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十(5/7)

是屏风般的岩石,而且洞门一个接~个,更增添了北洞的奇观。再往南到岩壁转角的突起处,有一块巨石坠落在岩壁侧面,迎流分道,上面写有“醒石”二字,是冷然的笔迹。〔冷然是学道杨师孔的号。杨师孔是贵州省人。〕巨石北面的陡岩上,有“虚明洞”三个大字,因在高处而不能看清是什么人的手笔。其上面的南崖,有石头横着斜卧、像手垂下来的形状,其下面也有朝西的山洞,洞较大而中部拓开,但缺乏嵌在空中和穿透漏光的奇妙。“虚明”二字,除了北洞没有其它洞能够相称。“虚明”大字下面,又刻有“听泉”二字,字迹很古,是燕泉的笔迹。〔燕泉是都宪何孟春的号。何孟春是郴州人,又自叙是我家乡的人。〕在“听泉”二字旁边,又有“此处不可不饮”的石刻,是升庵的笔迹,〔升庵是太史杨慎的号。〕但刻得不好,赶不上中洞的石刻。洞口右边有“此处不可不醉”的石刻,是冷然的笔迹,雕刻手法精妙,于是有后来者居上的感觉。还有“听泉”二字上面,刻有‘首绝句醒石诗,落名是“姜思睿”,而醒石上也刻着这首诗,落名是“谱明,"i不知道谱明是什么人?一首诗落两个名字,会不会谱明就是姜思睿的字呢?这里山水幽静秀丽,石洞沟壑玲珑剔透,真是贤人隐居的胜地,可惜没有一个人来这里安身。大洞的左边,弯形岩壁南端尽头,又有一个洞,、只见洞中冒出火烟,急忙进入洞中。此洞狭窄而且深,洞门口有一根石柱悬立在正中,将洞分成二边,有个赤身裸体、像囚犯一样的锣侈在洞里编织草鞋,火烟就是他烧火煮饭冒出的。‘石洞南面岩壁尽头,就是先前从南边过来的山坞,是我下去后又上来的地方。

