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村庄紧靠东山。从村南向东进山,有水雄盘踞在冈上。山冈之南,就有山涧自木鼓山的北峡流来,绕过山冈南边往西流去,有亭桥跨在涧上,这是大道;小径就是由北面的山脊入峡,绕着山冈往东下走。于是溯溪岸往东行。一里,有座小木桥平平地跨在上游,于是越到桥南。又向东上坡,一里后来到金鸡村。此村居屋连片夹道非常繁荣,位于木鼓山的东南麓。村东有泉水两池,从石穴中流出,一温一寒。居民引温水蓄在街道中建为水池,上边用屋子覆盖。又有正屋三间面临水池之南,庭院中两棵大紫薇树十分艳丽,前边有门似公馆的样子。于是在市上买酒来吃了饭,然后在池中沐浴。池子四旁用石砌成,水停而不怎么流,也不十分热,不怎么清,还在永平的温泉之下,但有公馆有门则相同了。从村后往东南沿峡谷上岭走数里,自金鸡村越过山岭往东下走,是通大寨、瓦渡的路;从村后一直向东上登木鼓山的西南峰,二十里处有座新建的宝顶寺。我来不及登,就从村子往西南下走。
三里,折向北,越到亭桥北边。顺溪流往西南前行在田野中。五里,在西边遇上大溪,溪的东岸有村庄依傍着溪流,于是溯溪稍北走,走过大木桥后向西行走在田野中。又走四里后来到见龙里。村南有座报功祠非常巨大,大门向西,但祠堂楼阁则向南。进到其中,祠堂是空的而楼也是空的,楼上只有一尊文昌帝君的坐像正当楼中。寺中的僧人说,从前有王靖远诸公的神位,寻找神位见不到。由此处又走十里,进入拱北门。又走二里返回会真楼。派人前去问讯安仁,已经西去腾越了。
十五日在会真楼休息。
十六日前去会晤闪知愿。返回时拜见了刘北有,留我吃饭,立即一同前往太保山麓的书馆。书馆中花木丛深,觉得十分幽静悠闲。坐了很久,下起雨来,恰好闪知愿送《南园录》及《永昌志》来到,就留在书馆中,刘北有留我把寓所迁到书馆内,我多次辞谢了他,到此时见这里幽雅,马上答应了他,约定在明天早晨搬。雨住后,刘北有把钥匙交给我,因为刘北有将要赶去参加秋试,无暇再来了。我于是告别,返回会真楼。
十七日闪知愿再次来迎候赴宴,并等候他的兄长闪太史及他堂叔闪孩识来一同开宴。深夜才分别。
十八日把寓所迁到山麓西南的打索街,也就是刘北有的书馆。他的书馆外边有个租房子住的人,把日用器具送进来,也是刘北有的命令。我独自坐在书馆中,为了抄写《南园漫录机既而马元中又找来《续录》,我于是先抄《续录》。乘雨折来庭院中的花上花,插在木球腰部的孔洞中就活了,花蕊也吐花。〔花上花,叶子与枝条似我们地方的木撞,但花色正红,似福建的扶桑,但扶桑六七朵并拢攒聚为一团花,此花则是一朵四瓣花片,从花心中又抽出来重叠在花上,殷红色而且开得久,从春天到秋天还在开。即使插在地上也总会活,如石榴一样,不过种在庭院左边就活,种在右边就会枯干,也十分奇异。〕又把杜鹃、鱼子兰、〔此兰花如珍珠兰但无蔓枝,茎短,叶片圆而有光,抽穗,细小的黄籽粒成丛结在上面如像鱼子,不开花就脱落,幽雅的韵味如同兰草。〕小山茶分别栽在木球的孔洞中,没有不活的。午后,俞禹锡在雨中来看望,并带来饭买来酒,赠送我的诗中有“下乔”的诗句。〔认为会真楼高旷清爽,可把一片平川的阴晴尽数收揽。〕我用一首“幽栖解嘲”的五律来回答。〔说是为方便抄书。〕
十九日在书馆抄书。闪知愿拿竹纸湖笔来馈赠,因为此地无纸笔,全不能书写。
二十日在山麓书馆抄书。
二十一日闪孩识来探望。
二十二日在山麓书馆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