵌的山崖和陡削的石窟,反而在脚下,而且下边也有人高呼路走错了,给我指点下山的台阶。我感激他们的好意,顺着他们指点的路下来,竟然找不到放雨伞和手杖的地方。呼叫的人是两位放牧的老翁,是怀疑我不能下山而同情我的人,我下来后谢过了他们。那两人指点说登上山崖的路还在古庙南边,原来那个岩洞应当从山崖后转进去,不能从山崖东面进去。我说伞放在石崖之间,又沿着上山时的路去找伞。不多时,听见平塘街小孩的呼叫喧哗声,随即有数十人在山下呼叫,声音十分急切,我开始不知他们是为了我,及拿到伞下山之后才知道。下到古庙侧边,就见那些人都握着刀枪带着弓箭,怀疑我是伏在草丛中的强盗而来讯间我。我把游岩洞的缘故相告,都不信我的话。只好解开衣服给他们查看,并说:“我有行李寄放在路口卖水人的茅屋中,你们可前去检查一下。”众人这才渐渐散去。.我仍从古庙南经由石瞪分开荆棘上山。于是往西南转出到山后的山坳间,眺望它的南边,一座石峰岔出,顶上竖着一块岩石,高数丈。我所见过的缀立的石峰,雁岩的翔莺峰,龟峰的灵芝峰,以及此地竹笋状并列开放的石峰,没有奇妙怪异如像这般的。估计已到了岩洞后方,可遥望石壁之下,仍不见洞口。忽然山下有个儿童,又高声呼叫路错了,说来不及登上去了。此时太阳已坠入西峰,而荆棘蔓草挡在前面,估计不能登到了,况且静闻在那茅草店铺中,店主人即将离开,恐怕无处投宿,只好听他的话连忙下山,却见这个儿童已扬长而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