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里,与南峰相对的峡谷中,又拦水形成一个水塘,这个水塘比不上东边的三尖塘大,但地势则比三尖塘高。又平缓地往西而上,一里,翻越中峰山梁。从山梁上一直往西南走,是去新兴州的路;越过山梁往西北下去,是滇池南岸,是去昆阳州的路;因而晋宁州、昆阳州以这道山梁为界。从这里看昆阳州的新旧州治,都能一眼看到。直直地下半里,沿着滇池南部山的半山坡往西走,二里多,有一个村子在北边的山崖下,滇池水环绕在村前,这是赤蛔里,也是滇池岸边比较大的村落,但村里的田地则没有沟渠环绕。又往西从赤桐里后面越岭南上,不一会往西下,三里,有个村子坐落在南山北麓。绕着南山口往西走,于是西峡谷从中分开,从南往北走向,与西部山对夹形成山坞。其脊南端起自新兴州境内往北延伸的分支山脉,往西延伸的一支脉一直到昆阳新、旧州治,再往北延伸到旧寨村结束,往东延伸的一支脉就是赤酮里背靠的山,延伸到滇池岸边为止。山脊东部短,西部长,中间开阔平坦的山坞布满良田,一条小河从坞中穿过,也是从南往北流入滇池,是志书中记载的渠滥川。〔考阅《隋书》记载,史万岁担任行军总管,从蜻岭川到渠滥川,打败三十余部,应当就是指的此地。〕从东部山口横穿山坞往西走,正好和昆阳州新城相对,而走大路必须折向南,绕着东部山口往南进山,三里后才往西穿坞。取道坞中走三里,又顺着西部山麓往北走出去,一里半,走到昆阳州新城。又往北走一里半,到昆阳州旧城,这里位于滇池西南的转折处。昆阳州旧城有街道集市却没有城墙,新城有门楼城墙却没有民房,是因为三四年前,旧州治被入侵,所以选择地点建筑新城,而集市、房舍仍在原地。旧城的街道从南到北,西靠着山坡,东俯瞰滇池。到达时太阳已经偏西、急忙在街上吃饭。昆阳州有天酒泉、普照寺,因为没有奇特之处而顾不.上停留,于是往北行。
走了四里,逐渐上坡,越过一道向东突出的山坳。这座山从滇池西部横耸着伸出去,东端悬空在滇池中。道路穿越山坳往北伸下去,山北面的滇池海岸线又往西嵌入山坞。那向东突出的山峰,远远地看像悬空浮在水面上,而山峰西端其实和西部山相连。于是往西转穿越一道山坞,一共走了四里,又往北顺着滇池西崖的山麓行。五里,又有小山峰傍靠着山麓往东突出去,,J“山峰南面、北面都是湖山环抱,数十家人靠着小山峰居住,这是旧寨村。从旧寨村往北走,经过一道山坞,其坞开始从西往东走向,坞北边有一座山,也是从西往东走向,从这里能直视到滇池正中。往北走二里,抵达山下。直接登山朝北上,一里多,才顺着崩塌的山崖转向东往山腰上走。又走了一里多,顺着东岭往北绕,其岭的南、北、东三面都悬空在滇池中,东面正正地和罗藏山隔着滇池相对。这里寂静偏僻,与世隔绝,行人视为畏途。岭北又有一支脉,顺着滇池岸边往北延伸,也是从西向东走向,从这里可直视滇池正中,租这座山岭南北远远相对,其间形成峡谷,滇池水长驱直入峡谷中,其外滇池像转弯一样,其内对峙的山峰像门一样束住滇池水流,这座山岭是海口南岭。往北下去的地方,非常险峻陡峭,我考虑太阳已落山,驱赶马直接下山。二里,又顺着山坞往西进去,二里,往西翻越一座山坳。顺山坳往西下,环形的山坞很阔,坞中部是平坦的田地,滇池水流出后注入峡谷,到坞中形成纵贯的河流,就叫蝗螂川。二里,有个村庄依傍在坞中南山脚,从村庄经过。在平坦的田地间行走,往西北走四里,直接来到蝗螂川边。这里有村落、街道,濒临蝗螂川南岸,叫茶埠墩,就是所谓的海口街,海口街上有公馆,监察御史到云南省考查,一定亲自到海口,因为这里关系到一个省的水利情况、在这之前唐元鹤知州对我说,海口没有住处,可以去柴厂莫土官的盐肆中住;原来唐元鹤以访问的名义来巡视,经常住在他家;我询问柴厂距离海口还有六七里,而且太阳已经落山,所说的海门龙王庙,反而在这里以东二里处,又听阮玉湾说过,有石城风景名胜,也在海口,打算住在这里游访,于是不再往前走,寻找旅店投宿。
二十五日让两匹马返回晋宁州。我吃过饭就穿上草鞋往北去到蝗螂川边,看到蝗螂川北岸石崖凌空矗立,川流直接冲咬着石崖脚。询问所听到的石城名胜,当地人都不知道。只是往东指着包围在清澈湖水之中的龙王堂。于是沿着蝗螂川南岸,往东朝着河流上游走。二里,南岸的山也临川突起,河流反而离开北岸而逼近南岸,南岸山像崩塌一样嵌入水中、弯曲重叠,而北岸则山崖绕开来容纳民舍,这就是海门村,和南岸山崖仅相隔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