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章 书斋听史
余舒在长门铺街上找到一家生意冷清的书斋,在店里装模作样地翻了半天书,同年过半百的老掌柜搭上了话。
三五句后就把话题扯到史学上tou,老人家都爱唠叨,因为店铺位置开的背,客人少,平时没什么人能聊的,难得遇上个爱听讲的小辈,当是知无不言。
“这唐朝过后啊,天下luan了好些年,前后统历了几代,都再没chu过那样的贤君,中原这江山是被割的一块一块的,最后被宋国收了去,这天下就改姓了赵。”
老人家年纪大,说一会儿便要想一会儿,余舒老老实实地不cha嘴,一直听到这里,是都同她上一辈子学的历史没有差。
“太平盛世过了有百来年,皇位也传了好几代,可惜啊,最后是chu了一个亡国之君,被当时的金人攻了都城,”老掌柜摇着tou,叹了口气,余舒赶jin端起柜台上的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捧上去。
老掌柜run过hou,咂了咂嘴,回想了一阵,脸上突然就有了光:
“当时那宋朝有位大将军,在西山起势,靠着几位能人异士的相助,振臂一挥,召百万义士chu山,气势如虹,驱逐了那群迫害百姓的金兵chu中原,还了我大好河山,在众人的拥护下,改朝换代,开国建安,自此太平三百年,小姑娘,你可知dao这位圣主明君是谁?”
还能是哪个,不就是这大安朝的开国皇帝么。
被老人家用一双金光闪闪的yan睛盯着,余舒当然不会让他失望,她憋住笑,ying是装chu一副热血崇拜的模样,趴在柜台上追问dao:
“是谁啊?”
老掌柜得意一笑,宣布dao:“正是为咱们大安朝的第一位圣主明君,安武帝。”
“哇!”余舒张圆了嘴,就差没在脸上写上“激动”俩字了。
她的确是激动了,不过不是因为听闻了安武帝的伟大事迹,而是因为确认了大安朝是从宋朝以后开始脱节的。
老掌柜心满意足又喝了杯茶,继续dao:
“在那几位异士的辅佐下,安武帝大治天下,于六bu文武百官之外,又另外开设了司天监,专门供奉这些jing1通易学,能掐会算的能人异士,广发文书,教天下人尊dao崇易,从那时,易学之风渐起,百年后,朝中以家中师承六代,又有族人曾在司天监为官、受过朝廷封赏的望族为易学世家,颁发丹书文牒,令百姓敬之。”
余舒听到这里,才忍不住cha了一句话:“老伯,这义yang城里,除了纪家,还有多少hu易学世家啊?”
“多少hu?你当这世家是那么好叫的么,”老掌柜笑了余舒一句,伸chu三gen手指“只有三家,城西孔家,城东纪家,再来就是城北刘家了。”
偌大一座义yang城,几十万人口,只有这三hu人家享有殊荣,高于人上,余舒暗暗咂she2,总算明白了纪家的厉害,心说难怪宅子气派的跟园林似的,那是人家门ting高啊。
“说起这三家来,到了这一代,前景最好的莫过于纪家了,”老掌柜突然有gan而发。
余舒前tou从乞丐嘴里打听到一些事,总算能接上一句话“这个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