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熊廷弼于八月二十九日上书朝廷,陈述辽东明军情况:“残兵…无片甲,手无寸械,随营糜饷,装死扮活,不肯
战…
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领饷有名,及闻警告而又去其半…将领皆屡次征战存剩、及新败久废之人,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者…见在
一万余匹,多半瘦损,率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设法致死,备充步兵,以免
战,甚有无故用刀刺死者。…
甲利刃,长枪火
,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甚有全无一
而借他人以应
者。又皆空
赤
,无一盔甲遮蔽。…闻风而逃,望阵而逃,惧战而逃。顷闻北关信息,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如逃止一二营或数十百人,臣犹可以重法绳之。今五六万人,人人要逃。虽有孙吴军令,亦难禁止。”
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年月久,大起氧化作用,有的黑得像漆,有的脆腐如泥土⑤,就是不肯拿
来用。但他终于死了,千千万万的银两,一两也带不去⑥。
⑥大陆考古工作者发掘帝皇坟墓,偏偏拣中了神宗的“定陵”,改建为博馆,称为“地下
殿”
④“他日蓟门蹂躏,铁骑临郊,陛下能拱
,称疾却之乎?”
边界上的警报不断传来,群臣日日请求皇帝临朝,会商战守方略。皇帝总是派太监来传谕:“皇上有病。”吏
尚书赵焕实在忍不住了,上奏章说:“将来敌人铁骑来到北京城外,陛下也能在
中推说有病,就此令敌人退兵吗?”④神宗看了这
讽刺辛辣、实已近乎谩骂的奏章,只是心中怀恨,却说甚么也不肯召开一次国防会议。
①崇祯时任大学士的徐光启在《庖言》中说:满洲人旧都北门,居住的大都是铁匠,延袤数里。
⑤科给事中官应震言:“内库十万两内五万九千两,或黑如漆,或脆如土,盖为不用朽蠹之象。”
了一个对策:再加田赋百分之二。连同以前两次,已共加百分之九,然而向百姓多征的田赋,未必就拿来发军饷,皇帝的基本兴趣是将银
藏之于内库。
神宗,神宗,真是“神”得很,神经得很!
在当时那便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兵工厂组合了。
因此满洲兵的盔甲良,
盔、面
、护臂、护手,都是
铁所制,
匹的要害
也有
铁护
。但明兵盔甲却十分简陋,除了
背有甲之外,其余
分全无保护。满洲兵冲到近
,专
明兵的脸及胁,中箭必死。又据当时明人程令名说,努尔哈赤所居的都城“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
③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熊廷弼上奏:“四十七年十二(疑为“一”字)月赴,领饷二十万两,十二月领饷十万两,四十八年正月领饷十五万两,俱无发给…岂军到今日尚不饿,
到今日尚不瘦不死,而边事到今日尚下急耶?军兵无粮,如何不卖袄
杂
?如何不夺民间粮窖?如何不夺
料养自己
命,
匹如何不瘦不死?而
犹漠然不一动念。”他说
犹漠然不一动念,是客气的说法,漠然不动一念的,当然是皇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