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三十一(5/7)

之地,应当也是流经而不是发源,如果是发源,哪里能马上就有此等大的水流呢?又考察,芒市西边有条麓川江,源出于峨昌蛮的地区,流过缅甸的辖地,会合大盈江;南甸东南一百七十里处有条孟乃河,源出于龙川江。而龙川江在腾越州东面,实际出自于峨昌蛮的地区,往南流到缅甸太公城,会合大盈江。这样麓川江与龙川江,一同源出于峨昌蛮的地区,一同流到南甸南边干崖西面,一同流人缅甸的辖地,同是会合大盈江。但是两地实际上并无这两条水流,莫非麓川江就是龙川江,龙川江就是金沙江,一条江却有三个名字吗?原来麓川又叫陇川“龙”与“陇”音实际相近,必定就是其中之一无疑;大概是峨昌蛮境内的水流,流到腾越州东面称为龙川江,到芒市西边称为麓川江,以与麓川交界罢了。它在长官司境内,实际上流经青石山下,由于它的下游是金沙江,便指认为是金沙江的源头,而不是源出于山下可知了。又流到干崖西南、缅甸以北,大盈江从北面流来会合,一同往南流,水势开始变宽,于是独自名叫金沙江。而后流到太公城、孟养的交界处:实际上正当它向南流的江流的西边,所以指认为边界;不是孟养的东边又有一条金沙江往南流,干崖的西面又有一条金沙江源出青石山往西流;也不是大盈江会合金沙江后流入缅甸,龙川江又流入缅甸后会合大盈江。大盈江流入的金沙江,就是龙川江的下游,龙川江会合的大盈江,就是那名叫金沙江的江流了。把它们分别岔开来名称愈加紊乱,把它们会集贯通起来脉络自然显现出来了。这是这两条江流流经的地方。到此时益加了解到高黎贡山的主脉,往南下延到芒市、木邦而后到大海到了头,潞江单独下流到大海西边可以知道了。据志书,又有个大车湖在州城南边,十分宽广,湖中有山,如琼玉绿狼中的一点青色。今天唯有城北上干峨宠岌山下有两个海子,城南并无积水,莫非洪流全部变为飞扬的尘土了吗?走过新桥,往西行半里,有岔路:往西北走的,是去乌沙尖山的路;向南下走的,是去跌水河的路。我听说那里非常优美,就先向南赶去。到满是竹丛的山坞中走一里,涉过一条往东流的小涧,向南上坡,折向东约走半里,有座大石桥架在大盈江上,此桥呈东西向跨在新桥的下游。从桥西稍往南上坡,不到半里,江水从左边峡中穿过空中平缓下坠,山崖深十多丈,三面环绕着石壁。江水分为三条支流飞腾而下,中间的宽一丈五,左边与山崖并排一齐腾涌的,宽四尺,右边嵌入山崖分流的,宽一尺五,大略中间的如门帘,左边的如布匹,右边的如圆柱,气势极其雄壮,与安庄的白水河同样壮观,但此处的山崖更加迫近而狭窄。从西边的山崖绕到南面的山崖,水平面对站着,飞溅的水沫倒卷而下,似玉屑珍珠飞腾,远远洒在人的衣服上和脸上,白昼之间真如雨花雪片。当地人所称的久雨不晴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但是“雨”字应该改为“旱”为好,用“雨”字那就重复累赘了。江水下坠成深潭,水流下嵌在峡底非常深,于是下去踏着江边走。有两层房屋在狭窄的壑谷中,是王家的水雄。重又上到西边的山崖上。它南面一座山峰高耸,如凭临高空向瀑布拱手作揖,这是龙光台,上边建有关帝殿。回头顾盼了许久,再走下西边的山崖。此处山崖非常狭窄,东边就是飞流的瀑布坠下高空,西边也是夹谷深坑环绕着房屋。俯视屋子下边的坑底,有流动的泉水重叠的水稚,也是水稚房,但正当环形的山坡间,它西边就往南下通缅警的大道,不知水从哪里流出去。仔细俯瞰地形,水从山脚下穿过洞穴流出去,在南边分为两道,一条顺大道往南流注,一条重又流入巨石下,流进坐落在夹谷深坑上的屋中成为水雄。回头眺望山崖北边有一线峡谷,深下去有五六丈,往北对峙而来,宽处仅一尺,可高处不止三丈多,水从峡底穿入前边山崖的山腹后流出它的南边。估计山崖洞穴之上,高处也有三丈多,南边到出水的洞穴,上边相连之处有三四丈,不知它下边穿透的洞穴与上边并峙的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天然之巧与人力之工,怀疑两样都不能达到此等地步了。

从山崖上登上西峰,一里,有寺院坐落在山峰的东面,寺门向东,是昆卢寺。由寺西行二里,直达擂鼓尖峰下,见有路直登山峰往西下走,但路上有二位书生指点去宝峰的大道还在北边,于是横着跋涉过田间。半里,找到大道,顺大道往西上坡‘二里,向西抵达擂鼓尖峰的北麓。应当往西北从岔路上山,我却错从西南走,一里,踏上高峻之处,一里,渐转向南上登,再向着擂鼓尖峰走。又一里,心知路走错了,便向西越过岭脊,就望见宝峰的殿堂楼阁,在西北山岭半腰上,与此处岭脊同样高,但隔着两重山著,山下非常深,都是从岭脊向西南下坠。估计顺山坡往东下走,走上大道再上走,与登坡往西上走,从峰脊上转下去,它们的路程相等,不如上走得以兼而上登峰顶了。于是向西南上山,十分陡峻,一里,径直出到擂鼓尖峰的西面,有路自尖峰向南前来会合,同这条路向西北越过山脊。山脊北面路分为两条,一条往西北沿着山峰而去,一条向东北登岭走。一里,两次越岭登脊,此处山脊两旁都是向东、西下陷,于是在山脊上吃饭。走过北边,路又如前边一样分为两条,不过往东北去的仍然不是去宝峰的路,还隔着一个山著。于是再往西北登上山顶,一里,踏上山顶的最高处,往东俯视州城东面的山坞,向西俯瞰峨陇南边的山坞,都在近处夹在此脊之下,而峨陇的西面,又有一重高峰,自北往南,夹住峨陇的山坞,往南延到缅警,而后与大盈江会合后往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