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二十二(6/7)

到顺坟西,从坟前绕流,这就是旋转之法。陈生认为说得对。仍然从木桥上渡江,一共走三里,返回住处。陈生取出酒敬我。我嘱托他找能远行的挑夫,他说明天能找到,不必嘱托。

十二日陈生为我找挑夫,都要耕田播种,不便远行,领了银钱,又来推辞。饭后,展转了很久,找到一个叫赵贵的,于是出发。我把纯一和尚赠送的二个贩、一个鼎用来酬谢向陈生赊欠的酒。从他家的西面过一道沟涧,横穿山坞后往西北走,一里多,登西坡,已经逼近堆谷峰下。坡上挖渠引水往南流,搭木头越过水渠,就往南沿着往东延伸的山脊而上,半里,到平冈。沿冈上往西行半里,直逼西山下。有座庙对着冈峙立。庙的南面往东下到冈底,有祭龙王的庙,向南的对着一池水,十分宽广清澈,是香米龙潭。庙的南面往东登上层崖,有洞门向东的山洞,洞上崖石迂回、突立,就是青玄洞。两座庙都没进,往西一直朝上登山,半里,到崖下,就看到洞口有垂下来的石头悬在正中,把洞门一分为二,左边大而右边小。有僧人傍靠垂在正中间的石头,在洞外建盖房屋,又在左门下环绕石头,作为外门。从环绕的石洞中进去,登上左门,门很开阔,往西直入,洞正中设有佛座。佛座前稍左边,洞顶透空,引入一缕天光坠下来,大约有几十丈高。佛座前右边则是向外悬的崖壁,中间往南通到旁边,就裂开为右门,右门稍微向东南,下面石壁悬空,可以眺望而不能行走。原来佛座之前,石壁往外悬空,形成屏障,已经让人觉得迂回环绕,而旁边通着两道门,上面通着一个孔,更感到明亮透彻,这是佛座前面的佳境。佛座后面,中间立着巨碑,碑上刻有诗。从这里往内走,必须持火把。于是让挑夫拿着火把朝前走,看见内洞也分开两道门,是右边大而左边小。先沿左壁攀援左边的缝隙往上登,登上一层崖后,上面夹成缝隙。穿缝隙进去,转向南,有个陷得很深的洞。先将火把投下去照见洞底,以为是阱,于是撑着缝隙腾空而下,下了三丈深,到达洞底;稍微往南看见有光从远处透进来,以为是通着另一个洞;再往前仔细看,光是从东边透进来的,才省悟就是从右门进来的大洞。又转向西进去,内有小洞,渐渐低矮,于是爬伏着去穷究。几丈后,更加狭窄得不能进去,于是倒退出来。沿着右崖壁而入,从崖壁西南又找到一个洞口。洞开初也小,洞内逐渐开阔,下了几丈后,就越来越狭窄而且渐渐低伏,也不能进入,又倒退出来,就是先前有光从远处透入的地方。向着明亮处往东走,左看右盼,崖石虽然蜿蜒但崖上没有其它洞。于是到巨碑后录碑上的诗,并从前洞出去,把梯子悬靠在垂石内的后崖上,也录了崖上的诗。僧人泡好茶送来,一饮而尽后出到下洞前,洞口有桃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这个洞前后分岔、幽远深邃,前面透漏掩映,后面层叠深远,一个洞拥有两种美景,而且洞外有迂回的崖石往上拥起,山下有碧玉般的水池,也是绝妙的胜境。

下山后,到达平冈,我想往北去探黑龙潭,挑夫说:“去黑龙潭的路应当从黄泥冈往西下,不这样走,也必须从冯密背后溯流进去。这座山的山麓,没有路可以通行。因为这里有两处龙潭,北边峡谷的是黑龙谭,这里下去是香米龙潭,都是水从西山流出,在洞前汇成龙潭,其胜景如出一辙,不用烦劳探两处。”我认为说得对,于是往南去香米龙潭。龙潭有几十亩大,水深得又清又蓝。原来就是平冈的脊,向东南环绕,和西山相夹,龙潭夹在其中,只有西南边敞开一道峡谷容许水流出去。道路顺潭西沿西山往南走,山崖忽然裂开,水从其中溢出,流入潭中,于是横有石块度过裂开的崖口。崖前巨石支撑门口,水从巨石缝隙中分流,横石也分别度过去。这些横石高低不一,东边俯瞰清澄的水波,西边崖壁倒悬,洞中的水流在崖壁下冲刷,崖壁上树林缠绕,幽趣令人牵挂,无暇他顾。后来就钻缝隙进洞,洞中巨石斜立,水分流衍派,曲折交错,一个洞却水石错落,顶上如同布幕高悬,下面如同莲花分瓣,踩在莲花瓣中,正怀疑为何片片相隔,仰望顶上,又觉洞中大空。进去数丈,后面的崖壁上还有余光,但水从洞下涌出,不能摸索着进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