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革命文学(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革命文学

今年在南方,听得大家叫“革命”正如去年在北方,听得大家叫“讨赤”的一样盛大。

而这“革命”还侵入文艺界里了。

最近,广州的日报上还有一篇文章指示我们,叫我们应该以四位革命文学家为师法:意大利的唐南遮(2),德国的霍普德曼(3),西班牙的伊本纳兹(4),中国的吴稚晖。

两位帝国主义者,一位本国政府的叛徒,一位国民党救护的发起者(5),都应该作为革命文学的师法,于是革命文学便莫名其妙了,因为这实在是至难之业。

于是不得已,世间往往误以两zhong文学为革命文学:一是在一方的指挥刀的掩护之下,斥骂他的敌手的;

(6)一是纸面上写着许多“打,打”“杀,杀”或“血,血”的。

如果这是“革命文学”则zuo“革命文学家”实在是最痛快而安全的事。

从指挥刀下骂chu去,从裁判席上骂下去,从官营的报上骂开去,真是伟哉一世之雄,妙在被骂者不敢开口。而又有人说,这不敢开口,又何其怯也?对手无“杀shen成仁”(7)之勇,是第二条罪状,斯愈足以显革命文学家之英雄。所可惜者只在这文学并非对于qiang暴者的革命,而是对于失败者的革命。

唐朝人早就知dao,穷措大想zuo富贵诗,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dao:“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8)全不用那些字。“打,打”“杀,杀”听去诚然是英勇的,但不过是一面鼓。即使是鼙鼓,倘若前面无敌军,后面无我军,终于不过是一面鼓而已。

我以为gen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pen泉里chu来的都是水,从血guan里chu来的都是血。“赋得革命,五言八韵”(9),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

但“革命人”就希有。俄国十月革命时,确曾有许多文人愿为革命尽力。但事实的狂风,终于转得他们手足无措。显明的例是诗人叶遂宁(10)的自杀,还有小说家梭波里(11),他最后的话是:“活不下去了!”

在革命时代有大叫“活不下去了”的勇气,才可以zuo革命文学。

叶遂宁和梭波里终于不是革命文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俄国是实在在革命。革命文学家风起云涌的所在,其实是并没有革命的——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上海《民众旬刊》第五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