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拥为雄,此峰以峭拔擅秀。昔有玄帝宫,天启二年毁于蛮寇,四年,不昧师徽州人。复鼎建,每正二月间,四方朝者骈集,日以数百计。
僧又捐资置庄田,环山之麓,岁入谷三百石。而岭间则种豆为蔬,岁可得豆三十石。以供四方。
但艰于汲水:寻常汲之岭畔,往返三里,皆峻级;遇旱,则往返十里而后得焉。
译文
二十八日出了西坡城的西北门,再向西登岭。盘绕曲折地向上走了二里,这才登上岭头,它北边的山岭还很高。沿着岭头南坡往西行,又是二里,望见西北方有一座山峰,很近却更加高耸,有云雾笼罩着峰头,以为到达它下面了。又往西行一里,稍稍下降,忽见有山脊从中间延伸过,左右两边再次从中下陷成峡谷,分头而去,这条延伸而过的山脊宽仅二尺,长处延绵二三丈而已,是东西两山连结的结合部。这才知道西坡一山,正如一枝灵芝斜着长出,东西长仅十里,南北两面下垂,也不超过二三十里,而此处就是它根与蒂相连接之处了。越过山脊,开始上登云雾笼罩着的高峰。又走二里,绕到山峰的南面,这是倪纳铺。几十户人家后面紧靠着高峰,南临远远的山谷,先前望见的方顶似屏风排列着的山峰,正横亘在它的南边。指着此峰打听,当地人说:“这是兔场营。它的南面是马场营,再往南是新、安两处卫所。”〔新是新城所,安为安笼所,就是与广西安隆土司交界之处。〕由倪纳铺的西边走半里,有山脊从山前的山坞中往南延伸,又隆起一条山脉,绕到铺前,山脊东西两面的流水,全是往东南流入纳溪桥上游的水流,只不过山脊西面的水流,坠入峡中向南冲去十分狭窄。又略往北走,沿着高山往西半里,有条山脊自南边的山岭向北横亘,中段平缓而不高,有座有楼的土堡屹立在山脊上,这是保家楼。〔已是锣锣设哨楼防守之处。〕这条山脊自西南方似屏风样排列而来,至此地向北延伸,在东面耸起为高峰,就是倪纳铺后方云雾笼罩着的山峰;往西绵亘成为石崖,就是与先前来时的山脊似门扉般排列相夹成西面山坞的山崖。由山脊北面顺着石崖一直往西,行走在两山相夹的山坞之上,这是三条岭。往西行四里,石崖将尽处,有个山洞高高隆起在石崖半中腰,洞口向南,横处扩展开而顶部十分平滑;又有一个斜着裂向西边的山洞,洞口也是向南,而洞口的中央有悬垂的石柱。洞前坞中的流水绕人西南方的峡中去,路于是稍稍下坡。再向西登上岭坳,共行三里,是芭蕉关。数十户人家紧靠北山向南突出的山坳间;水流绕过南突之峰的南面,又往北环绕到关西后流出去;过了芭蕉关,就下坠到峡中,再次与流水相遇。这里是普安卫东境的要害之地,然而只有骚站的客舍夹在路旁,实际并无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