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十七(5/6)

弟的居室,但没有路通西来寺,必须仍然下到碧云寺。

从山门往西绕崖坡,又走一里半,往北上半里,到达壁脚,则是陕西僧人明空所建的庵,如今名西来寺。北京、陕西、河南三位僧人,都是以地方作僧名,现在北京僧、陕西僧的名声几乎并重。由我来品评他们,明空还是一般的僧人。他的名声这样重,是因为他是代理巡按张凤翩的同乡,张命他为绝顶迎叶殿住持,而沐府又把中和山铜殿迁移来送给他,所以声誉显赫。然而在绝顶与河南僧不和,在西来寺却只知道接待朝山的男男女女,他的见识还只是碧云寺众徒弟那一流的,与幻空法师望尘莫及。然而此寺背靠绝壁,白云为幕,彩霞为标,屏障般地拥在天际,巍峨陡峭的大观,这里就是第一。寺西有万佛阁,石壁下有一方泉水,靠壁嵌进崖中,有四五尺深,宽也相同,其中涵着的积水,不溢不枯。万峰之上,纯粹的崖石之中,汇积出这水脉,本来就奇特,只是不能像白云完的水那样有感而出,垂空而下,那是神奇啊。观看水色,不十分清澈,寺中所吃的水,都是从远处西峡谷引上来的,因此知道此水更加比不上白云完的泉水。寺东有三空的静室,也是傍靠绝壁。三空和明空都是陕西人,为师兄弟,但三空人很超脱,有道气,留我在他屋里吃饭,已经是下午了。从西来寺东到这里,石壁尤其高耸陡峭,寺旁边的崖石裂成洞,空空的,僧人全用来关游客的马,不能进洞游览,深感不痛快,不满意。又有峡谷从顶上剖开洼地而下,像云门剑壁,缝隙镶嵌于其中,也很壮观。僧人到顶上取柴,都从这条缝隙投到崖下,留着作为捷径,不能凭借为佳境。

吃过饭,又从寺西沿崖而去,二里,崖尽头处成为峡谷,就是仰高亭之上。在此之前我从绝顶经过这里而下,就顺大路进迎叶寺,来不及顺旁边的岔路往东赶到罗汉壁,而从迎叶寺回头眺望崖端,一条小路如同线痕,众多的洞穴如在云间,心中十分惊异,所以不怕天晚,去补游所没游完的地方。然而上面虽然崖石飞嵌悬空,却都和华首门之类相同,没有可以深入的。于是返回,从西来、碧云二寺之前,往东经过旎檀林,仍然进入狮子林,到白云的石屋下,找玄明的精舍。误从精舍旁边进去,又看到一间石屋,则是翠月法师的居室。〔悉檀寺的弟子。〕前面环绕着疏朗的竹子,右边用松树建盖为亭,也清雅有致,于是稍作休息。到返回萃野楼去住宿时,天已经黑了。

初三日早晨起床,吃饭。担着行李准备下悉檀寺,兰宗来邀请,想讲完山中没讲完的事迹,我于是到他居室拜访,他为我准备了果盒及饭食,讲遍了山中故迹。午后,念诚法师来兰宗的居室访问,也准备邀请过去吃饭。兰宗于是停止做饭,和我一同拜访念诚。道路从珠帘翠壁下经过,又移步傍靠了很久。兰宗建的静室东边,有石崖傍着峡谷而起,高数十丈,下面崖壁嵌进去,水顺崖外飞悬,垂空洒向崖壁,纷乱纵横,完全如同绳索联贯的明珠。我于是排开水帘进入凹嵌的壁中,往外看兰宗等人,如隔着云雾,绕着轻纱,瀑布前的树影花枝,都令人魂魄飞腾凡明净,极尽掩映之妙。崖的西半边,有青苔覆盖在上面,像铺着绚丽多彩的绒毯,翠色欲滴,这又是大自然创造的精致染品,既非石崖,又非山林中的雾气,形成又一种幻景。山崖边树木缤纷繁多,琼枝玉干,连幌成阴,杂花成彩。兰宗指着一棵树说:“这是扁形树,其它地方曾见过吗?”原来是一棵古树,从根开始横卧一丈多,才直耸起来,横卧的那一段不圆却扁,像石块侧躺在路旁,有三尺高,而厚度不到一尺,我当初怀疑是石,到这时顺着看它的上端,才相信是树。石壁借草作颜色,树木借石作形状,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往东半里,到念诚的居室吃饭。和兰宗告别,往南下“之”字形的弯,半里,又进入义轩的居室。义轩是大觉寺一派,新近在这里建盖静室,位置在狮子林的东南尽头处。上面是念诚的居室,最上面是大静室,就是野愚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为东支。萃野的山楼在西南边尽头处,上面是玄明的精舍,最上面是体极所新建的居室,这是西支。而珠帘翠壁,位于峡谷正中,紧靠峡谷的是兰宗的居室,上面为隐空的居室,最上面是念佛堂,就是白云的居室,这是中支。其间路转崖分,点缀一处静室就有一室之妙,静室盘旋着来回建筑,各自形成境界,正像一朵巨大的莲花,花瓣分成千片,而片片都自成一个境界,各自都没有欠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