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梁统列传(5/7)

窝藏犯极其重视,对胁从者也应法办,用来破除朋党,惩罚隐匿不报之人。汉宣帝聪明正直,统治天下,臣下按法办事,没有错误,照先典办事,天下得到治理。到了哀帝、平帝继位,时间不长,办案不多,丞相王嘉随便改动先帝的旧法,几年之内,出了百多件事,有的不近情理,有的不能满足民心。现在我把一些对政体有害的地方陈述在左边:“臣下想到陛下品德高尚,权宜时势,拨乱反正,功劳超过文王武王,品德与高皇帝相通,不应按照末代衰微的轨迹行事。应该明察利害,考量得失,责成官吏,择善而从,定出不变的典章,作为后代的法则,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事情下达到三公、廷尉那里,大家认为严刑峻法,不是明王当前的急务,旧法施行日久,不是一个早晨改得好的。梁统所提,不宜采纳。梁统又上书道“:官吏们认为我所说的,不可实行。回想臣之所奏,不能叫作严刑。我是说汉高帝以后,到孝宣帝,他们所施行的,多合经传。今天应针对实际,参验过去,遵照旧典,改也不难。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希望得到召见,如果面对尚书近臣,口述要点也行。”皇帝命令尚书问明情况,梁统答道:“听说圣帝明王,制立刑罚,所以即使尧舜的盛世,也杀了四凶。

《书经》上说‘:上天讨伐有罪之人,五种刑罚有五种用处。’又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孔子说‘:刑罚不恰当,那么老百姓将手足不好放在何处。’其中的意思,就是不轻不重。《春秋》提倡大义灭亲,不回避亲戚,为的是防患救乱,安定百姓,难道没有仁爱之恩,主要是杜绝残贼的道路哩!“自从高祖兴起,到达孝宣帝,君明臣忠,谋略深广,还遵守旧章,不随便改革,海内称为治理,断案更少。到了初元、建平年代,所减刑罚百多条,而盗贼反而增多,每年以万数计。近来京都附近,群盗并起,甚至烧毁茂陵,未央宫也见火了。后来陇西、北地、西河的盗贼,越过州郡,万里勾结,攻占仓库,劫掠官吏百姓,诏书下令讨捕,连年收获不大。这时还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定,而盗贼猖狂还是如此,都是刑罚不恰当,愚人随意犯法造成的。这样看来,减轻刑罚,反生大患;坏人得到好处,善良的人遭殃,所以臣下希望陛下采择贤臣孔光、师丹等人的意见。”奏议送上,又被押下未报。后来梁统又出任九江太守,定封为陵乡侯。梁统在郡也有治理的功绩,官吏百姓都畏爱他。后死在官位。

◆梁冀传,梁冀字伯卓。他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样倒竖着,直勾勾地看人,毫无神采;说话含糊不清。学问则只能抄抄写写记个帐。他从小就是高贵的皇亲国戚,游手好闲,横蛮放肆。他好酒贪杯,擅长射箭、弹棋、格五、六博、蹴球、意钱这类玩艺,还爱好架鹰驱犬,跑马斗鸡。起初,他担任黄门侍郎,转升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等官职。

顺帝永和元年(136),梁冀任河南尹。在任期间,他残暴凶妄,做了很多非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有个亲密的朋友洛阳令吕放,跟梁商谈了梁冀很多短处,梁商便因此责备梁冀。梁冀怀恨在心,便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又怕梁商知道,就把刺杀吕放的嫌疑,推到吕放的仇人身上,还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做洛阳令,要他去捕捉杀死吕放的仇人。结果把吕放仇家的宗族、亲戚、宾客一百多人都杀光了。梁商死了还没有下葬,顺帝就任命梁冀为大将军,任命梁冀的弟弟侍中梁不疑为河南尹。到汉顺帝死时,汉冲帝只两岁,还在襁褓之中,由太后临朝执政,命令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共同参与尚书事宜,掌管朝政。梁冀虽然辞谢不肯承当,但更加奢侈暴虐。不久,汉冲帝又死了,梁冀迎立质帝。质帝年少,却很聪明。他知道梁冀骄横,曾在朝见群臣时,注视梁冀说“:这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了,非常愤恨,就命令亲信把毒药放到汤饼里面送给质帝吃,质帝当天就死了。质帝死后,梁冀又迎立了桓帝,并陷害李固和前太尉杜乔,海内个个嗟叹,人人自危。这件事记录在《李固传》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