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水亦将绝,则饮马河之向北而西转者。又南一里,入腾越北门。行城中二里,出南门。城中无市肆,不若南关外之喧阗声大而杂也。抵寓已下午矣。
译文
二十七日早晨起床,吃饭后动身。仍取来木胆扛在肩上。由山冈东南下到峡中一里多,又有浓郁的烟气,是热水又从坞中溢出,与冷水交错流淌往西流出峡谷,这里的山坞都是东大山环绕的壑谷。由泉南再上坡一里多,有坑谷自东山往西横截,好似堑沟一样隔在这里,坑下也有水涂涂流淌。顺坑谷向东上走一里,从坑谷下坠处向南越到坑谷上。它东面未走过之处,也有壑谷盘绕成平地,有村庄靠在东峰下,路在村庄的西南。半里,有岔路:一条往南前行在山坡上,一条向东经过村中。我意料向东的是去村中的路,就沿着东峰往南行,望前方尖山非常近。三里后稍下走,见一个山坞横在前面,它西面的下边就是乌索近旁的村子,它南边越过去就是雅乌山西面的山坳了,才醒悟过来这是去固栋的路。急忙转向东,茫然行走在山坡间。一里,遇上南来的大路,才知道这是固栋通向南香甸的路,顺着它走。慢慢往东北上走一里,稍平缓些犷向东半里,再上坡。平缓上走一里,走在峰头稍转向南半里,就是南雅乌的山脊了。从脊上可向南眺望宠岌山,而北面来的山岭,从它北边下坠为山坳,再隆起为此处山坡。往东顺山坞山脊平行半里,就向东北下走。抵达山坳东头,就见有路自西边的山坳中延来,是去热水塘的正道,原应当从下坠坑谷东面村庄的岔路上走,现错绕向南了。于是又向东下走一里多,它下方盘绕成为平地,正当北山之东,山界相当开阔,中间没有田亩,但丰美的草地十分茂盛。东北一座山峰向东突起,山势高大险峻,标杆样在前方,是石房洞山,它后面就往西北连接到西山。西山则自北延向南,如排列的屏风,就是自热水塘之东往南延伸的雅乌山了。于是沿西山又往北下走半里,见有两三家人紧靠南面山坡建了屋,下边有些小水流向东流泻,而路通到它的西北方,无处可以打听是什么地方。继而遇见一个人,拉住他问路。那人说:“这是雅乌山村,赶快离开。”后来才知道这里是险途,走路的人都不敢停脚,可我糊里糊涂地坦然自如。又向北一里,再越过一处向东突的山坡,一里,登到山坳中,这才察觉到东江的形迹,自它的南边冲破雅乌山东面的峡谷流去,但仍看不见江流。向北转向东下行,一里,有山峡自西北延来,就是高大险峻之山后面西北方的山,与西面一列山相夹形成的,峡中有小河顺峡谷往东流出去,有小木桥横过河上。过到桥东,就沿北山的山麓走,才见到南面壑谷中,东江弯弯曲曲,向西南冲破峡谷流去。此地北山东突而高大险峻,南山自石洞厂南面,盘旋着向西转,高耸为江东山的北岭,与北山对面相夹,截过江流往西下延,中间拓宽为山坞,曲折在其间。路从它的北边往东行一里,有岔路向东南下到坞中,乘船截流而渡,是往东通向石洞厂的路;有路往东北傍着高大险峻的山峰转,是向北通往南香甸的路。于是往东北走一里多,转到高大险峻山峰的东面。遥望此处山坞十分开阔,自北伸向南,东西分为两列山夹住它。西山多有东突的尖峰,东山有屏风横亘之势,山坞北面豁然开阔达于远方,山坞东面是江东山屏障样的北峰,矗立着相对夹峙。唯有东南方一条峡谷,通入到深远之处,是去杨桥石洞的路;西南方一个山坞,曲折流注,是东江穿流峡谷的地方。这之前,我望见此处高大险峻的山峰,已觉得它很奇特;到环绕在它的山麓,仰面见它盘绕绵亘的山崖,层层叠叠向上耸;既而由东转向北,忽然见到层层山崖之上,有个洞朝向东方,想登一次但不见有上去的路,想要舍弃它又始终不能离去。最终命令顾仆放下行李,在路旁守住木胆,我居然仰面攀登而上。那山上极为陡削,半里之后,山土陡削不能放脚,用手指攀住草根上登。不久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幸好走到了岩石。不过岩石也不坚稳,踩上去岩石马上坠落,手攀岩石也会坠落,间或找到一块稍微粘牢的,双足绷紧手指挂住,如平贴在墙壁上一样,不容移动一步。想上去既无处可抓,要下走也无余地,生平所经历的险境,没有超过此处的。峭壁有过,没有此种酥松的土质;流动的土石有过,无此等松散的岩石。很久,先试探着找到那容纳两手两脚四处不会坠落的石头,然后悬在空中移动一只手,随后悬在空中移动一只脚,一手一脚抓牢,然后悬空又移动一手一脚,幸好石头没有坠落,可又手足无力像要下坠。很久,侥幸攀登上去,又贴身横过南边,共半里,才抵达洞北面的山崖。沿山崖稍下坠,才向南转进洞中。洞口弯然隆起,如半个月亮覆在上方,顶上倒垂的钟乳石很多。洞中不怎么深,五丈之内,后洞壁呈环状前拥,下边裂开小洞口。分开缝隙进去,一丈多便到了头,没有别的奇异之处。出洞后,仍沿北面的山崖在西上爬。比贴身横爬艰难,随即顺山峡上登,希望有路往北绕下山,很久找不到。半里,越过山坡的西边,又仰望它上方山崖高大弯隆,有山洞位于山崖下,洞口向南,益发竭力跌跌撞撞向它走去。半里,进了洞。洞前有巨石挡在洞口,把洞口分为两半,先从那西边的洞口进去。洞口以内马上沿巨石的后方往东转,其中夹成深邃幽隐的密室,钻到它的东面,其中又旋绕成后室,不过也是一丈多便到了头,未深入进去。旋即从那东边的洞口出来。回头眺望巨石之上,与洞顶下覆之处,还余下一丈多。洞口之东,又环绕着一块岩石对着它,此石悬在中央如像平台,如果设置了梯子登上去,收揽的景色更奇了。出洞后,沿山崖往北半里,脚下也都是悬崖无路可走,但全是草根悬挂着。于是坐下往下坠,把双脚伸向前,两手反向后拉着草根,略略作出那投空而下的姿势,顺势下山一里,竟然到了山麓。与顾仆相见,就像再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