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气衰则生不遂,世
则礼慝而乐
。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
湎以忘本。广则容
,狭则思
,
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
贱之也。凡
声
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
乐兴焉。正声
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
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是故君
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
声
,不留聪明;
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
,使耳目鼻
、心知百
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
戚,饰以羽旄,从以箫
。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
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
成文而不
,八风从律而不
,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
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
乐得其
,小人乐得其
。以
制
,则乐而不
;以
忘
,则惑而不乐。是故君
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
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
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
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着往,复
以饬归。奋疾而不
,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
;备举其
,不私其
。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
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
,乐为大焉。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所谓大辂者,天
之车也。龙旗九旒,天
之旌也。青黑缘者,天
之宝
也。从之以
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
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着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
之
,领父
君臣之节。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
相得,煦妪覆育万
,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
者
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
归焉耳。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
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
宾牟贾侍坐于孔,孔
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众也。」「咏叹之,
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
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
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
之言是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总
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武》
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
,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
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
,事早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
比
之墓,释箕
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
散之华山之
,而弗复乘;
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
戈,包之以虎
;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
,左
狸首,右
驺虞,而贯革之
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三老五更于大学,天
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
,所以教诸侯之弟也。若此则周
四达,礼乐
通。则夫《武》之迟久
魏文侯问于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夏对曰:「今夫古乐,
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
以武,治
以相,讯疾以雅。君
于是语,于是
古,修
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
俯退俯,
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糅杂
女,不知父
。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
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问何如?」
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
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
;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
。』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问溺音何从
也?」
夏对曰:「郑音好滥
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
于
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
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
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
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
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
听竽笙箫
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动以
众。君
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
之听音,非听其铿枪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