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二芦野侠踪世大明(5/7)

下碰到烛火他也不理,他反而站在一旁看着烧。片刻间,大殿已成一片火海,接着一声巨响,大殿塌下。

一阵尘烟漫迷,接着一股火热逼身,殿前无法再待,文玉宁侧身疾窜而出。

他也不管东西南北,只是一味疾奔。

天渐渐亮起来,他渐渐奔入山境。山上遍地杂树杂草阻路,他反手抽出剑横扫开路,脚下片刻不停。路上樵子村夫遇到,吓得远远避在一旁。

中午时乌云骤布,雷电交作,下起大雨来。

到下午时他虽然还是在前进,但已是一步步走,而不是跑,因为他已跑不动。他的剑却仍然乱扑乱砍。最后,一声脆响,剑在树身上从中撞断。他对半截剑怔了怔,随即挥手甩出,眼前一花一黑。人“噗通”倒下。

第二天醒来,满耳鸟唱,满眼彩霞,晨风拂面,落叶盖体,心中一片宁静,尘念全无。

良久良久,文玉宁才开始想,想到严云玲,想到大殿的火,想到雨,于是伸手摸摸,身上还有点湿。

他起来先打量地势,见北面叠峦重岭,南边浩瀚一片,晨阳下五色鳞光闪闪,心知还是在洞庭湖边。这时他精神已完全恢复,同时也饥肠辘辘。四周一看,并无人家,心想还是先弄干衣服再说。

他解下张彤生白剑,脱下上衣,从贴身衣巾取出一个小包,打开一看“昆仑秘籍”只湿了表皮几层。他小心翼翼翻开晒上,又取出珠盒打开,万道紫光眩目。他忙合上放下。

东西晒上,他闲着无事,往步旁边走走,见到那把断剑前半,捡起看看,两面锋刃多已卷缺。想起这当时情景他不觉哑然好笑,陡地“嗖”的一声,一条人影一落一起,向西如飞而过。文玉宁喊声“不好”人如箭般进去。

文玉宁使出全力,不仅不能追上,且愈追愈远。翻过一个山,下面一片密林,那人形影不见。文玉宁废然而止,心里知道自己两天未食,且劳累过度,轻功大减:纵使追上,看那人身形,自己也无操胜把握。苦恼的是没有能看清那人面目,只从反面看出身形瘦长,道装打扮。

文玉宁赶紧回到原地,一切均在,只少了“紫明宝珠”他心灰意懒之余,无心再停,收拾完毕,拾路下山。

走到山腰,见靠湖边有个房子,便朝那走去。走到近旁,见园地菜圃种得井然有条。又见屋旁放着渔具,知道这是个渔农之家。

叩门后出来开门的是个中年汉子,身虽壮健,面布愁容。文玉宁朝他作礼道:“在下赶路迷途,两日未食,欲在府上叨扰一顿,不知肯见容否?”

那人勉作笑容道:“相公请进。”

文玉宁连忙道谢,随着走进堂屋。那人极沉默寡言,陪文玉宁稍谈几句,便自走进厨房。

文玉宁朝室内环顾,见家虽简陋,但陈设合律。不一会那人搬出米粥小菜,陪文玉宁坐下吃。文玉宁见没有别人出来,心想难道这家只有一人。但见他只是埋头吃,自己也不便问。吃了几口后心里又奇怪,看不出这一介渔农竟做出这种大家之菜。

正吃间,内屋忽传一阵呻吟。文玉宁眉头一绉,放下碗问道:“莫不是府上有病人?”

那人点点头,回道:“家母卧病。”

文玉宁见他不愿多讲,也就不好再多问。

这时屋里问道,声音很弱:“麟儿,是谁来了?”

“娘,是位过路客人。”

隔了一下那声音又说:“麟儿,为娘的今早不想吃东西,你把我留下的东西做了让客人吃吧,不要怠慢了客人。”

“是,娘。”

说完,他起身就要进厨房。文玉宁伸手拦住,道:“且慢,小弟想先知道令堂所患究是何症。”

“家母年迈气衰,是以成疾。”

文玉宁忙从抱中掏出小瓶,拔开塞子倒出一颗“混元丹”递给那汉子道:“小弟甚感贤母子待客之德,无以为报,特以此丹相赠即与令堂服下,俾补血气。”

那人嗅到“混元丹”的香气,知道不是常物,面容立即开朗不少,道谢一声,便进屋去。不一下,他带有喜容出来朝文玉宁深深一揖道:“家母有请。”

文玉宁进到屋里,见病人头扎白巾靠在床头。她见文玉宁,伸手向床前椅子指一下,口中缓缓说道:“小相公请坐。”

病人这时面上泛出血色,呼吸均匀。见文玉宁坐下后,展容说道:“老身风中残烛,还蒙赠灵丹,此德难报,但不知小相公怎会有此灵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