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5/6)

居民可以享受三种补偿政策。一是就地回迁至高层豪宅,享受售价80%的优惠;二是货币补偿,每户补偿5万元人民币;三是迁往郊区。

但是,没有高兴多长时间,老百姓就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开发商透露,新建豪宅每平方米售价在1。8万元左右,即使每平方米优惠20%,售价也是天文数字。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低保户占70%,大都靠政府救济生活,根本买不起这样的高档住宅。而货币补偿每户5万元钱,实在是杯水车薪,要在城里任何一个地方购买房屋都不可能。最后一条出路是迁往郊区。开发商在那偏远市郊山沟里,已经新盖了简易的多层住宅,户均38平方米。老百姓需交付5万元,才能换得住宅的使用权。山沟里新房居住条件看起来是有所改善,可是,就医就学等日常生活多有不便。而能够付得起这5万元钱的,仅占全部住户的5%。老百姓认为实施中的棚户区改造,和广播、电视里讲的中央精神不一样,是变相拆除了他们的“老窝”驱逐他们离开市区。他们还对市政府无偿划拨这块棚户区土地使用权,让开发商获得巨额利润强烈不满,认为是“官商勾结”敛财,置老百姓生死于不顾。

但是,老百姓毕竟是软弱的,在他们疑虑之际,这一大片棚户区已经被强迁了!发现受骗上当后,老百姓们选出代表,并你一元他五角地筹集路费,长期进京上访。与此同时,大多老百姓又返了回来,在已拆迁平整的土地上支起了各色“房屋”坚守着不挪窝,与开发商抗争。

“难民部落”老百姓持续进京上访,并且长期坚守在原地抗争事件影响甚大,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切,国内外媒体也予以广泛报道。但是,市政府却始终没有把这一事件解决好。政府领导与老百姓的几次“谈判”也没有任何进展。不久前的一场大火,把老百姓临时搭起的住处全部烧毁了。可是,灰烬上还有零星重新搭起的窝棚,一些老百姓还在顽强地坚守着…

钟兴邦听着余德的介绍,目睹着眼前的一切,眉头皱得紧紧的。

“开发商是谁?”钟兴邦问。

“是…是大方房地产开发公司。”余德回答“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位名叫朱思涵的女强人。”

“市里对这个项目实施情况不清楚吗?”

“朱思涵总经理和郭醒世很熟。合同早已经签了,要改回来,把这个地块用作开发回迁安置棚户区居民的普通住宅,有一定的难度。”

“难在哪里?”

“那样做,属于政府违约,赔偿数额巨大。”

“噢…政府再难,也没有老百姓难。”

“是这样的,关键是能不能下这个决心。”

钟兴邦决定到近处一间用旧苫布搭建的屋子里去看看。他敲了敲用破木板拼成的“门”见里面没有应声,便推“门”走了进去。一不小心,低矮的屋顶下,一根横梁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脑袋。“哎哟”着叫了一声的他猛然回头,见“门”后一个头戴狗皮帽的小伙子,正举着一根木棒向他袭来,说时迟,那时快,郑爽跨前一步,夺下了小伙子落下来的木棒。然后,一个利落的动作,把小伙子摁翻在地。

钟兴邦揉了揉脑门,示意郑爽放开小伙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