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粤西游徐霞客游记记三十四(6/6)

土司名叫邓宗胜。嘉靖年间(1522?1566)调两土司的兵到我家乡清剿楼寇,就是所说的狼兵了。〕饭后,天色忽然晴开。向北行走在山坞中,开始沿东面一列石山走了。五里,抵达永定司,就是所谓的山寨了。土司所住的村子在西面一列石山之下,想留下我住宿,我因为时间才过中午,不进村便走了。渐渐听到有隐隐约约的雷声。又向北二里,往西截过山坞。坞中有石水潭,时断时续,在潭中涵养着水源,就是小江的支流了,水大时就流成溪,干涸时便潜流在地下。从这里再沿西面一列石山往北行,又走五里,有山峰正当坞中而立,穿过它的侧边往北走,山坞于是向西转去,到这里山又成南北两列了。此时黑云从西北方涌起,势如泼墨,急忙向西疾行了七里,大雨暴降,到石壁堡的草棚下躲雨。石壁堡在北山山麓,堡中恰好被火烧过,打算停宿在其中,没有住处。半晌雨停了,于是向西二里,越过岭坳,这是东西两面分水的山脊。南北都有石山如门一样,穿过门向西出来,这才豁然变得十分开阔,其中都是高低不一的土阜,就是与永顺司接界的地区,南面就是成丛攒合的石峰,都是瑶人巢穴。沿石峰的西麓,向北升登在土阜间,土阜上有许多四面环绕中央下洼之处,大的如水塘,小的似水井,但都没有水,俯瞰不见它的底。水由地下流,这些都是其中下陷之处,全像在太平府见到的。往北行五里,这才下到土山山坞中。这里的水向东北流去,路又一次穿过石峰的隘口,此处又有一支石峰自西延向东。一里后走出隘口,又走一里,在东峰的山麓见到一个村庄,叫草塘,村里人是冯指挥使的家丁。头目叫东光,说他的主人在青塘,今天暂且去了南乡。我拿出陆君的信命令他从速传递去。〔冯指挥使名叫润,两年前去卿城州,而泅城州的土司岑云汉加授了副总兵的头衔,要冯润以下属的礼仪相见。此地的流官到土司境内都按宾主相待,冯润不听从。岑云汉拘捕了他的随从送到监狱中,冯润也滞留下来不准走,又不给粮吃,随从一半死去。陆君出巡时来到,这才把他带出来。陆君的三儿子及两个仆人也死在狱中。所以陆君不让我从洒城州走,而送我经由此地,托付冯润与南丹州为我引路。〕这天晚上住宿在东光的饮楼上。

十七日天十分晴朗。从草塘往北行,此地东西两列又有土山似门扉样排列。先从东麓横过到西麓,坞中有水积成塘,但断断续续不成溪流,也像山寨的北面一样。水塘的北面开始形成溪流往北流去,路从它西边走。从西峰下往北行五里,有座山突立在山坞中央,水由它东面流,路由它西面走。入峡后走二里,向东越过一个隘口又走一里,再往北行七里,又有一条小溪横亘在两座山北面的山口前,好像门槛一样。由它西边的隘口出去,在这里东西两列山都到了北面的尽头,这以外十分宽广,又成了东西向的大山坞。西面一列山在北面的尽头处,有岩石突起在峰头,北面的石完中单独有一块红色嵌入里面,莫非是所谓的“赤心向北”的地方吗?又向北五里走完土坡,于是下坠到土山峡谷中,一里到达峡谷底。又从峡谷中行一里,走到五拱桥,有水流自西往东流出桥下,水势相当大,是土山中的巨流。越过桥往北又走三里,又有一支石山自西延向东,穿过隘口向北出来,它东面就是南山寺,龙隐洞在这里。有水流从它东边的山谷中流来,就是五拱桥下往东流的水,到黄冈便分为两条支流,一条往东经油罗村流入龙江的下游,一条向西北流经龙隐洞之前,而后向北经过庆远府东门流入龙江。出到隘口北边又都是土山了。又走五里,抵达庆远府的南门。在这里拓开为东西相夹的大峡谷,它南面一列是龙隐洞、九龙洞诸山,北面一列就是龙江北面的会仙山、青鸟山诸山,而江流直逼到北山下;江南就是府城依傍之处。庆远府城东西长而南北窄。从城南向西抵达西城外,停宿在香山寺。时间才到中午,等候开饭,于是进城。又走出南门,抵达南山,游览龙隐洞。这之前,我过了后营,将到达蓝涧时,回头看见后面有五个人追来。盘问他们,是想去庆远府却被阻在蓝涧不敢进去的人,听说我从此条路走,所以尾随而来的。杨君命令他们一同跟在队伍中走。及杨君辞别离开后,我们一路上互相依靠,到香山寺他们才告谢走了。到我独自一人游到此地时,忽然见有几个人下山来迎接,就是这些人了,也不是庆远府人,都寄宿在此地。我借助他们捆了火把带上火种,先游龙隐洞,出来,又跟随游了双门洞。出洞后,见这里的洞又深又多不能在仓碎间游完,又不忍心放弃离开。于是命令顾仆留宿在香山寺,命令一个人一同去取铺盖,为住宿在此地做准备。我就留在此处,另外命令两个人捆好火把举着,探完了双门洞两个洞中的奇境。出洞已经天黑,再次进入龙隐洞,命令两人举着火把拉住绳子,坠下洞底的深阱。这天夜里住在龙隐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