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论礼(2/2)

秋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混,孔想用礼、乐来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孔闲居”篇讲的就是孔对礼的一些重要见解,如什么是礼,怎样才符合礼,并全面地论述了礼的功用:“郊社之礼,所以仁鬼神也;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飨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认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伥伥乎何所之?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故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退揖让无所制”

说:“仔细听着,你们三人!我告诉你们,礼还有九件事,其中四件是大飨礼所特有的。如果知了这些,哪怕是个田人,只要依礼而行,他也是圣人了。两位国君相见,互相作揖谦让后大门,门后钟鼓等乐齐奏,两人又互相作揖谦让后登上大堂,登上大堂之后乐声就停止了。这时在堂下又用乐奏起《象》的乐曲,接着执籥的人又起《大夏》之舞和各舞蹈。摆设笾豆与牲俎,序安排礼乐,备齐各执事人员。这样,来访的国君就受到了主人的盛情厚意。在这里,人们来往走动都符合规定,周旋时步都合乎规矩,车的铃声也合着《采荠》乐曲的节拍。客人去时,堂下奏起《雍》的乐章;撤去席上时,奏起《振羽》的乐章。所以,君的行动没有一件事不在礼节之中。客人门时钟声响起,是表示迎之情;登堂时演奏《清庙》诗章,表示赞其功德;堂下奏《象》的舞曲,表示崇敬祖先的功业。所以,古代的大人君相见,不必互相说话,只凭礼乐就可以传达情意了。礼,就是理;乐,就是节。没有理的事不,没有节制的事不为。不懂得赋《诗》言志,礼节上就会差错;不能用音乐来合,礼节就显得单调枯燥;德浅薄,礼就会显得虚假。”

三个弟听了孔这番话,前豁然一亮,好像拨开了迷雾。

评析

请问怎么才能到合乎礼呢?”孔说:“礼吗?礼,就是用来节制行为使之适中的。”贡退下来,游上前说:“请问,所谓礼是不是为了治理恶劣习而保全良好品行的呢?”孔说:“是的。”贡问:“那该怎么呢?”孔说:“祭天祭地之礼,是用以致仁于鬼神的;秋尝夏禘之礼,是用以致仁于祖先的;馈祭奠之礼,是用以致仁于死者的;举行乡礼、乡饮酒礼,是用以致仁于乡亲邻里的;宴会饮酒的礼仪,是用以致仁于宾客的。明白了祭天祭地的礼仪,秋尝夏禘的礼仪,那么治理国家就像在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那样容易。因此,用这些礼仪,居家事有礼,长幼就分辨清楚了;家族内有礼,一家三代就和睦了;在朝廷上有礼,官职爵位就井然有序了;田猎时有礼,军事演习就熟练了;军队里有礼,就能建立战功了。因为有了礼,室得以有了制度,祭有了样式,各符合时节,音乐符合节拍,车辆有了定式,鬼神得到了该有的祭享,丧葬有了适度的悲哀,辩说得以拥有支持的人,百官得以恪守其职分,政事得以顺利施行。加在每人上的,摆在面前的,人们的行为举动都能够适宜得当。”

贡站起来问:“这么说,夔对礼通吗?”孔说:“夔不是古代的人吗?他是上古时代的人啊!通礼而不通乐,叫质朴;通乐而不通礼,叫偏颇。夔大概只通乐而不通礼,所以传下通音乐的名声。不过古代的人,各项制度都存在于礼中,制度也靠礼来修饰,实行起来大概还是靠人吧。”

游退下去,张上前问:“请问什么是礼呢?”孔说:“所谓礼,就是对事的治理。君有什么事务,必有相应的治理手段。治理国家假如没有礼,就好像盲人没有扶助的人,茫然不知该往哪走。又如整夜在暗室中找东西,没有烛光怎么能看得见呢?所以说没有礼就会手足无措,耳目也不知该听什么该看什么,退、作揖、谦让都失去了尺度。这样一来,居家事就会长幼无别,家族之内祖孙三辈就失去了和睦,朝廷上官爵就失去了秩序,田猎练武就失去了策略,军队攻守就失去了控制,室建造就失去了制度,祭就失去了式样,各就失去了合适的时间,音乐就失去了节制,车辆就失去了定式,鬼神就失去了祭享,丧事就失去了合度的哀伤,辩说就失去了支持的人,百官就会失职,政事就不能施行。凡加在每个人上的,摆在面前的,人们的行为举动都失其所宜。这样,就无法协调民众一致行动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