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一庵在圣峰北者,必补处庵也,乃取道峡中随壑下,盖缘脊下经会灯者为正道,随壑东下趋补处者为间道。下二里,过补处庵。
亦稍荒落,恐日暮不入。
由其前渡峡涧南,遂上坡,过圣峰寺。
寺东向,前有大坊。
由坊外东行里余,冈脊甚狭,南北俱深坑逼之。度脊又东里余,有寺新构,当坡之中垂,是为白云寺。余欲穷此支尽处,遂东下行南涧之上,二里,则慧林庵踞坡尽处。缘庵前转下北涧,渡之,始陟中支行,北涧与南涧乃合于路南,其东即大觉蔬圃矣。东半里,过蔬圃北,又东一里,过息阴轩南,又东一里,过瀑布北,遂去中支,北涉西竺寺涧,而行中东二支盘壑中矣。又二里,薄暮,入悉檀寺。
译文
初五日暂住在悉檀寺。萃野的父亲沈君,备好柬帖邀请我和悉檀寺众禅侣,初六日在狮子林供斋食,这天就没来得及出去。初六日悉檀寺四位长老饭后约着去赴沈君的斋会,沈君也在一年之始满六十岁,我于是录下除夕夜住宿时的四首诗作为祝贺。仍然走五里,到天香的居室旁边,又攀登二里陡坡而上萃野的山楼,白云、翠月、玄明等各位静侣都在。进餐后,就同四位长老一齐拜访林中各静室。环绕于青山之中,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茶花鲜艳娇美,云关翠隙,无所不到。先拜访隐空,用茶盒款待。拜访兰宗、野愚,都下山了。拜访玄明,喝茶吃松籽。拜访白云,喝茶吃茶实。〔茶实和芡实一样大,其中的肉如同棒子,分成两片但长,入口有一阵很奇特的凉味。就是我家乡的茗实,但只有这里的能吃。听说感通寺的最佳,不容易得到。偶尔有含油的会棘口。〕拜访体极的静室,他预备了茶盒来招待。下午,仍然在萃野楼吃饭。四位长老硬要我骑马走,顺西垂下二里,经过兰陀寺西,从寺前往东转,于是经幻住庵前下坡,四里,回到悉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