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了,而误从上面走,走到洞崖边却不知道,为此感到很不痛快;然而南边的云涛洞,北边的虚明洞,.两处都已经穷究,这两个洞错过之后又得以从对岸看到,也不是没有缘份。又往南走一里,来到河西岸的村落。从村落背后往西上山,转向南走,又往西上,一共一里,就到了曹溪寺。曹溪寺寺门朝东,是座古庙。我一进寺就想去找圣泉,看到大殿东边、西边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是太史杨升庵写的碑文,于是拂拭石碑读碑文,知道寺中有优昙花树等名胜,因为找纸录碑文,就来不及询问圣泉。这天晚上,在僧人房舍中烧火做饭,住在大殿右边。
二十七日早晨起床时很冷。我昨天晚上只录了一篇碑文,而大殿左边的还没有录完,僧人为我准备了早餐,于是吃过饭就去录碑文。有两个在寺中读书的学生,因为不能将这块碑文断句,前来相问,我为他们讲解示范。〔这两个读书人一个姓孙,是安宁州人;一个姓党,是三泊县人。〕姓党的便带领我去看优昙树。这棵树种在大殿前东北角二门外的山坡上,现在已经修筑在墙版中,有三丈多高,一抱粗,而叶子非常大,下面有丛丛嫩枝从旁边长出来。听说在六月伏天开花,花色白中呈淡黄,像荷花一样大而花瓣长,香气十分浓烈但不结果实。我摘了几片树叶放在袋里。于是和党生从僧厨北面下坡,沿着山坳往北走,一里半,看到了圣泉。泉水从山坡上大树根下往南流出,树前用石头砌成月池围住泉水,池方圆一丈多,积水深五六寸,泉水涂涂向东南坡流去。我来到时正当上午,泉水的早潮已经过了,午潮还没有到时间,泉水正好处于收缩的时候,然而水流也不断,只是涨潮时涌出的水更大。党生说,洞中时时有两只蟾赊出入,现在没有涨潮,所以看不见,就是碑文中说的“金醒”,名为“神泉”之事了。月池南边有座新建的亭子,匾额上写着。间潮亭”,前任巡方使、关中人张凤翩为亭子作了一篇记。党生又带着我从圣泉西边上坡,往西北沿岭攀登,半里,登上水月庵。水月庵面向东北,位于葱山东北面的山坳中。庵里清洁而幽静,是一个姓王的乡绅修建的。庭院中有一潭水,边长只有一尺多点,是建庵后挖地而成的出水潭。庵前有一个深池,不能蓄住泉水。不久又下到圣泉,回到曹溪寺北面的坡坳,党生和我告别后囱曹溪寺,我于是从岔路下山。
一里,来到昨天从村后上山的地方。从村后往南走半里,又往东看到蟆螂川曲折向东流之处,石崖悬挂在半空中,凌空的高楼正对红日,那就是云涛洞。蝗螂川水已经往东边曲折流去,道路仍然沿着西岸山往南下,顺着其山坞向南转。走了一里多,开始沿着南山往东走。二里,则蝗螂川从山坞北面绕向南流,与道路相遇,过了蝗螂川,道路又沿着东山溯流转向北,一里,于是往东登上南山的北面,一里,转向东南走。一里,往南穿越一道从西边伸过来的峡谷,又往南上坡。一里,岔路与先前去温泉、渡到蝗螂川西岸的大路会合,开始一直往南走。六里,从北门进入安宁州城犷看见有二个女郎,两股发辫垂在肩后,〔这一带的女童,编一股发辫垂在脑后,女郎和年纪大的男子编两股发辫垂在车右耳旁。女的仍然甩布包发髻,男的仍然把帽子戴在发辫上。如果是锣锣就辫一股发辫,顺着额头绕到脑后,像箍住头一样。还有,未成年的男子,在后脑下部另外挽一个螺形的小发髻,缀在背后。〕手里拿着绢做的团扇,漂漂亮亮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老年妇女,提着祭奠用的盒子、纸钱,大概是去郊外扫墓。〔这一带重视在十月初祭奠、扫墓。因家贫来不及月初的,拖到月终也不能免掉。〕在西南地区所见到的妇女,在脚小和容貌美丽方面,没有超过她们的。进城走一里半,在东关吃过饭后出城,过了大石桥,顺着大路往东北行。半里,有条小溪从东边山坞流过来,溯小溪往上走。从桥南往东去,三里半,上坡。又走一里,过东安哨岭。岭不十分陡,从东北横贯的大山支脉往西南延伸下来,是安宁州东边的第一道保护墙。越过岭往东下,才看见沙河水从东北流来。随着水流过来的山坞往东进去,经过站摩村,一共十五里,到始甸铺。又走四里,越过龙马山,龙马山光秃秃地往北伸过去,横列在大山南面。道路绕过龙马山前往东走,又四里,才与沙河上游的溪流相遇。有一座三拱石桥在东横跨溪流,这是大桥。桥下的水从东北边进耳山二尖峰西面、棋盘山南面的峡谷中流来,往西南流到安宁城东边,再往南流进蝗螂川。又走半里,往东上坡,住在高视桥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