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9/10)

的意见,于是攻破了邯郸。现在北军逼进,陛下南行,恐怕邳肜当年所言要在今天应验了吧,这是其四。愿陛下早日打定主意,归降魏国可获封地、爵位,如果南奔,待山穷水尽再向人家投诚,那么灾祸就更大了。《易经》有言:‘亢字的涵义,是指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失,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知道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难道只有圣人如此吗?’所说的就是圣人知天命而不苟且,此为必然。所以尧、舜因为自己的儿子无德才,知道天命要将天下授与他人,于是就寻找能接受天下的人。儿子虽然不贤,灾祸尚无萌芽,而把天下授给上天中意之人,灾祸还能产生吗?!所以微子以纣王庶兄的身份,将自己反绑,嘴中含着玉璧投降周武王,难道他乐意这么做?不得已而已!”于是后主听从谯周的建议。刘氏没有受到杀害,蜀国也没有受到屠戮,都得力于谯周的谋划。此时晋文王司马昭为魏国的相国,因为谯周有全蜀归附的功劳,故封谯周为阳城亭侯。又下诏书征召谯周,谯周动身到汉中,因病不能前往。

咸熙二年(265)夏,巴郡人文立从洛阳返还蜀地,路过汉中拜见谯周。谯周在谈话之间,给文立在木版上写道:“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说的是司马,月酉者指八月,至八月司马昭果然死去。西晋立国后,多次下诏到当地官府,要他们送遣谯周。谯周于是抱病上车前往洛阳,泰始三年(267)才到。因为他的病未愈,被拜任为骑都尉,谯周自己上书陈述自己无功而受封,请求朝廷收还爵位和封地,皇帝并不答允。

泰始五年(269),我曾作本郡中正,政务完事,请求离官还家,前往与谯周告辞。谯周对我(陈寿)说:“过去孔子寿七十二岁,刘向、扬雄七十一岁去世;今年我已七十岁,或许活不到孔子的寿龄,但活到扬雄、刘向的年龄是完全可能的,恐怕过不了后年,我必定长辞人世了,再也不能相见。”我怀疑谯周是凭术数知道这种事,而借此话表示出来。

泰始六年(270)秋,谯周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因病重而没有到职。当年冬天谯周去世。他的著述,计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等书共一百多篇。谯周有三个儿子,谯熙、谯贤和谯同。小儿子谯同喜爱他父亲的事业,也具有忠厚质朴的德行,曾被举为孝廉,任为锡县县令、东宫洗马,但对朝廷征召一概不应。

郤正传,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祖父郤俭,汉灵帝末年任益州刺史,被盗贼杀害。时逢天下大乱,故此谷阝正父亲谷阝揖便留居蜀地。谷阝揖为将军孟达的营都督,随孟达投降魏国,作中书令史。郤正原名郤纂。他年少时即父死母嫁,茕茕孑立,但安贫好学,博览坟、典古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