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黔游徐霞客游记记二(3/5)

复升土岭,渐转东南,岭头有一洼中坠。从其东又南向而上,共二里,乃下。一里,则有溪自西北峡中出,至此东转,石梁跨之,是为青崖桥。水从桥下东抵东界山,乃东南注壑去,经定番州而南下泗城界,入都泥江者也,于是又出岭南矣。度桥而南,半里,入青崖城之北门。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huánhuì街市焉。是日晴霁竟日,夜月复皎。

青崖屯属贵州前卫,而地则广顺州所辖。

北去省五十里,南去定番州三十五里,东北去龙里六十里,西南去广顺州五十里。有溪自西北老龙脊发源,环城北东流南转。是贵省南鄙要害,今添设总兵常驻武官驻扎其内。

译文

三十日黎明吃饭,出了独山州北隘门,向西北沿西面一列山前行。六里路,有条小溪也是从西面山坡向东流注,涉过小溪。又往北二里,北面山坞渐渐到了尽头,山脊自东面一列山向西延伸后往南转,而路转向东北,山涧中的小溪向北流。渡过山涧,沿东面一列山的山腰之间向东北上行,又走二里,有水从路旁石穴中溢出,十分清冽。〔石穴侧面有蒙氏修路碑。〕从此处攀登石瞪向东北上岭,雨暴降。一里半,向北登上岭隘。此岭由东南延向西北,是祖山,从祖山东北面分裂为群山支脉:那正东而去的,是黎平、平崖的山脊;往东南分支而下的,是荔波、罗城的支脉;向西北分支而下的,延过此地稍往北,马上由西转向南走而后环绕于独山州的西边,延过鸡公岭再往南,是蛮王峰、多灵山的支脉。〔独山州南面二十里处,有座山尖尖耸起,立于群山之中,那山名叫独山,州由此而得名。〕又往东北行走在山峡之间,于是下走。共行二里,有条山涧自东面山谷奔流到深崖中,两旁山崖的石壁十分狭窄,山涧深嵌在石壁之间非常深,架了一座石桥在山涧之上,是深河桥。过了桥,再次登崖壁而上。登上岭头往北走,有条小溪自东北倾泻到石崖之下,涉过小溪,再次登岭,共一里,便经由峡中往北行。又是二里,这才下行,往东北前行在壑谷中。有个村庄在东山下,由村前稍转向西北,共二里,有溪水自东北流来,渡过溪水。溯溪流西岸走,向东北越岭二里,一条溪水自东北流来,七条溪水自西北流来,来自东北的水流较大。于是涉过西北流来的溪水,沿中间的支脉上山,往东北行三里便登上这座山冈。在冈上吃了饭。于是稍稍下走,又向北越岭后下到狭窄的山坞中。共三里路,又上山,有溪流自南边的山峡中向北下坠到深潭之中,潭小但地势却很高,此潭就是西北小溪的源头了。又往北越岭下行一里半,下来穿越在深深的壑谷之中,有涧水自西南方峡中流来,到此处由东转向西去,这是东北小溪的源头了。涉过山涧,向西南登岭。上走半里,沿山岭半中腰向西南行。二里,路过兔场,往西出了嘉坑关。顺小溪西下,经峡中行五里,夹在两旁的山多半是突兀的石崖,路侧有泉水从洞穴中涌出。文向西走二里,溪水坠入南面的峡谷中流去,路越到北边的山坳上,有个寨子在东面山冈的冈顶。经寨子西北方越过山脊,南北两面都有中央下陷的洼地,田埂环绕辟为农田,一直抵达洼地底部,流水都是从洼底向西透过石穴泄去的。又向西越岭走一里,出了隘口,隘口上方石骨嶙峋棱角陡峭,全作出喷云绽花的姿态。又往西北下到峡中,一里,转向西,半里,向西出了峡谷,这里是独山州与胡家司的分界处。〔胡家司就是都匀长官司。按姓氏称呼它,以便与府名区别开来。〕到这里山势分开,南北十分开阔,中间有条大溪自北流往南,这是横梁。沿着溪东面转向南半里,到达南边的山崖。崖下有个卖粉的人,用少许盐换粉吃了。顺溪流南岸向西行,道路开阔平整,不再有蜀道之行的苦恼了。溪北有座高大的寺庙在高高的树丛间,人家和田垄,屡屡从对岸截断树丛显露出来。共走六里,路过坞里村。又往西一里,溪水向南弯曲,子是向西渡溪。从溪流西岸往南行,半里,是邓母村。从村前向西转,山坞再次呈东西向分开。而这里的村庄一层层点缀在冈阜之上,瓦房高耸,想来也是胡家司的族人头目的住所。向西二里,溪水向北弯去,又一次向西渡过溪流。又往西北行一里,溪水向西弯曲,又向北渡溪。从北岸的悬崖上向西行一里半,有水流自西方流来相会,这便是麦冲河了。随即溯河向西行二里,进入麦冲堡的南隘门便住下。这天晚上雷雨大作,整夜不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