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二(4/6)

在上面,山洞开辟在下面,水从东边流来紧靠南崖,冲人西洞中,道路从其北面坠下山冈。我让挑夫在冈上守着行李,我和顾仆进入水洞。洞门朝东,有十几丈高,而宽是高度的一半。开始涉水顺洞南边的崖壁进去,水冲刷北边的崖壁而环流。进去五六丈后,水绕北边的崖壁,路绕南边的崖壁,一齐都往西转。抬头看见南崖上面,石头分层覆盖、重叠浮出,突立为高处的平台,连结成空中楼阁,都在几丈高的地方,雾气弥漫,时合时开,和云气一起飘来飘去。从南崖下面顺路往西进,北崖还亮,水流冲刷着;南崖渐渐黑暗,道路顺着进去。往西五六丈,走到南崖西部尽头,水顺着北崖直直冲向西崖下面,西崖于是往下陷落成深潭,水在潭中哗哗地响,发出冲激之声,然后顺着西崖向北转去。道路于是涉过水后顺着东崖,往北随水流走。洞转向北,弯形顶更加高峻,引入一点余光,若暗若明。又走进五六丈,水冲刷着北崖又往西转,我也再涉水到西岸。于是水再次环绕北崖流,道路再次环绕南崖走,洞里终于黑暗得无法看清什么,只听到水流潺潺的声音。又走了五六丈,再次在西崖遇水,这里的水渐渐深了,既然上面无法看清,而下面又无法测量,于是出洞。出洞,又四次渡水然后上冈。听到冈上有人声,是耕地的沙朗人。他看见我进洞,便和挑夫说着话等我。他对我说:“水从洞里往西流出,就是陡坡北边的峡谷;从山上过去,是天生桥小路所经过的地方,和先前的标记相同。”我于是遗憾没有携带火把,否则可以直接顺山洞从西边出去。这个人还对我说:“富民县有个老虎洞,在大溪边,不能错过。”我向他道谢。于是往西攀登山岭,一里半,登上山梁,这是天生桥。山梁南边石峰层叠峻峭,高高耸出,其山脉从陡坡东面越过山梁往北延伸,小路顺着山脉东面走,陡坡的沟涧以山脉西麓为界;山脉延伸到这里又跨越水洞而向北延伸,和沙朗背后的西山相连,水从其下穿过山腹往西流出,道路从其上越过山梁往西行。俯视山梁西边,则陡坡沟涧之水,直直地往北流,到这里转向西边,山梁上的路,也绕着沟壑往西下。我更加相信出水洞口就在这山梁下面,心里念念不舍地想下去探索一下。

往西顺山腰走了一里,看见有岔路直下到峡谷底部,于是让顾仆和挑夫从大路一直往前走,我则独自下峡谷。半里,到峡谷底部,子是溯流往东行。一里,转向南,就看到山洞后门朝西大开,门的高度、宽度也和前门相同,水从洞中滔滔不绝地涌流出来,往西与南来的涧水汇合后往北流去,我溯流进洞,二丈后抬头看洞顶,洞壁上层又裂开通到洞门外,洞门上面,像桥梁横跨在前方,其上又有流动的光线映入洞内,称得上高拱之极观,下层石影如同烟雾迷漫,仿佛漂动的云彩上托着明亮的太阳。洞中的水流,开初平缓、分散而不深,顺着进到数丈深的地方,洞中忽然耸起石头,浮出水面,洞内的水流汇聚得很深,气势磅礴地冲击洞壁底部,不能再溯流而进了。洞顶也有石头倒悬,因为太高,反而不觉得有伸屈自如之美。洞笔直而深远,所以进去很深仍然明亮,而且因为有上层倒射的光线,光一直透到里面。从洞里出来,返回去看洞门上面,其左边的悬崖非常陡峭,悬崖上又开成一道门,应当就是透光进洞的裂隙。于是越到沟涧的西边,远远地审视崖壁上层层叠叠的痕迹,什么地方可以落脚,什么地方可以倒攀,什么地方可以曲折到终,什么地方可以腾跃而上。然后再退到沟涧抵达崖壁,按着审视到的走法一一试着走。好半天,才到达上一层的洞外,洞门更加开阔高拱。进入洞内,如有阁楼、有窝巢,有平台、有亭屋,都浮在空中,往里蔓延。从洞内俯视洞底,景色如波涛穿破峡谷,飞瀑载舟,而先前抬头望上去隐隐约约的,如从洞顶上垂挂下去的慢帐、裙衫,现在又像随身飘逸的缨络,覆盖身影的幢蟠,这和腾云骑鹤的仙境,又有什么区别呢?坐在洞内很久,听着洞底的波涛声,一会如同大钟鸣响,一会如同丝竹袅袅,让我神往心动、舒畅愉快。到下山时,层层崖壁上悬有石阶,只是一时找不出条理,攀爬了很久。忽然有十多名男女从陡坡走过来,隔着沟涧停在那里张望。到我下来,间我有什么事。我告诉他们游览山上。其中两个男子也是读书人,间山上有些什么。我告诉他们美景一言难尽。我担心走在前面的顾仆等人走远,就不再和这些人说什么,跟着水流稍微转北而向西从峡谷中走去。一里,逐渐登上北面的山坡。顺着山坡往西走,三里,峡谷中的山坞逐渐开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