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滇游徐霞客游记记三十四(5/7)

。山冈东边村庄房屋连接不断。我从竹林中下来,一位老人迎入他的屋中,准备了腊肉、火酒献上来。原来这天是端午节,而老人与李君有交情,于是把我迎进去招待吃饭。中午后,再向东沿南山行。半里,它北边又隆起一座长形土阜,如一半月亮横在前方,这是长洞山。又向东二里,就进入山峡,有溪水从峡中流贯而出,这是罗汉冲。溪流南北都有村庄夹峙在峡口。由南岸的村庄溯溪往东行,又走二里,越到溪流的北岸,有大路依傍在北山下,是向东越岭通向猛连的路,从它北面的山坞中去找温泉。此泉不热但温,水流不急而平缓,一块大岩石突出在田地间,水汇积在石旁,浅得洗不成澡。东山下有“大洞温泉”儿字,是八景之一,就在它北岭的峡中,与此地隔着一条支岭,向北翻越相当近,可李君急于回家,就领我从大路往西出来。二里,过了溪南村,走出峡口,顺溪流往西行。一里,走过一座桥,从溪南又向西一里,经过长洞山北麓。望北边大洞在的土阜,夹住溪流屹立,我想赶到那里去,在那里的温泉里洗澡。李君说是泉水在东面峡中,进去的路还很远,就强逼我往回走。又向西一里,走过团山北麓,又向西三里后返回李君家中。

初六日早晨吃饭,命令顾仆带上铺盖,动身去游杨广哨。这之前李君对我说,此地往东南由罗汉冲深人二百里,有座渝吕山,向东南由罗生山走四十里,有个马鹿塘,都有峰峦值得观览。我于是先去那近处的,预计可从硫磺塘、半个山转回来。向东三里,从水应寺、天应寺两座寺庙之间,向南上山。越上走越陡峻,七里,登上绝顶。俯瞰北面就是天应寺悬在山下坑谷的山麓,由州城所在的山坞往北,唯有宠众山与它对峙;俯瞰西边就见两旁山峡分向延伸而去,势如旗帜上悬垂的飘带,都是下坠到绮罗向南的峡谷中,有个龙井在峡谷下方涌出来;只有向东眺望是本山的山峰互相抗衡,交错遮掩;而往南眺望就见浓雾弥漫沉浮,好像是以山脊为界,咫尺间不能看见东西。于是向南从岭上绕着峡谷走,都是行走在氰氯的浓雾之中,茫茫一片如蹈大海。半里,往南下走。下走二里多,山半腰又环绕着一个壑谷,山脊自东南往西围抱,中间藏着圆形的山坞,有小溪向西流去。坞内雾影稍稍散开,可雨色渐逼过来,虽看得见那附近的田野,但远处不免被雨水沾湿了。再上登南面的山坡,登上坡脊往南行,五里,一条岔道顺山脊通向西南,一条岔道沿山坡向东下坠。我漫无目的地从脊上一直往南走,不久路渐渐向东下去后断了。二里,有村庄靠在东边山坡下,分开浓雾去村中问路,是清水屯。据志书,城南三十里是清水朗,这就是那地方了。但去马鹿塘的路,应当从北边的岔路分向往东走,此时已走过头在南了。清水屯的人指点我从山坡北边往东下走,应该找得到大路。听从他的话走,半里,向东北涉过一条非常深的坑谷,雾影中窥见它东南旋绕的壑谷向下盘绕,当时不知它出去通向哪里,后来才知它南面的高峰,反而自西边的竹家屯往东突,是陈播箕哨。再向东北上坡半里,见有路向东下走,就随着它走,没想到去马鹿塘的正道还在它北边。浓雾漫漫,辨不清方向,踉踉跄跄向东下走。一里多。有峡谷自北横向南,溪流贯穿峡中,有田地嵌在峡底,可绝无人烟。田野中已插遍禾苗,也无一人。到达田边路就断了,田埂狭窄得如线一样,用手杖拄在田中,往东走到溪边,但溪流两岸树丛浓密遮蔽,不能渡。再返回来靠着西面的山坡向南走,一里遇上小径,渡过溪流往东上行。一里,路隐伏在草丛间,再次若断若续,但那上去之处非常陡峻。兰里,向东登上岭头,又从岭上向东南上登一岭。半里,才见岭北有山坳,自北向南延伸,中间低伏再次隆起,它东面就是崩裂的山崖下坠,山势非常宽阔,那下坠之处十分陡峭,好似山脊从中剖开左右两幅筛慢并排平行下坠的样子。山坳北边有条路自崩裂的山崖北面的山岭往东行,南边也有小路,自崩裂的山崖南面的山岭往东上行,可山坳中唯独没有北面来相交的路。我于是沿山崖南面的路上走。向东一里,路被崩裂的山崖陷下去,又岔向南,再上登南岭。半里,再往东走在岭脊上。二里后才有南来的路,顺着它往东走。俯瞰北边崩裂的山崖下陷,向东处形成深坑,警中树木幽深密蔽。又向东半里,再登岭,山岭于是往南延去,小径开始向东北下坡。一连曲折下走三里,我以为将走到北面深坑的底部,顺着它出去就是马鹿塘了;谁知一道山坡环绕在中间,路岔为东西两条绕过山坡,不多久就断了,都是深深的茅草成丛的荆棘,坑谷嵌在它的下方非常深。我开始时从它南边走,找不到路,转向东,又找不到路,往返徘徊,茅草深长,荆棘密蔽,遍处搜索不能前走。很久后,又从南面山坡下找到小径,下走一里多后往东抵达坑底。就见坑中有潺潺流水,自崩裂的山崖向东南流,坑谷两旁全是陡峭的山崖密蔽,全无路的影子,可坑底非常平坦,水流在杂乱的砾石之间,不时绕过平坦的沙滩水流,就顺着水流走。有时东有时南,仰面眺望十分逼窄,可始终绝无路影。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