这时顾仆还留在北洞等我,我又顺着岩壁边往北走,北洞右边,又是岩壁北端尽头,于是爬坡往东上,仍然走到岩壁边南面伸过来的大路上。半里,路左边有座庙庵,往下看西边山崖下,聚集着排排房舍,温泉就在那里了。庙庵北部又有一亭子,高高地点缀在东边峰腰上,亭子的匾额上写着“冷然”正当温泉上面,写上“御风”的亭名,杨君称得上冷暖自明了。从亭子前面踩着石头西下,这些石头棱角分明,边沿锋利。我喜爱这里的石头,攀越着往下走,就到了温泉浴池的所在地。浴池汇集在石崖下面,东面紧靠崖石,西面距离蝗螂川数十步。池南面,有三间房屋,北面对着浴池。浴池分内池外池,外池本来就泉水清莹,内池泉水更加清澈,沐浴的人大多在外池。内池中有石头,高低不一,全部沉在池水中,石色像绿玉一样,映衬得池水光艳明亮。我所见到的温泉,滇南最多,这里的水质确实才是第一。浴池房屋背后,在东边崖石上面,有三间佛阁,匾额上写着“暖照”,南面的山坡上,有三间官府的房屋,匾额上写着“振衣千初”佛阁和官房都被当地人锁着,不能进去。我沐浴之后,在西街散步,看到卖浆和柿子的人,因沐浴后很热而买柿子吃。就着询问,知道虚明洞的南部,还有云涛洞,蝗螂川西岸、曹溪寺旁有圣水,距离此处三里,都反而在温泉南面,可以顺着蝗螂川往上游览。原来温泉浴池西靠近蝗螂川东岸,两边房舍之中是大路,顺大路往北走,一百里就抵达富民县。蝗螂川东岸最高的山是笔架峰,就在温泉浴池的东北,是志书上记载的岱最山;蝗螂川西岸最高的山是龙山,曹溪寺位于龙山东面的半坡上,是志书上记载的葱山。蝗螂川夹在这两座山中间往北流,而葱山则是主峰山脉往东盘绕。我来到蝗螂川边时,打算先寻找曹溪寺圣水,但渡船在蝗螂川西岸,等了一阵没过来,于是往南走半里,从虚明等洞下边过去。往南抵达山崖的地方,山坡弯曲形成山坞,应当仍旧顺蝗螂川边往南走,因为没有路,于是上到先前走过来的大路边,从小路绕着西边的山崖往南走。也是两下两上,走了一里半,有个村庄坐落在坡南,这是沈家庄。一位老年妇女指给我看云涛洞还在南坡以外。又往南穿过山坞,走半里后上坡,路断了却不知道云涛洞在哪里。往西看蝗螂川对岸,居家很稠密,山上有寺庙,应当就是曹溪寺。看到村童在河边捡柴,就远远的呼叫,询问云涛洞在哪里,这村童一边说一边指,因为隔着河,他所说的、指的都听不清楚。看到南坡下面,有一丛石崖,便漫步走去。来到石崖下面,抬头看到石头缝隙中,丛丛的竹子非常秀丽,上面有红色的门扇没有关。我登上去,石阶弯弯曲曲,长廊亭阁十分幽静,残存的花卉、墨迹,乱七八糟的散在小路上,很多窗格、石床,散乱在洞口。长廊后面镶嵌有洞门,洞上面有一层楼横跨,都是朝西的座向。我先上楼,楼里供奉着观音大士等神仙的塑像,烧香的茶几,放灯的案桌,都是树根制成的,大多显得奇特、古老。楼南部有一间卧室,米罐书箱,仿佛还留在房里,但长满青苔藤萝,则表明封存、埋没已经很久了,空无一人,可任意直行,不知道是什么人修建,因为什么而废坏。下楼后进洞,一进去就像进入一间房屋,洞侧面有个小洞穴,又深又黑地下陷进去。洞北面又开了一道门,穿过这道门进去,有个小孔斜斜地通到外面,我看见竹影钻入孔中,就从黑暗中往下走。往南下深得不知道洞底在哪里,往北看也有一道窗户,光从上面透进来,只是透入的光十分微弱,亮度照不到深处,我用手在狭窄的洞中摸索,用脚探索空间,时时手脚都没有附着的地方,又时时手脚都被阻碍。到了洞底后,忽然看到西南有很亮的光,转过一段狭窄处,才看见亮光从西北边洞顶的缝隙透进来,这里底部也是平的,而上部还是弯形顶高高环绕。突然有个身影从缝隙前闪过,我感到奇怪,呼叫顾仆,听到答应声正好在透光的缝隙那里,闪过的就是他的影子。我又转进黑暗的底部,间隙狭窄、崖壁悬空,不知道从哪里落脚,然而对洞中的关键部位逐渐熟悉,攀爬似乎容易了,感到在明处心有余悸,不如在黑暗中那样胆大。又上了一层,于是从上面窗户透入的微弱光线,也逐渐使一定的范围显得明亮,原来侧面有很小的阶梯,顺崖壁弯曲,有的废坏了,有的很完整,只是当初没有看见。从洞里出来,仍然从前廊走到门外,看到右边的石崖下有一块石刻,外面荆棘、灌木结成网样的鸟兽窝,远处看不见。我考虑无法除去这些荆棘和灌木,就踩着荆刺、灌木钻进去,帽子、鞋都被刺钩掉了,我又用布包住头作为保护网,才能读碑刻。于是知道这座庙庵是天启丙寅年安宁州人朱化孚修建的。〔朱化孚是壬辰年的进士〕这里的楼阁廊亭,都有名称、匾额,住山僧也有姓名、诗文,但没多久就成了寂静的山谷,遗弃的建筑白白存在,只能使人增添感慨啊!

从庙庵下来后到蝗螂力}岸,如果有一只船渡过去,就能往西上曹溪寺。等了悦阵没有船来,只好仍然往北走三里,抵达温泉,乘船渡过蝗螂川,登上西岸,溯河流往南行,看着河东岸的虚明崖洞,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仿佛在残春景色之外。往南走一里,又看见河东岸有一座山崖,也像虚明洞崖那样横列、突出,下面也分裂出很多洞,洞门都朝西,崖上面写有“青龙洞”和“九曲龙宫”的大字,隔河相望,禁不住非常神往。当地人说这两个洞很深,点着火把进去,大约有四五里,只是洞中漆黑一片,没有透光的地方。这两个洞就在沈家庄北面,我先前从虚明洞顺着河岸过来,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