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听说这神非常灵验,可是庙中无碑刻,不知它肇始于哪个朝代,是凭什么功劳显赫的。起初我打算到香山吃饭,来到之后才知庙中空虚无人。只好往东北越过一座桥,经过演武场,向南共走一里,马上进入西门,十分冷落荒寂,往东来到县衙前吃了饭二出了南门,想要找药买纸,都不能得到。遇见一个医生向他打听,说:“这一带的猪腰子、山豆根都出产在罗城,所说的不死草是挂兰,悬在空中不会枯搞,是草不死,不是能让人不死。”为此付之一笑。又向南路过下廓,遇上抒柴人,命令他们去找船进真仙岩,二人慨然应允了。这之前,我多次向居民找船,都是说:“此地没有木筏,而船被山坡隔着,无法进洞,须要几个人扛着船走过去。”意想不到唯独这两人很随便地就答应下来,我心里边不以为然。但是私下盘算岩洞中有遗弃的建筑物,可以造小木筏浮水进去,但木料巨大不能独自移动,还将与参慧谋划这事。抵达岩洞后,参慧已归来,也说船找不到,唯有找人来造小木筏方便些,意思与我相合,我更庆幸入洞有了机会,欣然就寝。
二十九日早晨起床,我催促参慧去找造木筏的人,未动身而昨天约定的樵夫成群呼唤着来了,告诉我说:“已进了洞没有?"’我回答他们在等船。樵夫说:“船不能到这里。如果用木头连接成木筏,我们这些人从水中在两旁拉着进去,便与船一样了。”我命令参慧立即把找人的钱给他们。这些人成群地扛着木头跳入溪中,砍来竹子造成木筏。顷刻间连结的木筏已经造成,又把岩洞中的大梯子架在木筏上,上边再放上木盆。我就坐在盆中,把脚架在梯子上。众人在前边的用绳子拉,在旁边的用竹嵩夹持,在后边的用肩头推,遇到深水就浮在水上拉木筏,太远不能拉,就浮水在两旁推木筏。开始时由洞口溯流而入,仰望洞顶,益发觉得弯隆高峻,两侧山崖的石壁如劈开的翡翠夹着的美玉,慢慢进去渐渐异样起来,望前边洞内天光远远的,层层石门重重洞穴,"2映在左右。从澄澈回旋汹涌的大狼中冲破空漆进去,诵读着请仙李白“流水杳然”、“别有天地”的诗句,好像是为我今日而亲自吟咏出来的诗一样。进入重重石门之后,上方涵着空空的山洞,下边积着青黑色的深渊,两旁都有层层洞穴盘结在高空镶嵌在石壁上,水波荡漾映照,回头看自己进来的地方,与前方向着的地方,光明皎洁,彼此照耀,是人呢还是神仙呢,为了什么来到这里的呢,全都不知道了!扶着木筏的人想从半路上点燃火把登上石崖,去穷究旁洞,我命令先溯流出后洞,去探究明洞。于是又浮水拖着木筏,终于到达洞口。洞口向西南,吸进河流饮进壑谷,溪流冲破石崖而下。木筏划到石崖下被挡住,不能进入溪中,只好舍弃木筏踩着石崖出了洞,又是豁然一个天地了。溪水中石头坎坷不平,不能落脚,望见左边山崖上有高悬的石阶在倒伏的草莽中,就抓住草丛踏着高空上登。不到数十步,便找到小径。四面望去中央是一围平野,群峰呈环状簇拥着,就是我先前来时横在路北边岩洞的东北隅了,只不过来时大道还在南面罢了。于是顺着山的左侧往东走过一个小山坳,估计转到它前面,就是两座桥以东的大道,从小径向北登上山顶,就老君神座对面石崖上往旁侧穿透的洞穴,全都可按方位求出来。可扶木筏的人都等着我仍去游洞内,只得返回来登上木筏,顺流入洞,仍来到中间的门洞。看看东西两旁都有洞穴可登,但西侧石崖上的洞穴高难登,况且先前游暗洞时,已仿佛走近这里了,而东侧石崖上则洞穴争逐石门纷纭,未曾走过一次,便点亮火把向东进去。顶上悬垂的钟乳石形成筛慢,环列的石柱分隔成石门,与老君神座后面暗洞的胜景丝毫无异。从那里边穿缝隙钻石窍,有许多旁洞,上面引入天光,外边逗引着云彩的影子,心知这里往东穿透山的表层十分薄,只是石穴小孔洞高悬,不容人走,只好漫无目的地出入几处而已。从它侧边弯弯转转往北出来,已在老君对面石崖的下层,此处有金星石、龙田诸种胜迹,就着石崖筑为平台,下临溪流。上面有石门槛和粪池,莫非从前也有建房居住,架飞桥渡过来的人吗?它后方的石壁上大大地刻着“寿山福地”四个大字,笔法十分古怪,辨不出它是什么人的笔迹。再出去就是对面石崖的上层,那上边也纵横排列着石柱,透亮的洞穴通到外边,但石崖陡峻隔断了,与此层完全不相通。仍拖着木筏下浮,打算从溪中再上去,可溪边的石崖也悬绝嵌入水中,无从上登。估计到那里经由的路径,应当从洞前往南转,到达小山坳的东北方,登上山顶然后才能进去;洞中如不是架起飞桥,是不能上去的。于是随着木筏再次入洞,溪流下水口旁的洞都浅窄,没有别的奇特之处。这才拉着木筏横过溪流,返回来登上东面的石崖,众人解开木筏拆散了木头,运回原处。我急忙叫住其中一个聪慧的人,带上剩余的火把,命令他领路去游刘公洞。
向北顺大道行半里,立即往西南转入岔开的小路,向着山峡中,依照先前老农指点的路线走;向导虽常在此处打柴,但不认识哪里是刘公岩。又二里,抵达山下。望见一个洞在南山,朝向东方,低伏着;一个在南山,朝向北方,高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