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美味中有柔猪、耗牛舌,四君都对我解释,一条一条地很动听。〔柔猪是五六斤重的小猪,是用米饭喂成的,它的骨头全都柔软、脆嫩,整只烘烤,然后切成片吃。耗牛舌和猪舌相似但大,甜脆而有奇特的味道。可惜当时我已经酒足饭饱,不能多尝。〕并且对我说,这个地方耗牛很多,耗牛尾巴大而且有力气,也能驮负重物,北部的山里人,没有田可耕,就缴纳耗牛银作为税。大致鹤庆府以北耗牛多,顺宁府以南大象多,南北各有一种异兽,只是中间隔着大理府,往西到永昌府、腾越州,其西渐渐狭隘,其巾都有人,却不再有各种异兽了。腾越州以西,则有红毛野人,这也是兽中如同耗牛、大象,属奇异的一类。宴席到傍晚才散。二把事把我的文章拿走,把四君的文章交给我,说:“请在灯下细心为他修改,明天早晨准备早早呈报主人。”我点头答应。四君送我出大门,也骑马赶回府治,仍然让通事送我骑马回去。往东南走二里,住在村民家。我点灯评改文章,在西厢房睡觉。
十一日天亮,通事把我评改过的文章拿去送木家院,从院中取饭回来时,已经将近中午了。寻找挑行李的人,很久才找到一人,于是往南走。二里,到南山下。沿山往东南走一里,往下越过一个坑底,仍然往东南上二里,出邱塘关。关内有几家人居住,有把事迎接我,献上茶水。邱塘关横列着三间房屋,朝南,坐落在岭上,只是往南下去较陡,而关门则不是很险隘。其岭是西部主峰山脉往东突出的分支,和东山相对,下面夹着漾共江,关门东边的山脊对着江口,上面竖有塔,是丽江府东南边的第二道军事要地。隔着江的东山,延伸到这里也雄伟地奋起,像是要和西部主峰共为特角。守关的人指着东山麓,说就是金沙江往南转,然后往东南流到狼沧卫、顺州之间的地方。这里有路,半天翻越此岭,再走一天半就到东南边的狼沧卫。
出邱塘关,和通事辞别,让骑马返回,我就和挑夫仍然往南从小路下山。小路全是又高又陡的石山,踩着缝隙,攀援石峰而下,二里,才到山麓。于是往西南登上桥,桥西有坡。往南顺坡走。半里,又下坡,西边有向南敞开的山坞,但坞中没有水。又走半里,横穿山坞,沿西坡上半里,傍靠西部大山麓转向东南行。一里多,路左边又耸起石山,和西部山对峙,道路从其中穿过。二里,翻越山脊往南下,山脊右边有下陷的石崖,而东边的石峰,特别高大险峻。往南走一里,东峰才降低下来,又顺西坡绕向西南走。二里,又有向东突出的支脉,再往南翻越支脉。下半里,回头看向东突出的山峰南面,崖石凹陷进去,形成门洞,于是返回去查看,虽然有两个门洞,但洞都不深。又沿西山往南走,一里多,有三四家人住在西山下,于是又看到漾共江出峡谷后绕西山麓流,峡谷中开始层叠环绕为田,村前已经引水为渠,顺山往南流,流到七和。沿着水渠盘绕西山往东突出的山口,又走三里到达七和,七和有如丽江府的外城,傍靠在西山下的村落很繁盛。下面的坞中,江两岸都是水田,木公的次子住在这里,住宅也是向东。从宅前经过,又往南走半里,到税局,收税的人住在这里。又往南渐渐下一里,又经过一个村庄,于是往西南上坡。一里,登上坡顶,顶上很平坦。从顶上往南平走,二里,有数家人住在坡脊,这是七和哨,为丽江府南部的边境,所以在这里设哨。往哨南又走半里,有道路从东南横向西北,是三岔黄泥冈。原来这道坡从西部大山往下垂,到这里横贯东南,道路顺坡脊斜下去,脊西面于是下陷为峡谷,黑龙潭位于其下。大路沿峡谷东部一直往南,鹤庆府、丽江府的边界,顺着这道坡脊分。所以脊西面下陷的峡谷,从西往南绕到冯密,其下已经属于鹤庆府;脊东面盘绕南下到冯密东面的地方,其内还属于丽江府,这道脊是东西两部大山内的横界。于是往西俯瞰峡谷内,松警遥遥相连,道路沿东脊往南逐渐下,走六里到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